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番茄品质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比较试验,以番茄品种STP-F318为试材,开展了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明显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改善果实品质,其中TCJ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达到17.53μmol/(m~2·s),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以TCJ处理最高,为31.92 mg/100 g,DCJ处理次之,为31.45 mg/100 g,TCJ处理与除DCJ处理外的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番茄红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类似,基质栽培较同茬土壤栽培均增加。DQJ处理、TQJ处理、TCJ处理和DCJ处理的糖酸比分别为8.23、8.31、8.42、8.54,口感较佳。除DQJ基质处理外,各处理同茬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增产,其中DCJ处理产量最高,为192 501.75 kg/hm~2。从年经济效益看,泰山、岱岳2个基地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分别提高了116 083.10、57 003.97元/hm~2。  相似文献   
42.
以"STP-F318"番茄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研究了菌渣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变化的动态,设置不同发酵程度的菌渣(CK:0 d、T1:10 d、T2:20 d、T3:30 d、T4:40 d、T5:50 d)配制成番茄栽培基质(SCK^ST5为V菌渣∶V稻壳∶V牛粪∶V沙子=4∶2∶1∶1),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和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基质栽培番茄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堆腐的过程中,菌渣pH和EC值变化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T2处理为最大,分别为8.83、7.25 mS·cm^-1,而有机碳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T5处理最高,分别为15.01、1.06 mg·g^-1,蔗糖酶活性为86.95~112.04 mg·g^-1。速效氮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1417.91 mg·kg^-1,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ST4处理番茄产量最高,为203802.80 kg·hm^-2,病情指数以ST4处理最低,为0.70,较SCK降低86.46%,防治效果与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由此,T4处理菌渣的基质配方栽培番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3.
施氮量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的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以番茄品种‘STP-F318’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氮肥用量(N0~N5分别为:602.55kg/hm~2、572.42kg/hm~2、542.30kg/hm~2、512.17kg/hm~2、482.04kg/hm~2、451.91kg/hm~2),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施有利于提高番茄叶片的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SPAD值在N2处理下最大,为54.98,而净光合速率在N3处理下最大,为18.39μmol/m~2·s,较对照N0处理分别提高13.20%、10.88%。与N0处理相比,各氮肥处理改善了番茄品质,其中N4处理Vc含量最高,为3.32mg/kgFW,番茄红素含量提高了4.72%~9.84%,糖酸比以N2和N3处理表现较佳,分别为8.39、8.72。产量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N3处理产量最高,为180601.98kg/hm~2,较N0处理增产16.65%,其次N2处理增产14.97%。植株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7~0.57)∶(1.28~2.09)。由此可见,当氮肥用量为512.17kg/hm~2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为基质栽培番茄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以大拱棚早春西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设置常量施肥处理(T1)、减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2~T4)、优化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5~T8)等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拱棚早春西瓜生长、叶片及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在应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常量施肥T1(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5 kg,P_2O_5为15 kg,K_2O为15 kg)相比,化肥减施(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0 kg,P_2O_5为10 kg,K_2O为10 kg)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T2~T4处理促进了西瓜主蔓的伸长,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与T1、T5纯化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T1相比,T2、T3处理的西瓜产量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优化施肥(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7.64 kg,P_2O_5为5.11 kg,K_2O为8.48 kg)T5及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的T6~T8处理产量呈降低趋势。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同时增加了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有机酸的形成。优化施肥各处理的糖酸比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增施有机肥提高了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当化肥氮磷钾减量33.3%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产量虽未显著增加,但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西瓜风味品质改善;当化肥氮减量49.1%、磷减量65.9%、钾减量43.5%及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时,产量降低显著,但西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5.
膜下滴灌量对大棚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下马铃薯生长状况,提高节水灌溉效率。试验以"泰山5号"马铃薯为试材,设置不同膜下滴灌量,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以T5处理最高,为54.93 cm,分枝数为2.67~4.0个。产量以T4处理为最高,为38 559.10 kg·hm~(-2),较CK增产50.48%。商品薯率以T3处理为最大,为87.66%。维生素C含量为16.96~23.11 mg·100 g~(-1)FW。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T4处理为最高,达4.17 g·kg~(-1),较CK增加41.84%。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商品薯率等,T4处理为最佳灌水处理。研究为设施马铃薯合理灌溉和增产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环境、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设施番茄科学有效的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青农866为试验材料,设置有机肥不同配施量处理(CK,100%化肥;T1,15%有机肥+85%化肥;T2,30%有机肥+70%化肥;T3,45%有机肥+55%化肥;T4,60%有机肥+40%化肥;T5,75%有机肥+25%化肥;T6,100%有机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及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中T3处理真菌数量最多,为50.0×105 CFU/g,土壤细菌数量以T4处理最多,为6.3×108 CFU/g;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以T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0.44和16.38 mg/g,T4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为0.35 mg/g.与CK相比,>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2.94%~20.5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6.30%~143.37%,全氮含量提高16.56%~129.80%,C/N提高6.29%~17.39%.此外,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改善番茄品质和提高产量,T1处理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7.22 mg/kg,较CK增加80.50%,糖酸比以T2和T1处理较佳,分别为8.80和8.67;产量以T1处理最高,为161890.94 kg/ha,较CK增产12.01%.[结论]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改善设施土壤环境、提高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且土壤环境改善与品质、产量的提高并非不可协调,在实际番茄生产中可优先采用减少15%化肥施用量同时配施适当有机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47.
在信阳市进行连续2年的不同农业废弃物(菌渣、稻壳和麦秸)还田对设施青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还田定位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配比的菌渣、稻壳、麦秸均能提高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T6处理果实叶绿素a含量最高,达0.062 5 mg/g FW,其次为T3和T7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叶绿素b含量为0.005 7~0.025 1 mg/g FW,各处理均高于CK;各处理类黄酮含量均低于CK,降低25.42%~61.36%;花青素含量以CK处理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以T6处理最高,为133.93 mg/kg FW;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为3.95%~4.8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T1为最高,达3.61 mg/g FW;单果质量以T2处理最大,其次是T1和T6处理,分别达到86.67、67.78、65.93 g。各处理间果长差异不显著,变幅为18.30~22.60 cm;果实横径最大为3.69 cm。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54 618.08 kg/hm~2,其次是T5和T1处理,较CK分别增产84.65%、32.83%、32.56%。综合品质及产量指标,T3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自然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廷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使用技术,为其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评价新颖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廷在温室大棚栽培西瓜上的田间应用效果.[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0.11%爱密廷AS 10 mg/kg能够使西瓜还原糖含量提升15.4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13.70%、VC含量提升3.72%、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8.10%、产量提升18.01%.[结论]爱密廷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较显著,值得在西瓜种植上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24%螺虫乙酯SC对苹果瘤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使用螺虫乙酯防控苹果瘤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红富士果树为试材,研究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苹果瘤蚜的防效、用药剂量、持效期以及对苹果的安全性.[结果]24%螺虫乙酯悬浮剂5 000倍稀释液对苹果瘤蚜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达20d以上,药后15-21 d的防效达98%以上,显著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稀释液和10%吡虫啉WP2 000倍稀释液的控制作用.[结论]24%螺虫己酯悬浮剂在苹果瘤蚜等蚜虫防治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栽培密度和收获期对甘薯薯干率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紫2-2甘薯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和收获期对甘薯薯干率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收获期对薯干率、薯干产量、花青素相对含量均有影响。随生育期的延长各密度处理的薯干率均有所提高且差异减小;薯干产量随密度增加和生育期延长而增加;花青素相对含量生长前期最高,中期最低,以后随生育期的延长而有所提高,至生长末期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