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6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908篇
林业   604篇
农学   512篇
基础科学   467篇
  917篇
综合类   4399篇
农作物   526篇
水产渔业   318篇
畜牧兽医   1950篇
园艺   611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侯本军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白翠云 《种子》2017,(6):117-119
根据2013-2014年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结果数据,分析了鲜玉糯4号的品质、理化及皮渣率、产量、植株、穗部及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鲜玉糯4号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国审玉2015035).  相似文献   
102.
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 AIN)在菠萝采后蔗糖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菠萝全基因组数据库,预测菠萝AIN家族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在采后菠萝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表达变化情况,为阐明AIN基因在采后菠萝果实贮藏特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水稻AIN家族基因为探针,在菠萝全基因组中鉴定到2个菠萝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cell wall acid invertase, CWIN)和2个液泡酸性转化酶基因(vacuolar acid invertase, VIN),分别命名为AcCWIN1、AcCWIN2AcVIN1AcVIN2,设计编码区引物进行测序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cCWIN1、AcCWIN2和AcVIN1、AcVIN2蛋白分别归于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和液泡酸性转化酶2个进化支上,且均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GH32,基因结构、保守域和保守基序均一致。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菠萝果肉中AcVIN1AcVIN2在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表达量升高,且AcVIN1在发生黑心病的部位大量表达,而AcCWIN1AcCWIN2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表达量逐渐降低,且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其表达量降低,预示AcVIN1、AcVIN2AcCWIN1、AcCWIN2在菠萝采后蔗糖降解和黑心病的发生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蓝莓蛴螬的防治方法,采用室内试验,以施药浓度、施药方式和施入土壤深度为三因素按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白僵菌不同方法防治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毒杀组合为施药浓度1×10~9cfu/g、施药方式为粉剂拌土、施药土壤深度为20cm。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优培-海藻生物有机肥(Y)、微生物菌肥(W)和腐植酸有机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酶活性以及番茄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索快速、简易且廉价的土壤改良方法,为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及有机蔬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 H无显著影响,在番茄生育期内土壤p H值始终在7.0以上,没有出现酸化问题;拉秧后,除中量腐植酸有机肥(FM)外,其他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土壤EC值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对提升有效态Mn、Zn和Fe含量的效果不显著,其中,仅高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FH)能同时提高开花结果盛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有效态Zn含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10.8%和13.2%;不同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影响较小;微生物菌肥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影响相对明显;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中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番茄的糖酸比。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特性及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05.
以矮化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采集不同树冠方位果实,对品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研究了苹果矮化栽培模式对不同树冠方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矮化苹果不同树冠方位果实品质性状差异,为进一步改造老果园及优化树体结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在及内在品质中上部优于下部,东南部优于西北部;大量及微量元素中下部优于上部,水平方向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乳化异氟醚进行小型猪全身麻醉麻醉效果,选取14头巴马猪以2.80 mL.kg-1.h-1进行静脉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对生理反射、镇痛、镇静、肌松,呼吸和循环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乳化异氟醚可以使小型猪维持良好外科麻醉状态,麻醉过程中小型猪一般生理指标、循环系统指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呼吸系统指标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小型猪麻醉过程无异常表现。乳化异氟醚能满足临床手术麻醉需要,可以作为小型猪全身麻醉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A field calibr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salt‐affected clayey soil in Syria,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to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e), and bulk density (ρb) of two instruments for estimating soil moisture: the neutron probe (NP) and the Diviner 2000 capacitance probe (C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alibration were decreased when the ECe and ρb values increased; this decrease wa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Diviner 2000, indicating that it was more sensitive to ρb and ECe than the NP. When only scaled frequency was used in the fitted equation, the Diviner 2000 in wet soil underestimated soil water content significantly at all depths, but especially in the top layer, by up to 0.09 cm3/cm3 compared with gravimetric determinations. However, in dry soil, the Diviner 2000 overestimated the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by up to 0.05 cm3/cm3 in the top 15 cm, and by 0.03 cm3/cm3 at 30‐45 cm dep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tron probe was better overall; using a factory calibration cur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NP estimates and the gravimetric values. Including both ρb and ECe in the calibration equations improved the fits, although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R2) for the Diviner 2000 remained low.  相似文献   
108.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109.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猪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日龄大白猪心、肝、肺、肾、脾、脑、小肠、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9种组织中ADAR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ADAR2基因cDNA全长6 305 bp,共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704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CDS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在84%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2个双链RNA结合基序和一个脱氨酶结构域。猪ADAR2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且发现其在猪体内广泛表达,为深入研究ADAR2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侯岩妍 《饲料研究》2021,(3):110-113
为提高饲料生产订单的包装效率、智能化程度、降低包装成本,文章基于机器视觉,从硬件选择与软件设计两个层面设计饲料生产智能包装系统。采用AutoMod软件对饲料生产智能包装系统进行仿真试验,检验整个包装系统效果。结果表明,该智能包装系统包装效率高、关键设备利用率高、系统可靠性、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