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0篇
  24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0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前人及作者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设施瓠瓜效益提升的关键限制因子,着重探讨了在设施瓠瓜专业化生产基地中因长期连作造成土壤障碍的成因,提出了包括选用抗逆新品种、基质栽培、嫁接、增施有机肥、土壤消毒及接种拮抗菌等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22.
在晚稻杨梅果实发育期间喷施果蔬品质改良剂和爱农氨基酸2种叶面营养液,研究不同次数对晚稻杨梅果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叶面营养液施用不同次数,对晚稻杨梅果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果实的横纵径、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均有显著提高,叶片长度和厚度也有显著增加。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果实硬核期至成熟前施用果蔬品质改良剂1 200倍液4次处理的效果最佳,可提高果实纵横径23.7%和25.2%,单果重28.2%,可食率2.78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总糖1.57和2.48百分点,叶片长度、厚度20.2%和34.2%  相似文献   
123.
采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共设计有效扩增SSR引物112对,经筛选,其中97对在39份双孢蘑菇基因组中扩增出明显差异条带,25对在As2796单孢分离子代群体中表现出多态性,19对引物在单孢分离子代中遵循孟德尔自由分离定律。进一步研究表明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2.68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02 3。8份双孢蘑菇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36 3~0.864 1,平均值为0.538 5;基于Nei-s 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46处,8个双孢蘑菇品种(系)分为2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种质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潜在的多态性SSR 的开发为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基础,为进一步进行双孢蘑菇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及管理提供了遗传依据。  相似文献   
124.
丽水枇杷优良单株选育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丽水枇杷种质资源丰富,经历20多年对全市枇杷优良单株选育,取得初步成效,从27个初选的单株中筛选出12个红肉、白肉、黄肉类型的枇杷优良单株,其中7个优选单株有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5.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 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与色泽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采收时单果重以‘宁海白最大,‘大果太平白与‘宁海白接近,‘太平白最小。4个品种的糖、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成熟时以果糖含量最高,约占总糖含量的54%~61%;葡萄糖含量次之,约占总糖含量的35%~37%;总糖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宁海白最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大果太平白最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呈快速下降趋势,至成熟前2周保持相对恒定,品种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本试验表明,采前3周起至果实成熟是枇杷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6.
春兰GLO基因的克隆和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GLO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63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1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B类MADS-box基因的PI/GLO家族,其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PI/GLO类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命名为CgGLO(登录号HM106984).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GLO主要在第二轮花器官唇瓣和花瓣中表达,在萼片、子房和叶片中表达较少,在蕊柱和根中表达量最少,这种表达模式支持了van Tunen对ABC模型的修正,也显示了CgGLO基因可能在春兰花器官以及子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为推进甜樱桃产业在南方地区的发展,减少南方地区甜樱桃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南方地区甜樱桃上常见的细菌性穿孔病、叶斑病、流胶病、蚧壳虫类、金龟子类、梨小食心虫、天牛等19种病虫害。结合前人研究及生产经验提出甜樱桃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主要为合理管理樱桃园,科学施肥,及时涂白,人工捕杀,物理诱杀,性激素诱杀,释放天敌,以及在甜樱桃不同生长期进行药剂防治,以期为甜樱桃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以5个厚皮甜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草莓套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翠雪5号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果肉质地脆,口感品质好,果实商品性好,耐贮,适作当地大棚草莓套作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29.
研究生根粉浓度、扦插床温度对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时使用生根粉4 g.kg-1浸泡插条3~5 min效果最好;扦插床温度(地温)与气温差值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地温以20℃为好;扦插后7 d形成愈伤组织,10 d有不定根发生,40 d不定根最高生根率达98.3%,发根点达3~4个,单株平均根数为15.6条。毛花猕猴桃硬枝扦插可以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密度可达80~100株.m-2,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节约土地,生产成本低,适合大面积繁殖。  相似文献   
130.
网纹型甜瓜新品种夏蜜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蜜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湖州南太湖绿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成的早熟稀疏纹甜瓜新品种。果实高圆形,单果质量1.3kg左右;果皮底色墨绿,覆稀疏不规则细纹;脆肉型,果肉绿白色,厚约3.5cm,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在15%以上;果实发育期41d左右;生长势中等稍旺,叶片较大,节间中长,田间表现对蔓枯病有较强耐性。适合浙江省及其他适宜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