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预测模型历史回代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6%,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9.1%;第二阶段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3.7%,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6.7%。应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第一阶段预测准确率75%,第二阶段预测准确率85%。说明利用判别分析建立玉米茎腐病流行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为了明确聊城市引起仓储玉米籽粒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54份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次为哈茨木霉复合种Trichoderma harzianum species complex,分离频率分别为31.48%和24.07%,其他病原菌如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棘孢木霉T.asperell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的分离频率分别为9.26%、1.85%、1.85%、5.56%、5.56%、14.81%和3.70%。基于11个哈茨木霉复合种分离物的EF-1α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分离到的均为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非洲哈茨木霉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且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3.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夏玉米产区一种新发生的害虫。调查发现,秸秆还田地块尤为严重。本试验对秸秆还田与药剂处理地块的二点委夜蛾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未进行药剂处理的地块被害株率达到82%,百株虫量最大为88头,喷除草剂和杀虫剂后二点委夜蛾发生量及危害率与未喷的差异不显著,百株虫量略有降低,但无秸秆还田地块喷施除草剂与杀虫剂后,其危害率显著低于上述处理,被害株率为20%,百株虫量为6头。  相似文献   
64.
亚洲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处理最高,为31.57~88.80,单独接虫处理为16.27~55.00,单独接菌处理为19.02~59.47;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受玉米雌穗发育期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的影响,其玉米螟为害级别为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受螟害的介导作用,春播玉米雌穗被害率、螟害级别和镰孢穗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重于夏播玉米,但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高于春播玉米。螟害的介入明显加重了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与雌穗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正>玉米瘤黑粉菌是玉米瘤黑粉病的菌瘿,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高,且氨基酸比例合理,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资源。玉米果穗感染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之后形成的菌瘿是一种营养美味的食用真菌,可以称其为玉米瘤黑粉菌,英文名为huitlacoche,商品名为"墨西哥松露(Mexican truffle)"。早在公元前墨西哥人就有食用玉米瘤黑粉菌的习惯(Patel,2016),用它制作的美食被认  相似文献   
66.
在河北省春播玉米WN2000和山东省夏播普通玉米上发现一种叶斑病,其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心灰白色,边缘褐色,有黄褐色褪绿圈,糯玉米WN2000病斑较大,(3~10)mm×(3~5)mm;普通玉米病斑较小,(1~2)mm×(2~3)mm。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r DNA-ITS和1,3,8-三羟基萘还原酶基因(3HNR)序列分析,证明两种大小病斑是由同一种病原菌—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引起。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夏播玉米各品种苗期叶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率最高的为冠玉6号,病株率52%,最低的为五岳88,病株率2%;鲜食玉米仅在河北春播玉米WN2000上发生,发病率为32%。麦根腐平脐蠕孢侵染不同玉米品种产生两种大小不同的病斑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7.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各地采集的玉米叶上分离到弯孢菌属的6个种,即新月弯孢、不等弯孢、中隔弯孢、苍白弯孢、棒状弯孢、画眉弯孢,椐在玉米自交系上人工接种测定结果,上述6个种对玉米均有致病性,并引起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生曲型症状,不同的种在不同自交系上的致病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8.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读图"已经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版物中插图、照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该文对"读图"时代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迅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并获得正确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
正长岭发垫刃线虫(Trichotylenchus changlingensis)是一种迁移性植物外寄生线虫,该线虫于2011年首次在我国吉林省长岭县发现,并根据其形态特征及最新分类系统将其归为发垫刃属[1,2]。该线虫能引起玉米叶片黄化,植株矮化,茎基部开裂,茎节缩短等症状,该病发生率普遍在21%~67%,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3]。  相似文献   
70.
对黄淮海区几种新的或有加重趋势的玉米病虫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9-2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省种子管理站.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主持单位.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有关企业及育种,病虫害抗性鉴定部分专家,考察黄淮海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夏玉米品种的田间情况。通过考察,综合近年来本课题组掌握的黄淮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