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仍然持续严重为害,大斑病呈加重趋势;在夏玉米区,局部地区小斑病发生较重,而矮花叶病普遍发生较轻;以往的次要病害已成为重要病害:如,南方锈病在夏玉米区南部严重发生,瘤黑粉病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细菌性病害发生渐多。对玉米主要推广品种、近年国家和主产省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表明,在北方春玉米区,由于品种抗性水平降低、个别感病品种的推广及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大斑病在近年仍将呈现较重发生趋势;丝黑穗病的发生则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而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仍会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在北方夏玉米区,小斑病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已有强致病力菌株出现;由于推广品种普遍对茎腐病抗性水平较低并受耕作制度的影响,茎腐病和苗枯病将成为主要病害;多数品种对南方锈病缺乏抗性,南方锈病发生面积将继续扩大,发病程度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低pH对葛藤(Pueraria lobata)根瘤菌PR390生长的影响,选取葛藤根瘤菌PR390作为研究对象,设置pH7.0、5.5、5.0、4.8、4.6、4.4六个梯度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pH对PR390菌体、菌落大小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在低pH的液体培养基中PR390表现为生长延滞期增长,对数生长期滞后,稳定期延迟,平均代时增长;在不同酸性土壤悬液中,土壤悬液酸性降低,根瘤菌数目随之减少。说明低pH对PR390生长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表明PR390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能够抵制低pH对菌体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菌候选效应子RXLR5信号肽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etorf、SignalP 3.0、BLASTP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和PERL语言从葡萄霜霉菌基因组中预测到一条编码RXLR-EER结构域的效应蛋白候选基因,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RXLR5。将RXLR5信号肽SP5编码序列连接到pSUC2T7M13ORI载体并转化到酵母蔗糖酶缺陷菌株YTK12后,重组菌株能成功分泌蔗糖酶,促使棉籽糖分解成单糖,因此,能在YPRA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同时生成的单糖能与TTC反应产生红色不溶于水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由此推测,SP5具有信号肽活性,可能在RXLR5从葡萄霜霉菌细胞内泌到胞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  李坡  郭宁  石洁  张家齐  张海剑 《玉米科学》2020,28(1):177-183,190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一种不常见镰孢菌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集的镰孢菌穗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ZBSF002为温和镰孢菌(Fusarium temperatum),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和镰孢菌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4~11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在pH值7~10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不显著,菌株在光照、黑暗、交替光照3种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连续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 min。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与孢子囊、气象因素及葡萄品种的关系。【方法】连续6年定点调查了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上的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时期,同时利用孢子囊捕捉器捕捉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并通过农田小型气候站监测田间气象数据,分析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与霜霉病初始发生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孢子囊发现后10 d左右,田间始见病斑;不同品种葡萄上霜霉病的初始发生时期有所不同:红宝石发病最早,其次为玫瑰香,蛇龙珠发病最晚;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中降雨量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的主导气象因子。【结论】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多种直接又简便的预测方法,用于葡萄霜霉病的预防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河北省夏玉米区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组成及地区对病原菌种类的影响,本团队于2016年和2017年在玉米收获前期对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生物学方法对随机采回的样本进行分离鉴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玉米穗腐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河北省夏玉米区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分离频率为63.49%,其他病原菌如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 graminearum)、变红镰孢菌(F. incarnat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 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分离频率分别为19.05%、6.35%、1.59%、14.29%、3.17%、9.52%和1.59%。为明确伏马毒素基因在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鉴定中的作用,拟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藤仓镰孢菌(F. fujikuroi)分别以EF-1α和FUM1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相似,伏马毒素基因可用于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种的鉴定,基于FUM1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基于EF-1α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而种内遗传距离的结论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南方型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南方型锈病 (PuccrimrapdysoraUnderw)以往多发生在斯里兰卡、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 ,我国仅台湾省和海南岛等南方湿热地区有过发病 ,广大内陆省份未见有发病的报道。 1997年开始 ,我国各玉米产区锈病大面积爆发成灾 ,尤其是浙江、河北两省 ,夏秋玉米发病普遍严重 ,造成当地玉米产量锐减。在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 ,我们对玉米锈病开展了专题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玉米锈病发生现状、病原类型及分布、侵染循环、发生条件及综合治理技术综述如下 :1 玉米南方型锈病…  相似文献   
18.
秋季晚茬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椰菜又名花菜或菜花,有白色和绿色两种,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一带,传入我国则是近百年的事,现今全国各地普遍栽种,先前主要栽植白色花菜,近年来又大量引进了绿色品种。为了能够在冬季上市,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详细介绍了秋季晚茬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胶东地区52株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了水杨肟酸 (SHAM) 对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与其他4种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毒力。结果显示:添加SHAM (20 μg/mL) 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F = 5.5017,P = 0.0388),与吡唑醚菌酯单独作用相比,添加SHAM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毒力提高了1.17倍。供试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整体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在0.176~6.012 μg/mL之间,平均值为 (2.826 ± 1.670)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 (2.826 ± 1.670) μg/mL作为山东省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相对敏感基线。戊唑醇、福美双、代森锰锌及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的EC50值分别在0.364~16.873、5.236~25.562、15.912~84.778和1.819~568.690 μg/mL之间,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对戊唑醇的相当,显著高于对福美双、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控葡萄白腐病的药剂选择及合理轮换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试验地4个小区12个区组滇柏、中山柏、侧柏共252株固定观测株进行了株高、地径、胸径、冠幅的观测调查,以2007年获取的数据,用方差分析F检验得出了4年生幼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同一树种林木生长良好,林相整齐的结论。用变异系数对比评定了3个树种地径、胸径、株高变异状况:中山柏个体间已开始林木分化,滇柏、侧柏相对稳定;各观测指标的总体平均数以侧柏、中山柏、滇柏顺序递增,即滇柏、中山柏林木长势优于乡土树种侧柏,滇柏稍胜中山柏,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和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