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4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59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陈大刚 《齐鲁渔业》1999,16(2):38-39
众所周知,山东是个拥有320O多公里的海岸线,326个海岛的海洋大省。它以其生境的多样性,孕育着高丰度的渔业生物的多样性;又以其渤海落流水流经与山东高角的涌升,形成了山东半岛得无独厚的高额渔业生物生产力,并转化为百万吨级的渔产量。这是我们建设“海上山东”的基础和最可宝贵的财富。1实施建设“海上山东”战略是第三次革命区位优势及其自然资源之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伴随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及其科学进步综合发展的结果。个人认为,我国的渔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要追溯到1949年,毛主席、共产党…  相似文献   
82.
多棘海盘车体壁胶原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从海盘车体壁中提取出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胃蛋白酶促溶的胶原蛋白(PSC),得率分别为10.90%、61.43%。将ASC、PSC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与脊椎动物及其它无脊椎动物胶原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SC、PSC是典型的胶原蛋白。在此基础上对ASC、PSC进行了SDS-PAGE电泳,进一步表明制品的纯度较高,并且它们在分子大小、构型及性质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3.
多棘海盘车用作新型海洋食品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棘海盘车( Asterias amurensis) 在中国沿海居民中有长期食用的历史,其可食部为生殖腺( 海星黄) ,但有麻辣感。海星黄含蛋白质达15 .46 % ,其氨基酸组成齐全,必需氨基酸间比例合理。海星黄还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元素,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为丰富。海星黄麻辣味可能由硫酸酯甾体皂甙引起,大部分可通过脱麻辣味及脱毒操作除去。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灌胃8 和12 g/kg 脱毒的海星黄,未见毒性反应;短期喂养试验(12 g/kg ,30 d) 也未见毒性反应。两项试验中,小鼠肝、心、肾、肺和脾均未见异常。建议人的最大无毒剂量1 g/kg ,最大允许摄入剂量0 .5 g/kg 。海星黄经脱麻辣味及脱毒、调味等步骤,制得2 种食品,具有较好的感观且营养丰富。海星壳所含蛋白质主要为胶原蛋白,以胃蛋白酶促溶蛋白为主,具有典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特点,可在食品工业用作明胶。初步结论为,多棘海盘车可用作高营养、无毒、加工利用性好的新型海洋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84.
太平洋牡蛎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 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卵黄发生。卵母细胞的发育可分为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与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2 个阶段。卵黄颗粒来源于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吞饮小泡等多种细胞器。  相似文献   
85.
盐度和饵料对中国对虾碳收支的影响_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硕 《水产学报》1999,23(2):144-149
通过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31海水中摄食日本棘少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盐度5-35范围内,水温25℃时,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13时达到最大为61.64;而最适生长的盐度条件为20,此时的碳利用效率最高为25.84%,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3.89%。  相似文献   
86.
贝类营养研究进展_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谭北平 《水产学报》1999,23(2):193-198
与鱼虾营养相比,贝类营养研究起步较晚,而且进展较慢,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贝类经济价值相对要低一些,不足以引起研究者和养殖者的兴趣;另一方面,贝类主要是以藻类为食,在现有的生态条件和养殖模式下,饵料缺乏问题尚不严重。然而在贝类中也不乏经济价值相当高的种类,如鲍鱼,而且从长远观点看,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天然饵料肯定不能满足需要,用人工饲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饵料势在必行。不少学者已在贝类营养需求以及营养学因素对贝类繁殖力、孵化率、幼体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 蛋白质1.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贝类同其它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87.
对虾池不同综合养殖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吉桥 《水产学报》1999,23(1):45-52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下各种养殖对象对N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鲈鱼-对虾-罗非鱼(30.91%)>对虾-海湾扇贝(21.0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20.12%)>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7.81%)>对虾-缢蛏(16.93%)>单养对虾(11.52%);对P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缢蛏(16.08%)>鲈鱼-对虾-罗非鱼(12.83%)>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2.63%)>单养对虾(10.88%)>对虾-海湾扇贝(6.01%)>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4.04%);其产出投入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9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1.98)>对虾-海湾扇贝(1.53)>单养对虾(1.38)>鲈鱼-对虾-罗非鱼(1.30)>对虾-缢蛏(1.23)。  相似文献   
88.
久效磷对叉鞭金藻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学玺 《水产学报》1999,23(2):133-137
在有机磷农药-久效磷的胁迫下,饵料单胞藻-叉鞭金藻的生长和繁殖严重地受到了抑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藻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同步增加。而在胁迫的束个过程中,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无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 :水温 2 5~ 2 5 .5℃ ,精卵混合 10min时 ,将受精卵浸泡在含 6-DMAP 60 0μmol/L的海水中 15min ;决定三倍体产生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 :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6-DMAP浓度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 ,但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
中国对虾育苗池细菌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虾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藻类等。据不少文献报道[1~5],引起对虾发病和死亡的条件致病菌多是正常虾体和养殖环境中的正常菌群成员,在一般情况下不表现出病害。当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高、饵料不适等情况发生时,虾的抗菌作用减弱,这些细菌便侵入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