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农学   10篇
  27篇
综合类   350篇
水产渔业   642篇
畜牧兽医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每天都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进江河、湖泊和海洋中,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污染,不仅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引起不良后果,而且严重地破坏水生环境的生态平衡,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栖息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随着沿江沿海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各种类型212厂的建立,工业废水引起的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污染问题在当前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橘色双冠丽鱼TYR基因的克隆及其发育时序和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动物体内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限速酶,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种类取决于TYR基因的表达量和活性水平.为了解色素相关基因与体色变化的关系,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TYR基因cDNA全序列,并利用qRT-PCR分析了橘色双冠丽鱼体色变化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TYR基因的表达差异.实验获得cDNA全长序列2 683 bp,其中阅读框1 620bp,编码540个氨基酸,5'UTR区246 bp,3'UTR区817 bp.氨基酸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相比与脊椎动物间的保守性,TYR蛋白序列在鱼类间的保守性更高.qRT-PCR结果表明,TYR基因在胚胎各期均有表达,受精期表达量最低,血液循环期开始急速上升;在“黑色-灰色-亮黄色”三个典型体色褪黑过程中,各组织TYR基因表达量均在黑色期呈现最高值,显著高于灰色和亮黄色期,灰色到亮黄色时期鳞片和尾鳍的TYR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皮肤组织的TYR基因表达量在三个体色褪黑期均显著降低(P<0.05);亮黄色时期,TYR基因在心、肾、脑、鳔、性腺、尾鳍和眼等组织均有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鳔和尾鳍,皮肤和性腺表达量最低.橘色双冠丽鱼TYR基因在三个典型体色褪黑期表达逐渐降低,可能与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逐渐增多以及黑色素细胞数量和分布比例发生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体色变异的分子基础,为鱼类体色遗传和体色改良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
5.
6.
眼斑星丽鱼(Astronotus ocellatusl,英文名Oscar,俗称地图鱼,猪仔鱼,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水系,分布在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家。该鱼体型宽大,色彩鲜艳,背鳍较长,与臀鳍对称。体色基调乌黑或黑褐色,散布着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低温季节,采用人工控温、营养控制和注射外源激素的方法,对金鱼(鹤顶红和红狮头)进行催产试验和鱼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21±1)℃条件下,雌雄金鱼性腺成熟,并顺利产卵,受精率在90%以上,孵化率最高达到85%,仔稚鱼成活率为80%以上,完全达到自然繁殖时相应的生产指标.同时对胚胎发育过程也进行了观察,受精卵能正常发育,孵化时间为79 h 22 min.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标记在RR-B系剑尾鱼遗传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9对微卫星引物对RR-B系剑尾鱼和红眼红体的非选育系剑尾鱼进行PCR扩增,有46个微卫星座位能获得稳定的扩增产物,7个微卫星座位能区分RR-B系与非选育群体剑尾鱼。7个微卫星座位在选育系剑尾鱼为单态纯合,而在非选育群体具有多态性,座位Msa014鉴定RRB系剑尾鱼排除概率最高,为98.75%,座位Msd003排除概率最低达到了87.50%,其余5个座位排除概率介于两者之间。为方便今后的遗传监测,对RR-B系剑尾鱼样品的7个微卫星座位进行了测序,确定了其大小和具体的微卫星结构。本实验建立了RR-B系剑尾鱼分子检测方法,为实验动物剑尾鱼的遗传监测奠定了基础。图4表3参23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蝇蛆抗菌肽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本文以日本鳗鲡幼鳗为研究对象,以鳗鲡基础日粮的普通粉料为对照组,对日本鳗鲡幼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相对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分别为1.24和1.57,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93.6±8.74)%和(238.05±9.42)%,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成活率提高了9.13%,生长速度提高了22.9%以上,饵料系数降低了21%。试验结果表明:蝇蛆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日本鳗鲡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养殖成本,不失为日本鳗鲡饲料的一种优质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