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体重为(18.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栏)6头猪.对照组日粮配制参照美国NRC(1998)猪饲养标准和当前福建省规模养猪常用的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为18.59%,表观可消化赖氨酸(Lys)为0.85%.试验Ⅰ、Ⅱ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粗蛋白浓度下调为16.96%和15.53%,相应补充合成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各处理日粮赖氨酸浓度相同.结果表明,Ⅰ组、Ⅱ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3%和2.59%(P>0.05),料重比Ⅰ组比对照组增加3.54%(P>0.05),Ⅱ组比对照组降低1.18%(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分别降低10.43%(P<0.05)和26.78%(P<0.01),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各处理间相近(P>0.05);随日粮蛋白质浓度的降低(1.5和3.0个百分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高温高效分解茶渣的菌株。利用高温特殊生境分离方法,从废弃茶渣中分离到有分解茶渣作用的5株菌,其中Fb菌株产生的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活力均最高。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生长特性等研究,并克隆Fb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Fb属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可耐受55℃的高温。最适生长条件为:装液量30 mL、摇床转速分120 r/min、培养温度42~45℃、初始pH 5.0~7.0、培养时间16 h、盐度1.0%~6.0%。本研究首次在茶渣中分离筛选出贝莱斯芽抱杆菌,为茶渣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体色、背部肌肉肉质性状(pH值、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1、大围网养殖大黄鱼的体色与野生大黄鱼接近(P>0.05),显著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2、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05).3、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4、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肉质性状接近野生大黄鱼(P>0.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发现卡那链霉菌能自发释放噬菌体,从而确认了卡那链霉菌LA-7等菌株是一株溶源菌,对自身产生的噬菌体具有免疫性。这种噬菌体与外源噬菌体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加深认识卡那链霉菌特性,并对卡那霉素发酵生产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19.00±1.50)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4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78%(1组)、0.83%(2组)、0.88%(3组)、0.93%(4组);40~7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68%(1组)、0.73%(2组)、0.78%(3组)、0.83%(4组),并通过添加4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DLys、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色氨酸的比值(100∶60∶65∶18)一致。结果表明,20~40 kg阶段,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569.69 g)达到最大,料重比(2.24)最低;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显著高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血清游离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40~70 kg阶段,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787.43 g)达到最大,料重比(2.55)最低;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试验3组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20~4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83%,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61 g/MJ,40~7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0.90%组和0.95%组仔猪窝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但0.90%组和0.95%组间、1.00%组和1.05%组间不显著(P>0.05);0.90%组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和断奶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低于1.00%和1.05%组(P<0.05).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条件下,泌乳母猪赖氨酸适宜摄入量为50.05 g/d,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5%,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低磷和低微量元素饲粮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NSP酶)和氨基酸微量元素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排泄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组,1组为对照组(蛋白质水平16%),2~5组蛋白质水平为13%,加植酸酶,其中:2组适宜降低铁锌铜水平;3组添加有机微量元素;4、5组分别添加120、240mg/kg NSP酶。试验期46d。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4、5组比1组料重比分别降低1.78%(P0.05)和1.42%(P0.05);与1组相比,2、3、4、5组粪N含量分别降低21.85%、19.87%、23.51%和24.83%,差异均显著(P0.05),粪P含量分别降低40.55%、41.47%、39.17%和41.94%,差异均极显著(P0.01),粪Cu含量分别降低61.83%、60.68%、65.03%和62.20%,差异均极显著(P0.01),粪Fe含量分别降低33.95%、33.64%、34.93%和34.71%,差异均显著(P0.05),粪Zn含量分别降低39.50%、40.11%、42.43%和40.48%,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降低肥育猪饲粮蛋白质水平3个百分点、总磷水平0.1个百分点和铜铁锌适量水平并添加植酸酶可显著减少粪氮、铁和锌含量,极显著减少粪磷、铜含量,对生长性能无影响;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量替代相应的无机盐及添加NSP酶均未影响粪中相关养分的含量;添加NSP酶对料重比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低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溶液中低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填补了低浓度ALA的HPLC法检测的空白。使用Agilent SB-C18型色谱柱(250 mm×4.6 mm i.d.,5 μm),以50 mM甲醇-醋酸钠缓冲溶液(pH 4.0)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254 nm波长下检测10 min。在此条件下,5-氨基乙酰丙酸在浓度为1~10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在0.9999以上。发酵液产物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101.7%。将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比,符合较好。测试数据表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对于低浓度的ALA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5-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铁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动物饲养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铁元素营养的重要性逐渐提高,铁代谢调控成为近年来关注点之一。本研究对动物生产中的铁营养现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铁代谢调控的机理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ALA的合成是动物体内生成血红素的限速反应。日粮补充ALA能增加血红素合成量,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利用效率。这为动物铁代谢调控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0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3个组饲粮能量组成分别为: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结果】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日增重(ADG)呈下降趋势(P0.1),料重比(F/G)呈上升趋势(P0.1)。组1和组2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呈现增加趋势(P0.1),血清葡萄糖(GLU)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INS)浓度呈现下降趋势(P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tin)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组2与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提高EE和NDF用量,会降低后备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激素分泌,影响后备母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