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试验采集新疆细毛羊皮肤组织,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KAP6.1基因,并通过DNA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重组于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pEGFP-C2-KAP6.1重组质粒,并进行PCR、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新疆细毛羊的pEGFP-C2-KAP6.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与毛品质的关系,以及培育超细羊毛等经济性生物学性状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成年盘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和掌握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只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家养绵羊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盘羊的淋巴细胞比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谷丙转氨酶、钙、钾、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淋巴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SD、血小板分布宽度、血糖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中间细胞、中间细胞比率、直接胆红素、氯的含量显著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红素的含量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的测定结果反映了盘羊的生理机能特性,初步建立了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加强盘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及杂交繁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新型抗菌药物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尤其在药代动力学上,这类药物能进入吞噬细胞内,杀死吞噬细胞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能过血乳屏障,进主乳腺,这在乳房炎的治疗上明显优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经临床试验,这类药物能显著提高奶牛乳房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4.
断奶羔羊10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每天每千克体质量饲喂10-15mg碘化酪蛋白,每月称体质量,采血测其T3和T4,试验3个月扑杀参试羊取甲状腺称体质量观病变。结果3个月试验组平均增体质量比对照组高2.7kg;T3低于、T4高于、T3/T4比值低于对照组,两组甲状腺均无病变。  相似文献   
25.
26.
2018年以来,某进口品种肉种鸡发生疑似禽白血病病例,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为确定该次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辽宁、山东等地发病鸡场采集55份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料样品肝脏和脾脏均有髓细胞样肿瘤细胞增生。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显示,55份病料样品中ALV阳性样品12份(21.8%),MDV阳性样品1份(1.82%),REV均为阴性。将12份ALV阳性病料样品经处理后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有8份ALV群特异性抗原阳性。ALV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8个分离株均为J亚群ALV(ALV-J),测序结果显示,8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100%,与A、B、C、D、E亚群ALV的同源性仅为56.5%~58.8%,与ALV-J的同源性为90.7%~96.6%,进一步表明所有分离株均为ALV-J。上述结果表明,引起该次进口白羽父母代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的病原主要以ALV-J为主,该研究结果为疫情的溯源和有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引起我国部分地区进口白羽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疫情的病毒来源及其变异趋势,本研究对从进口白羽肉种鸡分离的8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8株ALV-Jgp85氨基酸遗传演化分析显示,其与ALV-J肉鸡分离株(包括ALV-J原型病毒株HPRS-103、美国肉鸡ALV-J分离株、国内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2.5%,而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同源性较高,为93.5%~95.1%,处于同一分支。8株ALV-J的3'非编码区(3'UTR)在rTM区缺失203bp,DR-1区缺失7bp,E元件位置缺失125bp,仅保留了22个碱基,这一缺失特征与GD14J2一致。8株ALV-J的3'LTRU3区序列与ALV-J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1.5%,而与GD14J2病毒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4.3%~96.3%。序列分析发现U3区存在连续11bp缺失和164位碱基突变(C/T),该突变形成2个新的转录调控元件AIBREP1、AIBREP2。综合gp85、3'UTR和U3区序列特征,推测引起本次进口白羽肉种鸡禽白血病的ALV-J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为同一来源。但本次分离到的ALV-J病毒株也有新的变异趋势,这些变异是否与ALV-J致病性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ALV-J有效防控和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将6只巴什拜羊分为A组,18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D组,对实验羊人工感染MO后第5 d,C组气管注射巴什拜羊重组SPLUNC1蛋白、D组气管注射盘羊杂交羊重组SPLUNC1蛋白,每天150μg/只;A、B组每天气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羊血清中MO抗体水平以及IL-8、IL-12、IL-1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前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阴性,感染后第14 d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阳性;IL-8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21 d,A、C、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IL-12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A、C和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第21 d时,A、C和D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IL-13水平在感染后第5 d,A组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在第7 d~21 d,A、C、D组显著和极显著低于B组(p0.05;p0.01;p0.01)。实验数据表明重组SPLUNC1蛋白对盘羊杂交羊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9.
笔者于1997年春,遇见4例奶牛饲喂马铃薯中毒发病,后经综合诊断和马铃薯毒素定性检验,确诊为马铃薯中毒并全部治愈。现就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1997年5月5日乌兰乌苏镇马某饲养的怀孕奶牛,上午喂了马铃薯的芽和薯皮1.0kg左右,4h后发病。据报...  相似文献   
30.
仔鹿白肌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鹿白肌病的防制周自动赛务加甫孙延鸣(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动科系,新疆832003)白云祥(新疆玛纳斯县兽医站,832200)柯建军(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乡兽医站,832200)新疆为贫硒地区,我们在羔羊、仔猪、犊牛、雏鸡中经常发现白肌病,近来又在石河子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