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近年来,由于有关管理程序和法规还不够完善,在提高饲料工业产品产量的同时,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养殖业的生产,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们食品的健康。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型饲料厂要把好配合饲料产品质量关应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90头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均衡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3组母猪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其中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预饲5d后开始试验,在猪群第1个个体出现发情后的1个月结束试验,试验期68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背膘厚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情日龄以组1最小,但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率组1和组2比组3均提高10百分点,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葡萄糖(GLU)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tin)、促黄体素(LH)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3(P<0.05),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血清胰岛素(INS)、雌二醇(E2)和促卵泡素(FSH)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增加EE、NDF水平,会影响血清中代谢激素IGF-Ⅰ、Leptin和生殖激素GnRH、LH的分泌,不利于初情期启动。  相似文献   
33.
分别将姬松茸发酵液按13%、25%、37%质量比与鼠料混匀、制粒后饲喂小鼠,测定其脏器指数、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等指标,探讨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脏器指数、小肠长度及重量呈上升趋势(P〉0.05);高剂量组小肠绒毛长度提高22.51%(P〈0.05),中剂量组固有膜厚度降低7.06%(P〈0.05);高、低剂量组的小鼠血清D-木糖浓度分别提高15%和13.78%(P〈0.05);各剂量组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5-6周龄小鼠日粮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可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4.
对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①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②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③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营养成分接近野生大黄鱼(P>0.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5.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姬松茸发酵液按13%、25%、37%质量比与鼠料混匀、制粒后饲喂小鼠,测定其脏器指数、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等指标,探讨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脏器指数、小肠长度及重量呈上升趋势(P>0.05);高剂量组小肠绒毛长度提高22.51%(P<0.05),中剂量组固有膜厚度降低7.06%(P<0.05);高、低剂量组的小鼠血清D-木糖浓度分别提高15%和13.78%(P<0.05);各剂量组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5-6周龄小鼠日粮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可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6.
37.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17.47%、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2~5组为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50d。结果:(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46%、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尿氮、粪氮排出量显著降低。(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3.49%、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产性能无影响,尿氮、粪氮及总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影响猪的生长。结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保持0.80%不变,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影响,氮排泄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8.
以发酵产生5-氨基乙酰丙酸(ALA)为目标,从自然界进行菌株的随机筛选,结果得到4株可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细菌LA-2、LA-4、LA-7、LA-10。摇瓶发酵LA-10产量最高,达6.88mg.L-1。在常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基础上,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LA-10鉴定为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命名为科氏葡萄球菌LA-10。  相似文献   
39.
40.
优质鸡肉质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优质鸡胸肌和腿肌肌肉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肉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IM F与pH1、pH2、肌纤维密度呈正相关,而与烹饪损失、肌肉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肌肉pH与烹饪损失、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而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烹饪损失、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而与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肌肉烹饪损失、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而与肌纤维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另外,主成分分析表明,胸肌肉质性状可以用4个主成分因子表示,腿肌肉质性状可以用2个主成分因子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