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延长常熟叫花鸡保质期的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熟叫花鸡保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腌制工序中添加香料和防腐剂、以及荷叶处理对叫花鸡保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腌制时添加香料对叫花鸡的储藏没有明显作用,添加防腐剂和对荷叶进行灭菌处理可以显著抑制叫花鸡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经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的结果为腌制时添加0.2%乳酸钠和0.45%双乙酸钠浸泡,并将荷叶121 ℃灭菌12 min,可以得到最佳的保鲜结果.  相似文献   
42.
对影响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壳聚糖浓度、硬化用氯化钙浓度、成膜用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最佳浓度条件是:壳聚糖浓度0.30%,硬化用氯化钙浓度6.00%,成膜用氯化钙浓度6.00%,海藻酸钠浓度0.90%。此条件下得到的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为3.316 N。影响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海藻酸钠浓度。  相似文献   
43.
为得到纯度较高的黑莓花色苷,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吸附纯化效果,研究了AB-8型大孔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动态吸附及洗脱曲线。试验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黑莓花色苷具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能力,是纯化黑莓花色苷的最佳树脂类型;在25℃条件下,AB-8型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 h,解吸平衡时间为3 h;解吸时宜选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最佳的分离条件为:上样速率为1.6 ml/min,上样体积1 100 ml粗提液,3倍柱床体积的75%乙醇以1.0 ml/min洗脱速率洗脱,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得率为1.22%,花色苷回收率75.45%,纯度86.50%。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外源硒(Na2SeO3)处理条件下发芽大豆总硒、有机硒含量以及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评价发芽大豆蛋白质营养。试验设置5个Na2SeO3浓度处理[0μg/ml(CK2)、9μg/ml、12μg/ml、15μg/ml、18μg/ml),以不发芽大豆为对照(CK1),培养3 d测定发芽大豆的各...  相似文献   
45.
以黑莓鲜果为原料,采用两段酶解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黑莓清汁生产过程中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的黑莓浆中加入果浆酶,明显提高黑莓出汁率,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果浆酶的添加量0.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 h;在第2阶段的黑莓汁中加入果胶复合酶,明显提高黑莓清汁的透光度,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05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2 h。  相似文献   
46.
挤压膨化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min条件下处理甘薯渣,物料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64%,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7.
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采集酸马奶样品,对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性质试验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出的86株乳酸菌中,54株菌被确定为乳杆菌属,32株菌被确定为乳球菌属.利用16S rRNA序列同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具有不同生理生化特性的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FM1-6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FM8-3与Lactococcus lactis、FM10-3与Lactobacillus casei的同源性达到100%, FM2-4 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1-2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同源性达到99%.  相似文献   
4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 同时检测水蜜桃中水溶性有机酸和维生素含量.样品经纯水超声波提取、离心和膜过滤,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 液相色谱柱分离,以0.5 mmol·L-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同时以210 nm波长检测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254 nm波长检测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70 nm波长检测维生索B2.结果显示:待测成分在8 min内达到良好的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广,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的检出限为0.5μg·mL-1,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的检出限为0.1μg·mL-1,维牛素B2的检出限为0.05 μg·mL-1.方法的加标同收率为97.0%~102.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3~0.999 9,精确度平均偏差0.33%~1.97%.该方法适用于水蜜桃样品中多种水溶性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9.
为提高大肠杆菌异源表达β-葡萄糖苷酶的底物可及性,本研究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细胞,使用信号肽OprI、OsmY、PelB、OmpA将纳豆芽孢杆菌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H锚定到大肠杆菌BL21(DE3)外膜和周质上.然后使用启动子T7、Trc、LacUV5诱导表达Ⅱ型分泌途径的SecB伴侣蛋白,进而实现...  相似文献   
50.
混料设计在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求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中各组分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了发酵剂中5种菌种的不同组合对发酵奶风味成分的影响,建立各菌种在混合发酵剂中配比与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结果】分析得出乳酸的最大预测值为8.16 g•L-1;丁二酮的最大预测值为77.23 mg•L-1;乙醇的最大预测值为4 259 mg•L-1;二氧化碳的最大预测值为2.12 g•L-1。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的最优组合为乳酸乳球菌(27%)、明串珠菌(37%)、开菲尔乳杆菌(11%)、干酪乳杆菌(10%)、克鲁维酵母(15%)。【结论】混料设计和调优软件可用于混合发酵剂中多组分和多目标参数优化,获得最优的发酵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