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  相似文献   
42.
观测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在不同温度(12、15、18、22、25、28、31、34、37、40、43℃)下在不同食药用菌寄主[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糙皮侧耳(P.ostreatus)、鲍鱼菇(P.abalon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香菇(Lentinula edodes)]上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罗宾根螨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缩短后延长,在25~31℃时发育历期较短,而在12、43℃时,卵无法正常孵化均不能完成生活史;在最适温度下,罗宾根螨在香菇(申香215)上的发育总历期最短,为(9.45±1.83)d,在秀珍菇(台秀)上最长,为(13.37±1.83)d。寄主与温度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是罗宾根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罗宾根螨在供试食用菌寄主上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6.89~20.89℃,有效积温为99.68~153.91日度。  相似文献   
43.
为筛选适合建德市种植的高粱品种,对11个高粱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川糯粱1号表现最佳,适合在建德大面积推广;晋杂22、川糯粱2号、辽粘3号、辽糯11、金糯粱2号、金糯粱9号等6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44.
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对发生在南京食用菌生产大棚中的1种迟眼蕈蚊(Bradysia sp.)进行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对喷药后第7天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对眼蕈蚊都有杀虫活性,其中噻虫嗪效果最好,LD50为58.27mg/L,稀释1000倍施用,7d后黄板上成虫数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噻虫嗪处理第7天,糙皮侧耳子实体中残留量低于20μg/kg。因此,食用菌栽培中,噻虫嗪用于防治南京眼蕈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白灵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及生物转化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地区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研究白灵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采用棉籽壳40%,发酵棉籽壳40%,玉米芯10%,麸皮8%,过磷酸钙1%、石膏1%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白灵菇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俱佳.  相似文献   
46.
北冬虫夏草功能成分及保健作用分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齐名 ,为中国中药三宝之一 ,作为药品和保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 ,被人们所广泛认识和接受。由于虫草具有其独有的功能成分———虫草素 ,故具有较好的保健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极大兴趣。1  冬虫夏草的分布与种类冬虫夏草见诸报道的已有 35 0多种。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是天然的冬虫夏草和北冬虫夏草两种。天然的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子座与其寄主 (蝙蝠蛾幼虫尸体 )的复合体 ,分布在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等高海拔高寒地带。北冬虫夏草是北冬虫夏草菌子座与虫蛹的复合体 ,亦称为蛹虫草 ,因分布在中国北方 ,…  相似文献   
47.
紫甘薯花色甙的提取条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属花色甙类化合物。采用正交设计对从紫甘薯提取天然色素的影响因素--提取剂中乙醇与盐酸的比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样品与提取剂的物料比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提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条件:物料比为1:20,用85:15的酸化乙醇,置50℃恒温,提取60min,重复2次,提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8.
蛹虫草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大米、蚕蛹为主原料的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通过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蒽酮-硫酸法来测定多糖含量。发现90℃、加水20倍、分3次提取、每次3 h为最佳提取条件。同时考查了不同除蛋白方法对虫草多糖的蛋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9.
为适应稻油两熟制生产需要,选取最近几年新通过审定的 11 个水稻品种,以生产应用面积较大的甬优 1540 为对照,开展了水稻品种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制约稻油两熟制下水稻品种的 2 个重要因素,生育期与产量之间矛盾明显,从产量和生育期综合排名看,春优 927 为稻油两熟制下水稻的优选品种,其次为甬优 7872、甬优 31、华中优 1 号和甬优 1540(CK);而甬优 7860、嘉丰优 2 号生育期较长,中浙优 H7 产量偏低,不建议选用。  相似文献   
50.
水稻幼苗对丁草胺抗性与愈伤组织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宁  汤邦根 《杂草学报》1992,6(3):1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