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MCC对暴雨过程的作用,利用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 年5 月27 日的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加强和中层干冷空气叠加加强了对流不稳定,低层暖切变使对流云团发展成MCC,冷切变使MCC减弱消亡;在MCC形成发展阶段,雨团呈西北—东南走向且稳定少动,MCC的轴向与准东西向的850 hPa 暖切变一致,面积在暖切变两侧同时扩大;在MCC减弱阶段,雨团南压并在高压带冷区中传播并减弱。强降水出现在MCC轴线TBB≤-92℃的地方而非TBB梯度密集区;当偏东风达6 m/s 时,形成了明显的地形性垂直上升运动,对位于喇叭口地形两侧的望谟、贞丰大暴雨的形成有明显的地形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烤烟气象服务工作中涉及的气象灾害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回顾贵州省烤烟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重点探讨当前烤烟生产和气象科技发展形势下未来烤烟气象服务精细化行业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对烤烟生产构成威胁的气象灾害繁多,且有区域性、阶段性特点;但目前的烤烟气服务存在灾害性天气服务及时性和针对性不足、烤烟气象预报以面代点不够精细、服务形式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的缺陷。未来烤烟气象服务发展呈现了精细化、行业化的趋势;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可用于烤烟气象灾害保障服务工作的气象手段和技术,为烤烟气象灾害监测提供了广阔空间;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不仅更为丰富,准确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更精细和丰富的烤烟气象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省级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构建自上而下各级联动的服务体系;最终通过建立基于省级气象综合数据库、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烤烟气象灾害致灾指标以及WEBGIS的烤烟气象服务系统,实现烤烟气象服务业务的行业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LAPS系统的本地化以及简单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同一平台查阅不同渠道获得的气象观测资料,并生成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初始场,贵州省气象局引进LAPS(局地分析预报系统)并进行初步本地化。对2015年6月贵州省内2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融合了多种本地观测资料后,LAPS系统所输出的分析场可以较好地显示因为站点分布不均等原因而不易观测到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但是,在反映基本反射率时,数值偏大,目前仅用于预报员参考其最大值所处的位置,暂时不能用于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简称QPE),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订正。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LAPS系统在低纬山区的分析应用效果,对2016 年贵州LAPS分析值与气象监测要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但均方根误差由小到大分别为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分析值与监测实况间的差异与贵州的地形分布有关:气温准确率呈东高西低;风力低于1.8 m/s 时分析值偏小,高于1.8 m/s 时分析值偏大,u、v 风的准确率较低;相对湿度准确率西高东低;能见度等级准确率为77.82%,且随海拔高度增高准确率偏低。可见,在低纬山区LAPS分析的气温、风速和能见度等级偏差小,实用性较高;能见度数值和相对湿度相关性通过信度检验,可参考使用;风向在低纬山区的可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贵州西部14县(市)1978-2009年连续32a的马铃薯生育期(3-9月)的定位观测和加密观测资料、1960-2009年3-9月地面平行观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变化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Cubic函数以及积分回归等方法,对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96℃/10a(P<0.01),马铃薯块茎膨大期(7-8月)气温日较差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82℃/10a(P<0.05);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50.26mm/10a(P<0.05),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62h/10a(P<0.05)。同时降水量存在3a和9a的周期变化,日照时数存在3a、8a和48a的周期变化。马铃薯播种到收获需历时155~175d,>10℃积温达2100~3800℃.d,降水量730~1300mm,日照时数820~1100h。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为负效应,但块茎膨大期气温日较差对其为正效应,且该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开花期(5月中旬-6月下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期到块茎膨大期(5月中旬-8月下旬)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日照时数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苗期(3月下旬-5月中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前期(5月中旬-下旬)和块茎膨大期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6.
贵州西部春薯主要生育期降水分布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西部六枝的郎节坝试验区、钟山的大地试验区、水城的前进试验区和盘县的坡上试验区共4个不同海拔马铃薯种植区连续6a(2006-2011年)春薯大田全生育期(播种期-收获期)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威芋3号逐年平均产量资料为基础,利用降水与产量积分回归方法,研究春薯大田全生育期降水量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山区降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状况,总体呈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导致春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在春薯大田各生育期分配不均以及春薯全生育期降水过少(降水量少于600mm)。不同区域春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不同:研究区东部的郎节坝试验区应在出苗期、分枝期和现蕾期补充灌溉,北部的大地试验区应在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和开花始期补充灌溉,而同样位于北部的前进试验区仅需在开花始期补充灌溉,位于中部的坡上试验区应在开花盛期补充灌溉。研究结果对于确定贵州西部春薯生育期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优化春薯生产模式,提高贵州山区春薯产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省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征,选取连续降雨日数、连续无雨日数以及前期累计降雨量等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降雨主成分,与10d累计雨量、10d有效雨量两个单一的降雨因子在贵州省地形条件下分别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构建贵州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模型。通过检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主成分较客观地解释了降水对贵州省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影响,贵州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前期出现持续性降水或前期连续无雨时的突发性降水这两种情况。(2)在相同的地形地貌下垫面下,降雨主成分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种降雨因子,对地质灾害预测的精细化程度更接近实际发生情况。(3)不同降雨因子的选择对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性有差异,选择降雨主成分时降水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贡献更突出,其余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因子重要性依次为曲率、高程、坡向、坡度和剖面曲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