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制剂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池各项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细菌总数监测结果低于对照池,成活率平均提高17.3%,平均规格比对照池大17g,平均收益比对照池提高64%,成本降低22%。用量为0.5g/m^3的试验池养殖效果好于用量为1g/m^3的试验池。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06-108
为探讨秋后暂养育肥对大规格商品蟹外观、生物学和营养成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选择面积0.133 3~0.200 0 hm~2的试验池塘6口,每3口为一组,一组暂养雌蟹,另一组暂养雄蟹,随机观察并测定暂养0、10、20、30、45、60 d雌、雄蟹的外观色泽、肌肉指数、性腺指数、肝胰脏指数、肥满度以及可食部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结果表明,暂养20 d后,河蟹体色有较明显改变;暂养30~60 d,体色基本稳定,具有明显的"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特征。不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20、30 d时各项生物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暂养30~60 d除雌蟹性腺指数外,各项生物学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30 d相比,暂养60 d雌蟹性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肝胰腺指数略有下降(P>0.05)。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对可食部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粗脂肪含量及雄蟹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与两个水稻品种共作比较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稻鳖共作模式中水稻品种、幼鳖放养密度等关键技术参数,2015年6~12月,在安徽省某稻鳖共作示范区,以普通稻田为对照,开展了2种放养密度的中华鳖幼鳖与2种水稻("Y两优1928"籼稻和"武运粳23号"粳稻)的共作试验,并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稻鳖共作田(1#、2#、3#、4#)的株均穗粒数和穗质量分别达(258±78)粒和(8.72±1.95)g,极显著高于普通稻田(5#、6#)(P0.01);共作试验田的水稻亩均产量(15亩=1 hm~2,下同)与普通稻田差异不显著(P0.05);共作试验田的亩均利润均高于普通稻田,其中4#试验田亩均利润(4470.1元)最高。3#、4#试验田(粳稻,幼鳖密度160~200只/亩)商品鳖的规格、亩均产量以及试验田亩均利润均高于1#、2#试验田(籼稻,幼鳖密度80~100只/亩),其中前者的商品鳖平均规格(748.5 g/只)较后者的高17.3%。试验表明,稻鳖共作模式中,水稻品种宜选择粳稻,幼鳖放养密度以200只/亩(60~80 kg亩)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3×3因子试验法,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6%、29%、32%)及能最蛋白比水平(36、40、44 kl/g)的9种试验饲料,对体重(2.39±0.37)g的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蛋白能最比进行了研究,生长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克氏螫虾幼虾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为29.49%~32.24%,饲料的适宜能量蛋白比范嗣为34.67~37.46 kJ/g;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1.86%,能量蛋白比为35.85 kJ/g时,试验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最低的饲料系数、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及最大的特定生长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种能够有效抑制鳊(Parabramis pekinensis)脂肪氧化的复合天然抗氧化剂,试验中将VE、茶多酚、虾青素、迷迭香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芦丁提取物进行复合,并研究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鳊脂肪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组分筛选试验设计的8组复合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VE组成的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下文将迷迭香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VE组成的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简称为目标抗氧化剂);试验对目标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目标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显著优于组分筛选试验中的其他组合(P0.05),并将目标抗氧化剂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TBHQ)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标抗氧化剂与这3种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1%、0.2%、0.3%的牛磺酸,并以此4种日粮饲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8周,探讨了牛磺酸对泥鳅生长、饲料利用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牛磺酸添加对摄食率无显著影响,对鱼体饲料系数与生长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0.1%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随着添加量增大,改善效果下降;牛磺酸添加降低了生长变异系数,其中0.1%与0.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牛磺酸添加使泥鳅肝脏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0.1%组的抗氧化能力最佳,随着添加量增加,抗氧化性能改善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8.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对水产品的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在食品中应用广泛。综述了茶多酚的结构、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抗氧化机理以及茶多酚的改性研究,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为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大颚器促性腺发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harus clarkia)大颚器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大颚器在性腺发育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颚器和性腺组织的离体联合培养法,用卵黄发生期的克氏原螯虾大颚器刺激不同发育期的克氏原螯虾性腺。[结果]2处理组卵巢的最大卵径为(0.32±0.05)mm和(0.27±0.06)mm,2对照组卵巢的最大卵径为(0.24±0.05)mm和(0.20±0.05)mm;2处理组精巢的精母细胞直径为(13.09±0.75)μm和(12.93±0.98)μm,2对照组精巢的精母细胞直径为(10.29±1.00)μm和(10.02±0.68)μm。[结论]数据显示处理组的性腺细胞均比对照纽的性腺细胞显著增大(P〈0.05),表明大颚器的功能性物质具有促进性腺细胞发育的作用,支持大颚器作为促性腺生长发育腺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稚幼中华鳖工厂化养殖的需求,响应减少CO2排放的政策,设计建造了符合其生活习性的环保型温室.该温室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温,底部排污系统排出残饵和排泄物,养殖池内配置网片隐蔽巢供稚幼鳖栖息,采用微孔增氧装置和微生物制剂调控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地源热泵空调,1栋占地780m2的温室在10个月的生产期内减少使用燃煤约35t,减少CO2排放约84.01t.养殖水体中溶解氧质量浓度5.83~7.68mg/L,氨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在0.39~0.83mg/L和0.14~0.16mg/L范围内.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放养质量约为3.5g,密度为50只/m2),平均质量为581g,存活率86.2%,饲料转化率1.18,特定生长率1.77,1栋温室年利润为157870元.综上,该工厂化养殖稚幼鳖的环保型温室能为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