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127篇
  206篇
综合类   1063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509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针对广西粉蕉生产中品种单一、易感染1号生理小种(FOC1)引起的镰刀菌枯萎病问题,开展中粉1号粉蕉引种试验,为广西粉蕉生产提供耐病后备品种。【方法】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植地、南宁市坛洛镇(枯萎病疫区)引种中粉1号粉蕉,钦州试验点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坛洛镇试验点采用沟渠灌溉和沟穴施有机肥两种不同的水肥管理模式,研究两种栽培模式下中粉1号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对枯萎病的耐病性,以当地粉蕉品种为对照。【结果】钦州试验点、坛洛镇试验点的中粉1号农艺性状和对照粉蕉差异不大;钦州试验点中粉1号产量为41695.5kg/ha,比对照高32.9%;坛洛试验点中粉1号产量为26977.5kg/ha,比对照高15.2%;在新植地和枯萎病疫区,中粉1号枯萎病发病率仅4.49%和7.60%,对照粉蕉发病率分别高达29.00%和38.60%。【结论】中粉1号在广西试种表现良好,适应性强,镰刀菌枯萎病对1号生理小种的耐病性强于本地粉蕉,可在广西香蕉产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研究测定了西宁地区木藤蓼(Fallopia aubertii(L.Henry) Holub)、萱草(Hemerocallis fulva(L.)L.)、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5种常见草本植物中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水分等的变化和部分生理指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植物的组成和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取占总方差85.73%的两个主因子并做出解释.结果表明:影响耐盐碱主要生理指标为脯氨酸、丙二醛、电导率(0.6% NaCl)、可溶性糖、水分;耐盐碱程度:一串红>蒲公英>萱草>木藤蓼>芍药.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黄精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频率40 kHz、料液比为1 g∶32mL、微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为80 s;此时黄精多糖提取率实际值为11.19%.  相似文献   
994.
现在很多的种鸡场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自制孵化机进行孵化,南大港天元种鸡场自制了6台孵化机,每台可容纳种蛋8000枚,孵化率达到了92%以上。但因其自制孵化机在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自动化控制能力差,所以在孵化机的设计上要更加谨慎合理,管理上要更加规范到位,在日常操作中更要轻、稳、快,采用自制孵化机提高种蛋的孵化率要掌握以下几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白三叶对肉兔肠黏膜形态、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2)日龄新西兰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白三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20%、30%、40%白三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盲肠隐窝深度(P<0.05),以20%白三叶组的空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最大,但对盲肠黏膜厚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P<0.05),以40%白三叶组的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但是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白三叶添加量的增加,盲肠pH、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丁酸)显著上升(P<0.05),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白三叶对盲肠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盲肠重和盲肠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白三叶能够影响肉兔的肠黏膜形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发酵。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以2011年新疆自治区大学生武术竞赛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对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新疆37所普通高校中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竞技武术水平较为突出,其次是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昌吉学院和教育学院竞技武术训练发展较为普及和重视。分析认为,影响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发展水平的因素有高校武术运动员选材机制和培养模式、高校体育竞技武术管理模式、武术文化底蕴和校园武术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微/纳米气泡水中的氧环境对叶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白菜和生莱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充氧微/纳米气泡水与普通纯净水对叶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经溶解氧浓度为45 mg/L的充氧微/纳米气泡纯净水处理的叶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均比普通纯净水处理的种子有显著提高,其中发芽速率小白菜提高14%,生菜提高44%;发芽势小白菜提高250%,生菜提高62%;活力指数小白菜提高130%,生菜提高135%.充氧微/纳米气泡提高了水中溶解氧的利用效率,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缩短叶菜发芽周期和提高发芽品质.  相似文献   
998.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氮肥施用状况、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在苏南常熟市和宜兴市开展了稻麦农田的氮肥施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常熟2006年稻季平均施氮量为N 329 kg/hm2,2011年则降低为N 264 kg/hm2;麦季变化不大,相应分别为N 216 kg/hm2和N 230 kg/hm2。2011年宜兴市稻麦季平均施氮量分别为N 326 kg/hm2和N 300 kg/hm2,高于常熟。通过农户种田面积调查分析,近5年来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是驱动常熟市施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宜兴市较高的施氮水平与该市仍以散户分散经营种植有关。氮肥品种结构调查表明,该区氮肥施用呈现"以尿素为主导、高浓度复混肥施用比例增加、碳酸氢铵逐步减少、有机肥基本弃用"的格局。基于目前氮肥施用量和结构的变化,从科学和政策两个层面提出了逐步改变当前太湖流域稻麦农田传统粗放种植模式和施氮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抗感稻曲病水稻品种的生殖期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生殖期性状的关系,选用6个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农香21’、‘福丰优2号’、‘泸优313’、‘福两优366’、‘花2号3301’和‘浦江6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分别测定了供试水稻品种生殖期的一些性状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感性与水稻叶耳间距、孕穗期、抽穗期和防御酶(POD和SOD)活性无必然的联系,但与每穗谷粒数和穗型有一定关系。其中,抗病品种‘泸优313’的每穗谷粒数最少,为113.00粒,感病品种‘花2号3301’的每穗谷粒数最多,为242.67粒,此外,抗病品种的穗型较为松散,而感病品种的穗型较为密集。由此推测,水稻每穗谷粒数及其穗型有可能作为筛选抗病品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明确广西桑树赤锈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类型、致病性和品种资源的抗性水平,为桑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采用涂抹接种方法对4个鉴别品种及7个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人工接种桑赤锈病病菌,调查各材料的发病程度及致病反应.[结果]采集于广西不同地域的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均能侵染4个鉴别品种和7个广西品种资源材料.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同一桑树品种及同一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对赤锈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伦教40发病较轻.[结论]广西不同地域桑赤锈病病原菌均属湿润型生理小种;伦教40对赤锈病的抗性较好,可作为中抗赤锈病品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