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62篇
  35篇
综合类   52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的六盘水水资源安全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稳  张美竹  秦趣 《节水灌溉》2013,(7):45-48,52
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水资源安全变化的主因子,利用熵值法确定简化后各新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以六盘水市为例,分析了其8a的水资源安全的变化情况,探讨该区水资源安全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以便为六盘水市水资源的合理年际调配利用提供借鉴,以指导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贵州西部14县(市)1978-2009年连续32a的马铃薯生育期(3-9月)的定位观测和加密观测资料、1960-2009年3-9月地面平行观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变化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Cubic函数以及积分回归等方法,对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96℃/10a(P<0.01),马铃薯块茎膨大期(7-8月)气温日较差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82℃/10a(P<0.05);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50.26mm/10a(P<0.05),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62h/10a(P<0.05)。同时降水量存在3a和9a的周期变化,日照时数存在3a、8a和48a的周期变化。马铃薯播种到收获需历时155~175d,>10℃积温达2100~3800℃.d,降水量730~1300mm,日照时数820~1100h。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为负效应,但块茎膨大期气温日较差对其为正效应,且该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开花期(5月中旬-6月下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期到块茎膨大期(5月中旬-8月下旬)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日照时数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苗期(3月下旬-5月中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前期(5月中旬-下旬)和块茎膨大期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993.
为弱光环境下培育黄瓜壮苗提供理论依据,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试材,在温室大棚内采用随机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LED不同补光时长[0h/d(CK),3h/d,6h/d,9h/d和12h/d]对黄瓜幼苗叶片相关呼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后能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糖酵解途径相关酶磷酸果糖激酶(PFK)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以9h/d处理下降最大,分别下降47.44%和39.79%;LED补光后显著改变三羧酸循环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相关酶[琥珀酸脱氢酶(S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活性,均以3h/d处理较CK显著提高,分别提高34.37%、46.39%和86.75%,其他处理显著低于CK,分别低27.53%~36.22%、18.44%~32.26%和14.98%~49.41%。LED补光时长为3h/d时黄瓜幼苗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994.
为明确引起贵州八角叶枯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本研究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3个菌株, 经形态学特征鉴定结合ITS?tef1和TUB多基因序列分析, 3个菌株均被鉴定为庐山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ushanensis, 这是该菌在八角上引起叶枯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为25℃, 最适pH为6~7, 菌丝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995.
为进一步认识半干旱黄土丘陵淘壑区引种能源植物柳枝稷生态效益的实现和生物质生产的可持续性,通过多尺度、多因素的土壤养分和水分供求关系格局识别,对引种柳枝稷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山地柳枝稷自然维持状态下,无论生产还是生态效益的发挥,都处于一种极其低效的水平。柳枝稷水土保持机制主要体现在土体固持和地表径流拦蓄方面,但是对表土的直接保护能力较差。相对于当地主要植被类型,山地柳枝稷并未体现出土壤水分和养分供给与利用上的引种生物特殊性,景现物理性因素主导着当前山地植被-水土关系过程。土壤表层速效氮含量可能是制约山地柳枝稷生产和生态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通过生长节律的适应,白羊草在山地表现出更为安全、高效的生物质生产属性。立足水土保持效益的充分发挥,通过种植制度和利用方式的优化,保证限制性资源的利用和储蓄平衡,稳定复合生产群体布局,有可能实现柳枝稷生态和生产效益的兼顾。  相似文献   
996.
用AFLP标记一个来自偏凸山羊草的抗条锈病新基因 YrG77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与西农97148的F2后代人工接种CY32条锈病菌进行抗性鉴定,通过卡方检测抗感病单株分离比例确定贵农775携带两对重叠抗条锈病基因。从128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与其中一个抗病基因YrG775共分离的多态性标记M8P151200bp,该标记仅能在原始亲本偏凸山羊草中检测到。由于已知来源于偏凸山羊草的Yr17苗期不抗CY32条锈病菌,所以根据抗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推断YrG775很可能是一个来自偏凸山羊草并与已知抗条锈病基因都不同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997.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徐州市1989—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等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徐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13hm2上升到2008年的2.57hm2;人均生物承载力由1989年的0.580hm2下降到2008年的0.450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89年的0.550hm2上升到2008年的2.100hm2,表明徐州市土地集约化程度低。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人口进行预测,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以生态赤字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设置了7个变量,制定了9个约束条件。根据模型求解优化方案,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分析了贵州黑山羊mtDNACyt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贵州黑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奠定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基础。[方法]测定贵州黑山羊品种16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序列间碱基的变异。[结果]在该品种(群体)中观察到6次T-C间发生碱基转换,其中有5个碱基替换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有1个碱基替换发生在密码子第1位点,且所有的变异均为同义突变;观察到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为0.442,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145%+0.159%。以绵羊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结果初步提示,贵州黑山羊有两个母系起源,其中支系A占81.25%(13/16),支系B占18.75%(3/16)。[结论]贵州黑山羊有两个母系起源(支系A和支系B),且该品种线粒体DNA多态度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999.
以铜(Cu)、铬(Cr)、砷(As)、铅(Pb)、镉(Cd)、汞(Hg)6种重金属为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山银花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富集部位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银花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各不相同,茎、叶、花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CrCuPbCdAsHg、CrPbCuCdAsHg、CuCrCdPbAsHg;重金属在山银花植株不同部位的平均含量顺序为:Pb:叶茎花,Cr:茎叶花,As:叶花茎,Cu:花茎叶,Cd和Hg均为:花叶茎;茎与叶中的Cd、茎中的Pb与叶中的As、茎中的Cu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Pb、叶中的Cd与花中的Hg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与叶中的Pb、茎中的Cu与叶中的Hg、茎中Cr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As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山银花的茎、叶、花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不相同,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对Cd具超富集能力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00.
C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参照国外发表的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CP2株)肠毒素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获得的基因序列全长960bp,编码31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分离株CP2株与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肠毒素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8%,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9.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