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89篇
基础科学   67篇
  343篇
综合类   1523篇
农作物   40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796篇
园艺   238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研究鸡p15INK4B蛋白的功能及为制备此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提供材料,应用引物搭桥法合成p15INK4B基因,应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p15INK4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Rosetta(DE3)菌进行融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15INK4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经亲和层析制备了较高纯度的目的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142.
应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pH硝酸铜溶液中Cu^2+的微观局域结构以及Cu^2+吸附对针铁矿中Fe^3+微观局域结构的影响,为阐明其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pH(pH2和8)条件下,硝酸铜溶液中Cu^2+离子的微观局域结构相同,Cu—O的配位数、键长和热无序度分别为4.3~4.4、1.95—1.96A和0.0056A^2,这种结构与Cu^2+离子的Jahn—Teller效应有关;pH2条件下未发现Cu—Cu配位峰的存在,而pH8时则在2.40A附近出现了Cu—Cu的配位峰,说明这时已形成了相应的Cu的沉淀物。吸附Cu^2+离子之前,针铁矿第一配位层Fe—O的配位数、键长和热无序度分别为6.2、1.98A和0.0083A^2;吸附Cu^2+离子之后.针铁矿中Fe—O的配位数和键长未发生改变,但其热无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中As、Hg、Pb、Cd的添加水平对金针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子实体中As、Hg、Pb、Cd的含量随着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Hg会降低生物学效率,Cd略提高生物学效率。通过对培养料中重金属添加浓度与子实体含量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的线性相关性极显著。根据农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初步推出金针菇的培养料中As、Hg、Pb、Cd的安全限量值应分别不高于1.0、0.1、10.0、1.0 mg/kg。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 h病斑很少产孢,25 h后大量产孢,到35 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于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构建犬瘟热病毒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水貂源犬瘟热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用BamHⅠ和KpnⅠ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中,获得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CDVF。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CDVF转染至BHK-21细胞中,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法检测pcDNA3.1-CDVF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VF构建成功,F基因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6.
吉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吉林省境内分布外来入便生物40种,其中植物类21种,病原微生物3种,动物类16种,并提出了建立生物入侵的防御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加强科学研究,切实加强生物安全观念,注意转基因植物的入侵,注意宣传、教育等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7.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分析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在资金、观念、人才、村庄规划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拓宽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来源、科学选择和培训人才、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8.
超甜玉米单交种"吉甜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超甜玉米品种"吉甜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898"为母本、"吉9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单交种.1996-1998年吉林省专用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3 33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9.7%.1997-1998年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2 401.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5.5%,2000-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13 196.3 kg/hm2.鲜籽粒含糖量18.73%,籽粒皮薄、甜而脆,有香味,口感好,品质优.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茎腐病.适宜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区种植.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9.
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及其以根茬留田为主要的技术环节,论证了根茬留田的保土肥田效应。垄作少耕、根茬留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层不受侵蚀,特别是干旱春季保墒效果良好,有利于一次播种保全苗,同时发挥着未腐解有机物的培肥效应;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更新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保持和增进地力。  相似文献   
150.
人参组织培养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比较了2.4-D,BA,NAA,KT 4种激素浓度及其组合对人参组织培养的影响。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人参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为MS 2.4-D3 mg/L BA 0.5 mg/L NAA 0.5 mg/L KT 0.5 mg/L,人参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为MS 2.4-D 3 mg/L KT 1 mg/L,人参不定芽发生的最优培养基为MS BA 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