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29篇
  146篇
综合类   843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地表覆盖对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实验站2008年开始田间定位试验资料,分析研究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试验包括5个处理:对照不覆盖(CK)、作物生育期9 000 kg·hm-2秸秆覆盖(M1)、作物生育期4 500 kg·hm-2秸秆覆盖(M2)、夏闲秸秆覆盖(SF)、作 物生育期地膜覆盖(PM)。2010(干旱年)、2012(丰水年)两次测定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平均,与CK相比,2012年土壤有机碳(SOC)含量M1处理提高了7.4%,潜在矿化碳(PCM)含量M1、M2、SF处理分别提高了37.8%、23.9%、7.2%,微生物量碳(MBC)含量M1和M2处理分别提高了59.9%和42.3%,碳库管理指数(CMI)M1、M2、SF 处理分别提高了53.1%、35.6%、13.9%;2010年M1处理CMI较CK提高了16.1%(P<0.05),其余处理土壤有机碳各 指标与CK差异两年均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各项指标影响较大,随土层加深影响减弱,其中秸秆覆盖4年后碳库管理指数均有显著提高。两种活性有机碳的相对含量与其各自绝对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且有机碳各指标间显著相关。综合来看,高量秸秆覆盖能够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地膜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积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2.
对1月龄健康关中奶山羊肠道菌群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月龄健康关中奶山羊4只,无菌采取不同肠段内容物于灭菌的平皿中,4℃保存,备用。焦性没食子酸、氢氧化钠(10%)、革兰染色液、欧立希试剂、硝酸钾还原试验用甲液和乙液、M.R.试验的甲基红溶液、3%H2O2、10?Cl3、V.P.试验用甲液和乙液等,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兽医微生物实验室提供;药敏纸片,购于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20060403。1.2方法1.2.1分离培养试验无菌采取各肠段内容物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与厌氧肉肝汤,不同的肠道内…  相似文献   
73.
魔芋甘露聚糖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魔芋甘露聚糖(0.17~1.5g/kg)可降低营养性肥胖大鼠的体重,减少脂肪堆积,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可使肥胖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有所降低,提示魔芋甘露聚糖减肥作用的机制之一是使其小肠绒毛膜的形态正常化,使亢进的吸收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4.
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理化特性层间和空间变异资料为依据.基于广义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了土壤理化特性变异对土壤介电常数、折射率、质量吸收系数等电磁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土壤介电常数的水分敏感性强而土壤的容重、质地影响小,因此土壤水分介电测量法是最具潜力的一类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5.
本文运用PCR技术检测家畜及环境中的沙门氏菌,25种沙门氏菌均获得特异性扩增,3种非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PCR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在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中推广应用。并简要介绍了沙门氏菌的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陕北日光温室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7.
沙棘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沙棘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筛选,培养基的确定及成苗率等现状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褐变和一些将沙棘组培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8.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和蔬菜兼用的高产作物。鲜薯中的淀粉、粗蛋白、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 ,是优质的饲料作物之一。研究证明 ,马铃薯饲喂家畜的效果优于稻谷。本文主要就马铃薯的营养特点及预防马铃薯中毒的措施作一综述。1 我国的马铃薯生产概况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 ,它具有抗逆性强、生育期短、高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 ,喜好冷凉气候 ,不耐高温 ,怕霜冻。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 ,据 1999年的统计资料报道 ,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4 2 1.6万hm2 ,年产量 6 0 0 0万t左右。一般认为鲜薯单产量为 15~ 4 5t/hm2 ,高产区可达 6 0~ 70t/hm2…  相似文献   
79.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训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BPI)衡量,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个别是黄牛品种(母牛)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但关键指标是使其BPI达到一定水平;公牛5.6,母牛4.0,以参于国际竞争,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来,我国的养殖业有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们对食物的需要量急剧上升,然而水资源枯竭、可耕地荒漠化、粮食减产,使我国粮食问题更加严峻。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养殖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有饲料的利用率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尤其是纤维素几乎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可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挥发性脂肪酸的形式大量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