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66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28篇
  157篇
综合类   938篇
农作物   661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获得桃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明确钠离子通道的典型特征,为研究桃蚜抗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验技术主要有RT-PCR和PCR,克隆桃蚜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得到两段cDNA序列MpNav-1(NCBI登录号:MN124170)和MpNav-2(NCBI登录号:MN176136)。MpNav-1长度为2945 bp,包括287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58个氨基酸;MpNav-2长度为3546 bp,包括348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161个氨基酸。MpNav-1和MpNav-2共同组成桃蚜的钠离子通道α亚基,MpNav-1包含同源结构域Ⅰ和同源结构域Ⅱ,MpNav-2包含同源结构域Ⅲ和同源结构域Ⅳ。同源比对发现,桃蚜与豌豆蚜和高粱蚜钠离子通道基因相似度分别高达97.67%和97.65%,所克隆序列包含昆虫钠离子通道α亚基典型特征,具有MFM模块,并含有蚜虫类钠通道特有模块DENS。成功地克隆桃蚜钠离子通道基因,为阐明其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分泌载体膜蛋白(Secretory carrier membrane protein, SCAMP)的功能,采用PCR方法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克隆到5个SCAMP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5个SCAMP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拟南芥SCAMP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30.1~33.2 kDa,等电点为6.60~9.18,属于不稳定性疏水蛋白,二级蛋白结构中主要包含4种构象:α–螺旋(Alpha helix, Hh)、无规则卷曲(Randon coil, Cc)、直链延伸(Extended strand,Ee)和β–折叠(Beta turn,Tt),其中以α–螺旋为主,包含4个跨膜结构域,N端和C端均在细胞膜内。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tSCAMPs的表达量均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AtSCAMP1,AtSCAMP3,AtSCAMP4,AtSCAMP5基因在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根,且AtSCAMP4和AtSCAMP5在叶中受盐胁迫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橡胶小蠹虫为害重,防治困难。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田间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将“牛皮纸+粘虫胶+诱集剂”组配,研究集成了一种橡胶小蠹虫粘捕装置,对其诱捕参数(粘捕装置材质、诱集剂药袋悬挂数量、药液暴露面积以及粘捕装置的间距、悬挂高度)进行了筛选,并与常规诱捕器在重量、成本和诱捕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莰烯、顺式-马鞭草烯醇5种诱集剂的诱集下,自制粘捕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554、445、341、381、367头;普通粘虫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260、230、179、202、199头。其中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自制粘捕带的粘捕数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粘虫带,表现出较好的粘捕效果。采用挂袋法的最佳药袋数为2袋,诱集剂的最佳药液暴露面积为6.6 mm2,粘捕装置的最佳相互间距为50 m,最佳悬挂高度建议在2.5 m。自制粘捕装置在重量、成本以及诱集数量上均优于常规诱捕器,对橡胶小蠹虫防控具有高效成本低、环保可降解、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壳囊孢属真菌Cytospora sp.提取物WP-1[(22E, 24R)-5, 8-epidioxy-5α, 8α-ergosta-6, 9(11), 22E-trien-3β-ol]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效果,笔者采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来研究WP-1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P-1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而且该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克隆形成,当其浓度达到10 μmol·L?1时,HeLa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以及核小体碎裂的凋亡现象。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随着WP-1剂量的增加,与凋亡相关的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结果显示,WP-1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eLa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黑胡椒、胡椒根、市售胡椒粉和用不同浸泡液浸泡脱皮的白胡椒粉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黑胡椒粉、2种市售胡椒粉和白胡椒粉中胡椒碱含量不同;果>根、白胡椒>黑胡椒、盐水浸泡>河水浸泡>醋浸泡、西安胡椒粉>海南胡椒粉。说明不同的胡椒粉胡椒碱的含量不同,这可以为胡椒的质量控制提供比较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4年-2018年, 对海南省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田间随机采样调查和病原种类分子鉴定?结果显示,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海南18市县均有发生, 且大部分旱田连作地块病株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对采集的295份根结线虫样本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 共鉴定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3种病原种?其中, 象耳豆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达到62.37%, 南方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为23.39%, 爪哇根结线虫的检出率仅为5.76%, 象耳豆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47%?除五指山市样本以外, 海南其余17市县样本均检测到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为害?本研究显示象耳豆根结线虫为海南省蔬菜上的优势病原根结线虫种类, 该结果对指导品种布局?制定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栏稻苗期的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估山栏稻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山栏稻降低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并增加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同时,山栏稻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选山栏稻品种的隶属函数值为0.521和0.673。综合实验数据和田间观察,初步判断山栏稻苗期具有较强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8种海南主要栽培的蔬菜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茎叶水浸提液对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苦瓜茎叶水浸提液对8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化感效应,且化感作用方式和强度在受体间及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辣椒黄瓜豇豆菜豆萝卜樱桃番茄胡萝卜番茄。试验结果为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杧果品种‘汤米·阿京斯’的叶片和果肉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和鉴定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分别检测出叶片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64和51种。果肉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和苯甲醛;果肉中所特有的且含量较高的香料物质为3-蒈烯和苯甲醛,二者含量占56.68%。对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香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包含14种香型,其中果香、松香和木香是最主要的香韵类型,对松香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包括α-蒎烯、β-蒎烯、3-蒈烯、月桂烯和α-水芹烯,其中3-蒈烯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传统中药大羽藓的形态学特征及挥发性化学成分,以海南黎母山的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 (Dozy et Molk.) Dozy et Molk.)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性状进行了描述,比较了该种与4个近缘种或变种的形态差异,并采用石油醚快速溶剂萃取技术结合GC-MS法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萃取和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占总组分的91.1%,主要成分类型包括酯类(25.48%),萜类(22.64%),酮类(20.64%)及甾醇类(10.61%);主要成分为丁酸丁酯(18.96%)、4?庚酮(10.90%)、角鲨烯(10.75%)和3?甲基?4?庚酮(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