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茄子是浙江西部山区的重要蔬菜品种,采用“越冬育苗,早春栽培”的嫁接茄子栽培,上市早,价格好,生产效益优于传统种植模式。本文主要从生产进度设置及各环节管理措施方面,介绍了山地嫁接茄子越冬育苗早春露地栽培技术,为早春茄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豇豆新品种应用现状及良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豇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磷、钙等元素,且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是我国夏秋季节主要蔬菜之一.我国是长豇豆次生起源中心,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拥有种质资源近千份,在育种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防治炭疽病新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进行新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的7天和14天,苯甲.嘧菌酯对苦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与之相比较,在草莓和黄瓜上的防效也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苯甲.嘧菌酯防治炭疽病效果良好、持效期长,是防治草莓、苦瓜、黄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同时,还能防治草莓病害、提高产量、改善草莓品质。生产上建议的使用剂量为450~600ml.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高效杀菌剂用药量和防治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机理,研究了2种杀菌剂的3个用药量和8个用药时期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范围内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随着用量上升防效有提高趋势,但除喜奥300 g/hm~2用药量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外,用药量不是影响防效的关键因素;2种杀菌剂在破口前20天就开始具有一定防效,越接近开花期,防效越明显,破口后防效开始呈下降趋势,其中喜奥在齐穗期后防效下降较为迅速。因此认为,稻曲病在侵染‘甬优12’的关键时期是在开花期,可选用长效高效杀菌剂,于破口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的播种期、密度和氮肥用量3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高油油菜‘浙油18’植株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浙油18’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用量对有效分枝部位,三因子对其他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根据极差和F测验,三因子对‘浙油18’产量影响依次为播种期>定植密度>氮肥用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先增后减,差异不显著.提早播种、适当增加密度,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8.
从生态效益和长期效应来看,混作对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和保护、改善农田生态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文章简述了品种和种植结构单一对农田生态的风险,通过对应用实例的概括,从屏障效应、化感作用、稀释效应以及组分间互作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混作的作物保护机理。分析指出混作科学搭配措施、长效评价和补偿机制缺乏等问题,并对混作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浸种药剂和浓度对水稻发芽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种是控制作物种传病害的主要方法,但化学药剂浸种不当会对出苗和幼苗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研究不同药剂和浓度浸种对水稻发芽的影响,选用了4种常用药剂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设置4个浓度处理对水稻品种甬优15浸种,研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在试验设计浓度内处理稻种,发芽率差异均不显著。根长和苗重指标对浸种较为敏感。其中,咪鲜胺4个浓度浸种处理的幼苗根长、苗鲜重和苗干重都显著下降,因此浸种应谨慎使用咪鲜胺。  相似文献   
10.
双低甘蓝型油菜浙大622超稀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浙大622在超稀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3万株/hm2超稀植密度下,实际产量比对照下降了20.93%,表明超稀植密度过低虽然增加了个体生产潜力,但群体优势减弱,不利于增产。而在6万株/hm2超稀植密度下,个体和群体综合优势明显优于常规密植条件,实际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8.82%,说明超稀植对油菜增产确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两种超稀植密度比对也表明,超稀植并非密度越稀越好,不同品种类型的个体发育特征不同,应当根据品种特点,合理选择超稀植的最佳定植密度,以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