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NPK配比水溶肥对设施番茄光合色素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K配比水溶肥可显著影响设施番茄光合色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T5(N∶P∶K=16∶7∶35)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为1.177mg/g(FW),较对照CK(N∶P∶K=15∶15∶15)增加80.97%;类胡萝卜素含量以T6(N∶P∶K=18∶9∶32)为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以T1(N∶P∶K=20∶10∶30)为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以T6活性最高。T6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与CK差异显著;番茄红素的含量以T7(N∶P∶K=13∶6∶25)最高,T6次之,分别为3.88mg/100g(FW)、3.24mg/100g(FW);T6糖酸比7.77,风味最佳。各处理产量比CK增产2.68%~50.20%,其中,以T6产量最高,达23313.65kg/hm~2。从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上,以CK为最佳;综合考虑果实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口感品质和产量,T6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量水平鲜食型甘薯品种产量形成及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差异,为高产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指导。以2 个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泰薯14’和‘烟薯25’为材料,测定2 个品种不同生长时期茎叶生长、块根膨大速率、以及收获期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泰薯14’茎粗、蔓长、茎叶鲜重和单株叶面积均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地下部发育早于‘泰薯14’,而‘泰薯14’生长后期地下部发育快于‘烟薯25’,栽苗后80 天‘泰薯14’块根单薯重和单株薯重均显著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块根商品薯率高于‘泰薯14’,‘泰薯14’块根产量高于‘烟薯25’,薯干产量低于‘烟薯25’。‘泰薯14’的干物率、淀粉率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薯2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烟薯25’,食味评分低于‘烟薯25’。茎叶较长的功能期使‘泰薯14’具有更大的高产潜力,而‘烟薯25’的品质及食味优于‘泰薯14’。  相似文献   
3.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的生长动态,采用两品种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方法,对试验品种和对照各个栽培生长时期茎叶、薯块、薯干、干率等17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甘薯品种T/R为1的时间不同,早熟品种T/R值达到1的时间较早,T/R值接近1.5的时间较短,稳定在1左右的时间较长,后期收获时T/R值大于0.5,说明后期迟衰,以保证高产稳产。甘薯生长后期T/R值相对较大,平稳下降,光和面积较大,有利于甘薯干物率的提高,薯干产量和相对较高。甘薯新品种在进行多年种植时,留种过程尽量使用菜苗圃,建立留种田,避免人工强制选择,薯蔓越来越长,延长甘薯新品种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2种淀粉型甘薯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系‘泰薯15’的选育推广,以‘济薯25’为对照,对‘泰薯15’的不同发育时期生物学特性变化及产量、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学特性上,2个品种(系)的蔓长及茎粗在栽苗后40~100天基本呈现持续升高趋势,‘泰薯15’茎粗明显大于‘济薯25’;单株茎叶鲜重及单株叶面积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栽苗后80天达到峰值;单株鲜薯重和单薯重在栽苗后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泰薯15’的单株鲜薯重明显大于‘济薯25’;T/R值在栽苗后持续下降,块根膨大速率在栽苗后80~100天达到最大值。在产量及品质性状上,‘泰薯15’鲜薯产量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济薯25’,其鲜薯产量达到38951.40 kg/hm2,增产幅度为17.76%,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4.07 mg?g-1?DW;2个品种(系)间干率及淀粉含量差异较小,‘泰薯15’干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29.37%,756.07 mg?g-1?DW,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牡丹通常在5月前后开花,但通过人为的创造条件,春节即可催花上市。牡丹春节催花过程是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营造一个使其符合自然生长的环境的过程。因牡丹品种众多,各个品种的生长存在差异,因此牡丹催花方法必然有所不同。花叶的质量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因各地花农的设施条件不同,有些品种要求与环境因子的协调性很高,许多花农在条件与技术上均达不到牡丹催花的要求。虽然牡丹催花的利润很高,但风险很大。如果盲目的进行牡丹催花的生产,不考虑自己的设施条件与技术水平,可能要产生巨大的损失。多年来,我院园林所一直摸索各种牡丹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多品种牡丹试验,对多个品种在催花过程中的表现性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总结了各自的催花技术要领。希望花农能够根据自己的大棚条件进行牡丹催花,选择适当的品种可以使花农以质取胜,提高牡丹的观赏性,从而取得丰厚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和收获时期对微型甘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微型薯产量及薯块商品率,以甘薯‘宁紫2-2’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和收获期对微型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收获期可以显著提高微型薯的产量和商品率。鲜薯产量在9月中旬以前以株距16 cm时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在9月中旬以后,鲜薯产量以株距8 cm时最高。薯块数则随株距的增大而减小。商品率以株距16 cm时表现最好,其次是株距20 cm。试验结果表明,微型薯的最佳株距为16 cm,有助于扩大光合面积、提高群体光合积累,从而提高鲜薯产量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紫薯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加速紫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从而为高产优质鲜食型紫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指导。以‘泰中6号’做母本,开放授粉,育成优质鲜食型紫薯新品种‘泰紫薯1号’,并以‘泰中11’作对照对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泰紫薯1号’在品比试验中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为36867.9 kg/hm2和10911.5 kg/hm2,较对照‘泰中11’分别增产28.4%和27.7%;花青素含量26.21 mg/100 g FW,食味品质总评得分75.5分,明显优于‘泰中11’。‘泰紫薯1号’单株茎叶鲜重及单株叶面积在栽苗后80天达到最大值且明显大于对照品种‘泰中11’,单株鲜薯重在栽苗后40~80天明显小于‘泰中11’,但在80天后明显高于‘泰中11’,块根膨大速率在栽苗后80~100天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泰中11’,商品薯率尤其中薯率明显高于‘泰中11’。综上所述,‘泰紫薯1号’产量较高,商品性好,食味品质优,且具有早中期地上部生长旺盛,晚期块根迅速膨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甘薯品种泰薯1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钾肥处理,设2个水平:K0(不施钾肥)、K1(钾肥施用量为18 g/m2),副区为氮肥处理,设3个水平:N0(不施氮肥)、N1(氮肥施用量为9 g/m2)、N2(氮肥施用量为18 g/m2),研究氮肥、钾肥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0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茎叶生长势增强,块根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降低;在K1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茎叶生长势增强,块根干物质积累、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施钾处理的单薯质量、商品薯率、块根干质量及产量明显提高,且施钾可降低过量施氮造成的茎叶旺长。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钾肥对甘薯的单株块根干质量、单株叶片干质量、总干质量及单薯质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出极显著正交互作用,对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系)为试材,采用RVA仪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的全粉糊化特性、各特征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甘薯全粉RVA谱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加AgNO3甘薯全粉的峰值黏度平均值为484.64RVU,品种间变异系数为58.64%,变幅为68.01~947.50RVU。谷值黏度以徐18最高,为583.00RVU。徐22的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分别为91.67、46.33和9.00RVU。加AgNO3后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显著提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较不加硝酸银各特征值分别增加了1.67、3.94、0.51、4.29和5.29倍。此外,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甘薯品种全粉RVA谱特征值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与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不加硝酸银全粉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崩解值与回复值、终值黏度与回复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