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采用PCR技术从pGEM-pCD8α重组质粒中克隆了pCD8α胞外区去信号肽基因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CD8α-ED,在不同IPTG浓度和时间下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SDS-PAGE表达出约25ku的融合蛋白,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0.5mmoL·L-1,诱导6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25ku左右出现杂交条带,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被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识别,说明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32.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的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了猪MyD88基因(pMyD88)。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pMyD88基因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分子质量33.28 ku,A+T=41.38%,G+C=58.62%。DNA Star软件分析发现,与GenBank上登载的猪AB292176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和100%,与其他物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0%以上,说明MyD88基因在各物种间相对保守,在遗传系统发生上亲缘关系密切。对猪MyD88蛋白分子的结构预测发现,α-螺旋占41.3%,伸展结构占14.33%,无规则卷曲占44.37%;存在N端的死亡区和C端的Toll区两个结构域,表明MyD88是Toll受体的关键接头分子。  相似文献   
133.
猪CD8β分子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免疫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猪CD8β(pCD8β)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条件以及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28a-pCD8β重组菌诱导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4 ku,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相符.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纯化产物经免疫印迹分析和ELISA检测证实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SDS-PAGE后的目的胶带以直接研磨法和电洗脱纯化法加佐剂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ELISA检测抗原免疫效价均大于1∶6 400,说明本试验对pET-28a-pCD8β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以制备CD8β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克隆猪囊尾蚴AgB基因并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 RT-PCR法分别扩增AgB基因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法(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具有35个相同碱基的上下半段扩增为全长基因,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将酶切、PCR、测序鉴定的阳性质粒经脂质体转染 BHK-21细胞。通过SDS-PAGE、Western-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B抗原的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的不同片段大小分别与预期的相同。重组表达载体转染BHK细胞后有荧光出现。表达的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通过重叠延伸PCR法成功扩增了AgB基因全长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在BHK-21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35.
猪IFN-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IFN-γ具有强烈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作为生物药荆和疫苗佐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猪PBMC刺激诱导,提取总RNA,然后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猪IFN-γ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序列与NCBI GenBank上登载的猪IFN-γ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该基因的成功克隆为IFN-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疯牛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介由朊病毒即传染性蛋白颗粒(Prion)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和防制学等方面,较为详细地综述该病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控制流行所采取的措施。同时本文重点从病原学入手,阐述疯牛病病原的结构、组成成分、复制机理、生化特性、致病特性以及与其它寻常病毒和微生物的本质区别。该文进一步提醒我国政府及专业预防机构,虽然我国尚未发现疯牛病病例,但潜在发生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应引起我国人-兽医预防机构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7.
用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pGEX-4T-IL-4转染E.coli,在最适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38 ku的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5%,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及初步纯化后再结合饱和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柱进一步纯化,所得蛋白的纯度约在90%以上。在体外利用MTT法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为获得猪IL-4重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应用PCR技术,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子孢子cDNA表达文库中扩增得到鸡E.tenella杨凌株(YL)子孢子表面抗原3-1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E.tenella YL 3-1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513个碱基,编码170个氨基酸,与报道的E.tenella甘肃株(GS)3-1E基因相似性为99.8%,两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4%;而与文献报道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美国株(US)3-1E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8.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8%。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软件对3-1E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为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将3-1E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pGEX-3-1E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成功地表达出了分子量为44.7 ku的融合蛋白。该研究为球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猪IFN-γ和IL-4重组质粒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猪IFN-γ和IL-4对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用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的重组质粒与口蹄疫双价疫苗配伍免疫小鼠,检测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重组质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其中pcDNA3.1/IFN-γ提高亚洲Ⅰ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较pcDNA3.1/IL-4的显著(P〈0.01),而pcDNA3.1/IL-4提高O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显著高于pcDNA3.1/IFN-γ(P〈0.01),pcDNA3.1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佐剂效应;免疫后不同时间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第21天与第7、45天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0.
将猪白介素4(Porcine interleukin4,PIL-4)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PIL-4,利用脂质体法转染CHO-K1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察、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CHO细胞转录表达目的分子的情况,通过MTT法检测所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将重组质粒转染CHO-K1细胞中24、48 h后的均观察到绿色荧光;经G418筛选14~20 d后转染的细胞形成了阳性细胞集落,用RT-PCR扩增出约33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经Western-blot检测到约为39 000的特异蛋白分子条带,并证明在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中表达了高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