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8篇
  免费   1898篇
  国内免费   2563篇
林业   2427篇
农学   1362篇
基础科学   1377篇
  2826篇
综合类   14234篇
农作物   2316篇
水产渔业   1436篇
畜牧兽医   4698篇
园艺   2168篇
植物保护   1115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1329篇
  2021年   1302篇
  2020年   1165篇
  2019年   1098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1329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1452篇
  2014年   1427篇
  2013年   1807篇
  2012年   2624篇
  2011年   2629篇
  2010年   2528篇
  2009年   2336篇
  2008年   2319篇
  2007年   2100篇
  2006年   1620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技术分析免疫增强剂党参对仿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as)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18.00±2.00) g的仿刺参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投喂海泥、鼠尾藻粉按照1∶1的质量比配制的饵料,试验组饵料中以鼠尾藻粉质量的2%添加党参,连续投喂28 d。结果表明:应用免疫增强剂党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 P<0.05),降低其饵料系数(P<0.05),而且能够显著增加仿刺参肠道内容物中异养菌的数量(P<0.05);序列统计分析显示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细菌优质序列比例显著增加( P<0.05),试验组达97.57%,对照组仅为80.22%;Beta多样性分析反映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微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多样性系数范围在14.91%~15.47%、15.47%~16.21%、14.91%~16.21%;丰度分析显示投喂党参后仿刺参肠道内容物中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丰度提高,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 Firmiaites)丰度降低;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相似性系数为0.97。由此可见,免疫增强剂党参可提高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肠道异养菌数量和优势菌群丰度,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2.
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间的组合效应。试验将豆秸、花生秧和青贮玉米秸分别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比例进行两两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产气量及产气参数、pH、氨态氮、菌体蛋白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各饲料组合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豆秸-花生秧、豆秸-青贮玉米秸、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豆秸-花生秧和豆秸-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时各产气参数最优,花生秧-青贮玉米秸以60∶40时各产气参数为最优;各组合对体外瘤胃液pH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39~64 mg/dL变化;豆秸-花生秧和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随花生秧比例增多而增多,豆秸-青贮玉米秸的菌体蛋白浓度在两者比例为20∶80时最高。以多项组合效应评定指数评定各组合效应,豆秸与花生秧、青贮玉米秸均以20∶80的比例较为适宜,花生秧与青贮玉米秸比例以60∶40时较为适宜,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2只90日龄绵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各组饲粮中蚕沙水平分别为0(对照)、20%(T20)、30%(T30)、40%(T40)。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屠宰。结果表明:1)T20和T30组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高于T40组(P0.05),日均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低于对照组(P0.05),ADFI和F/G显著低于T40组(P0.05)。2)T20和T30组屠宰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显著大于T40组(P0.05);对照组与T20、T30组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T20、T30、T40组的眼肌面积和胴体脂肪含量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3)T20组的心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30和T40组的脾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血清球蛋白(GLO)含量显著小于T40组(P0.05)。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饲粮中添加蚕沙能够增大绵羊ADG,提高屠宰率,降低料重比,蚕沙在饲粮中的适宜比例为20%~30%,最佳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994.
以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Undifilum oxytropis NX-FEL001为供试菌株,研究了培养方式、菌龄、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对U.oxytropis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U.oxytropis菌丝在质量分数为10g/L纤维素酶+10g/L蜗牛酶+1g/L溶壁酶组成的复合酶溶液,35℃恒温,80r/min振荡孵育3h左右,原生质体释放量最高;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22℃培养9d可以再生形成菌落,培养15d其再生率可达8.5%;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再生后其菌落颜色与野生型U.oxytropis不一致,呈现白色;菌丝形态与野生型U.oxytropis相一致,经检测再生后菌丝仍然能够产生苦马豆素。U.oxytropis原生质体的制备,将为进行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操作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开展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绵羊肺腺瘤(OPA)是由绵羊肺腺瘤病毒(OPA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绵羊肺脏肿瘤性疾病,该病对养羊业,特别是种羊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OPAV致瘤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OPAV的转录特异性和囊膜蛋白的致瘤作用和OPAV受体等。这对深入研究OPAV的致瘤机制及确定相应的防控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榆林市某县2010年-2014年期间奶牛结核病和布鲁菌病的发生情况,应用结核病国家检测标准(GB/T18645-2002)-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奶牛结核病,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奶牛布鲁菌病。结果表明,奶牛结核病平均阳性率为0.72%;奶牛布鲁菌病平均阳性率为1.19%,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一致。  相似文献   
997.
以蒙农红豆草为材料,研究了100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Ca2+对红豆草幼苗的生长、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探讨了Ca2+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a2+浓度的增加,与CK相比,红豆草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明显变化趋势,在T3(100mmol/L NaCl+30mmol/L CaCl2)处理下,红豆草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2.3%,60.0%和9.7%,差异显著(P0.05);T3、T4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CK(P0.05),其他处理与CK无明显差异;T3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CK(P0.05),其他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混播草地牧草为材料,按照90%苜蓿+10%鸭茅、70%苜蓿+30%鸭茅、50%苜蓿+50%鸭茅的比例进行青贮,通过分析对比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感官青贮效果等,以期优化最佳混合青贮的豆∶禾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和鸭茅混合青贮后,气味、质地、色泽感官评定均为优良,且pH呈下降趋势,青贮效果优于苜蓿和鸭茅的单独青贮。混合青贮降低了苜蓿青贮中氨态氮含量的36.4%,鸭茅青贮中乙酸、丙酸的含量明显下降;提高了苜蓿青贮中乳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丁酸的产生,苜蓿+鸭茅饲草混贮比例为7∶3和5∶5处理结果未检测出丁酸。3个混合青贮组合的粗蛋白含量高出鸭茅单贮31.9%,酸性洗涤纤维低于鸭茅青贮12.6%。在青贮发酵过程中,苜蓿+鸭茅以7∶3比例混合青贮,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999.
为建立鸡活体可测球虫病抗性综合评估模型,探索鸡球虫病抗性选育新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根据国内外文献选择15个球虫抗性评价指标,通过比较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抗性指标的差异,进一步筛选活体可测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各主成分和综合主成分与所有抗性指标的相关分析,筛选最优抗性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筛选。在所选的14个活体可测抗性指标中,有6个指标在感染和非感染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他们分别是感染后第3—5天体增重、感染后第8天血浆中CAT、GSH-Px、MDA、SOD和IFN-γ的浓度;主成分分析建立了6个单主成分和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综合主成分的抗性评估模型,各抗性评估模型计算的综合选择指数与15个抗性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模型和7个抗性指标相关极显著(P0.01),2个相关显著(P0.05),特别是与盲肠病变记分相关极显著(P0.01),其余6个主成分评估模型只与15个抗性指标中的2~3个相关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且与盲肠病变记分相关均不显著(P0.05);经检验第一主成分模型选择指数值的分布为正偏态分布,排序后其大小与盲肠病变表现一致。因此,第一主成分模型fi1=-0.64Zxi1+0.31Zxi2+0.80Zxi3-0.05Zxi4-0.08Zxi5+0.59Zxi6可以作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抗性选择的最佳综合选择指数用于鸡的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000.
乳清粉是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对其进行抗生素检测是原料验收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针对8个批次乳清粉原料,采用4种不同的抗生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抗生素检测,包括国标法1、国标法2、利普斯50抗生素检测试剂盒法、Charm MRL酶联免疫试剂盒法。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国标法1和酶联免疫试剂盒法获得了相同的结果,8个样品均为抗生素阴性。而国标法2及依据此法开发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利普斯50检测则分别显示全阳性和部分阳性的矛盾结果。从上述结果可见,依据国标法2通过嗜热芽孢杆菌检测乳清粉产品抗生素,其结果稳定性欠佳,影响其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