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2篇
  47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通过向稻秆猪粪高温堆肥中添加拟茎点霉B3,研究其对堆肥腐熟过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32 d的腐熟,接种拟茎点霉B3的处理堆料有机质降解率增加23.1百分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31.4%、14.1%,E_4/E_6值下降13.3%,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微生物数量均明显增加,水堇种子发芽率指数达到83.0%。稻秆猪粪的腐熟主要发生在堆肥升温阶段和高温阶段,而在降温阶段有机物降解缓慢,说明向稻秆猪粪堆肥中接入一定量的拟茎点霉B3菌剂可以加快堆肥腐熟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712.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的精子结构。结果显示:扫描电镜下云斑尖塘鳢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组成。头部近似圆形,直径1.98~2.12μm,尾部鞭毛长23.22~32.92μm。透射电镜下云斑尖塘鳢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细胞核呈扁卵圆形,前端不具顶体,染色质致密,细胞核内偶见小空隙;核膜与质膜间有间隙,其间分布有细胞质、囊泡、溶酶体,在细胞核后端,还分布有5~7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植入窝较浅,中段不明显,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精子尾部的鞭毛细长,轴丝为典型的"9+2"型结构;轴丝外侧具有较发达的侧鳍。  相似文献   
713.
为了更好地研究翘嘴鲌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的结构和功能,实验以翘嘴鲌转录组中获得的mRNA为基础,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120尾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翘嘴鲌个体中进行了分析。GHR1的cDNA序列长度为3 49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GHR2的cDNA序列长度为1 743 bp,ORF为1 743 bp,编码580个氨基酸;GHR1和GHR2氨基酸序列均由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组成,相似度为37.2%。二者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GHR1胞外区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且GHR1比GHR2多3个N-糖基化位点;在胞内区,GHR1存在10个酪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这些差异表明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HR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翘嘴鲌2个GHR各包含9个内含子,其中GHR1内含子1和2序列在10 kb以上,本实验没有对其进行扩增。所获得的序列中共发现了6个微卫星位点:GHR1中微卫星位点(CT)_6位于第2外显子中,为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一部分,位于第8内含子中的(AC)_5经检测没有多态性;GHR2中具有4个微卫星位点,位于第1内含子中的(TG)_5及第7个内含子中的(TATC)_5(AT)_(15)(AC)_(11)(AT)_(14)(TG)_6和(TA)_(15)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第6个内含子中的(GAAG)_5属中度多态性位点(PIC=0.463)。第7内含子中的2个微卫星位点检测到基因型数目分别为50和61,具有良好的个体识别潜力。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相关性。翘嘴鲌GHR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中微卫星的特征分析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助力与参考。  相似文献   
714.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以下简称河蟹),河蟹颤抖病是对其养殖危害最大的重大流行病,自从1994年发现以来,每年都是各地的河蟹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河蟹颤抖病发生有减缓趋势,但局部地区仍有大面积暴发,死亡率仍可高达50%以上,给河蟹养殖造成巨大损失。经过多年的系列研究,已证实螺原体是引发河蟹颤抖病的主要病原,该病原也是水产新型病原,已经被国际上正式命名为  相似文献   
715.
以宁麦8号和宁麦9号灌浆期旗叶类囊体膜为对象,研究光胁迫条件(2 500μmol·m-2·s-1)下旗叶类囊体膜特性的变化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强光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类囊体膜的光能吸收能力和荧光发射强度减弱;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导致膜脂不饱和指数(IUFA)逐渐降低;IUFA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变化趋势一致,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宁麦8号相比,宁麦9号类囊体膜在光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和IUFA较高,PSⅡ放氧活性较强,显示宁麦9号对光胁迫有更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716.
不同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肉脂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长江野生、湖泊放流、网围养殖及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各10只,雌、雄各半,对其进行62个肉脂品质参数的测算。可食部分占体重的29.79%~38.60%,可食部分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45%~20.32%和8.52%~17.33%,含水量为56.70%~70.30%;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可食部分的5.29%~7.22%和6.40%~7.91%,氨基酸总量占13.48%~17.57%;可食部分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0.80%~1.7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61%~9.29%;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0.65%~2.79%;脂肪酸总含量约为4.41%~10.96%。组内雌、雄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灰分、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参数差异较小;水分、粗蛋白、氨基酸等参数差异较大,粗蛋白、氨基酸各有显著差异的参数值均为雄蟹小于雌蟹。同性别不同生态环境成蟹粗蛋白、氨基酸各参数的差异较小;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水分、灰分、脂肪酸、矿质元素等参数差异较大。综合均值比较结果和实践经验分别选取13个和16个参数,对4组雄蟹、4组雌蟹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所选取参数可较好反映中华绒螯蟹肉脂品质的差异。用62个参数分别对4组雄蟹、4组雌蟹进行聚类分析,从总体上反映了不同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的肉脂品质和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17.
三角帆蚌对藻类滤食及消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Lea)对藻类的滤食和消化能力。通过对三角帆蚌生活的池塘以及三角帆蚌的胃、中肠、直肠中所含藻类的鉴定和含量的对比发现,三角帆蚌能滤食环境中大部分的藻类;对于滤取到消化道中的藻类,除一些结构复杂的外,都能很好的消化。其中,蓝藻门的总消化率为78.8%,消化度为+4;硅藻门的总消化率为90.0%,消化度为+5;隐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1.1%,消化度为+3;裸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6.5%,消化度为+3;绿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9.1%,消化度为+3。研究结果为利用滤食性贝类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华污染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18.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克氏原螯虾生物钟核心基因之一的周期循环蛋白(CYC)基因(命名为PcCyc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取雄性克氏原螯虾(体长9~11 cm)在全光谱日光灯不同光周期下(12L:12D、0L:24D和0L:72D)培养结束后,于7:00、11:00、15:00、19:00、23:00、翌日0...  相似文献   
719.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158-16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持续衰减,目前保持在1000头左右。近年来,长江江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研究也越来越多。2021年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明确长江江豚正式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同时,随着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进入全面禁捕新阶段,长江大保护已由攻坚战转向持久战,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本研究回顾了长江江豚的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20.
土壤宏病毒组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病毒遗传多样性的储存库,但由于土壤自身特性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基于传统培养方法对土壤病毒的研究及功能认知存在局限性.宏病毒组学技术能直接从土壤环境样品中获取病毒基因组,随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拼接组装、ORF预测,最终可对病毒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极大地丰富了对土壤病毒功能的认识.本文在阐释土壤病毒DNA提取、测序与病毒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