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外语虽然属于外来语言,但是与汉语也存在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茶文化还是孝文化抑或是儒家文化都能以外语为媒介向外传播。本文分别论述了中国"茶"与"茶文化"后,又分析了外语教学对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外语教学在中国"茶"与"茶文化"传播中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2.
大豆油脂的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合成酶基因是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如今国内大豆油脂的需求量日渐提高,如何增加大豆油脂的产量将成为油料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大豆油脂、油脂合成途径以及GPAT基因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GPAT基因在油脂合成途径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筛选可稳定遗传且高效表达的转基因高油脂大豆优良品系奠定基础,对大豆油脂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α-烯醇化酶的功能,根据GenBank中猪附红细胞体α-烯醇化酶基因的DNA序列设计引物,以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此序列编码39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登录的α-烯醇化酶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氨基酸同源性为100%。蛋白质的分子理论值为42.4 ku,理论等电点为6.62。α-烯醇化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有6个抗原表位区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与牛支原体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犬支原体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OxaA 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xaA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抗原表位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了1561 bp的目的片段;经测序OxaA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KI_3806(NC_015153)基因组序列相比,存在21处同义突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00%;Oxa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9.98,偏碱性;OxaA蛋白存在多个信号肽可能位点和5个跨膜区域;OxaA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不规则卷曲、延伸链为主要构件;SWISS数据库中并未找到与OxaA蛋白结构高度相似的蛋白,应用CPHmodels模拟出OxaA蛋白的三级结构;OxaA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可能存在于20~24位、28~40位、45~53位、142~150位、260~ 263位氨基酸处.本研究为Oxa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合成肽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金虫虫粉对动物肠道健康及局部炎症的影响,选取昆明小鼠28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5%,10%,20%黄金虫虫粉,饲喂2周后,灌胃0.05 mL/g的1×108CFU/mL的沙门菌菌液建立腹泻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肠道不同部位炎性因子及抗菌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灌胃细菌后,饲喂不同比例黄金虫虫粉小鼠的空肠、回肠、结肠内的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抗炎因子IL-4、IL-10和IL-13表达量明显升高,鼠源抗菌肽Ang-4、Cryptdin-1、Cryptdin-5、Lyz2、Crs1c和Reg3r表达量明显升高;这表明黄金虫虫粉作为饲料添加物,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在沙门菌侵害肠道时,能增加肠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以及提高机体抵御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DBP(0,5,10,20,30,50,100mg/kg)和Cd(5mg/kg)复合污染对油菜抗氧化酶系统(SOD、CAT、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BP浓度的升高,油菜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DBP浓度为5,10mg/kg时,SOD和CAT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受到的毒害作用;当DBP浓度为50,100mg/kg时,SOD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均显著降低,说明高浓度的DBP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油菜受到的毒害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升高,油菜MDA含量也逐渐升高,并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说明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稻虾种养模式冬春季节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本研究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切入点,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对照, CK)、秸秆还田C/N为35(S)、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25(SN1)、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15(SN2)以及单施氮肥处理(N1)。探讨秸秆还田不同C/N对冬春季稻虾田养殖水体、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K处理后期的水体总磷含量最低,各处理水体总氮含量在还田前期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处理水体铵态氮含量低于克氏原螯虾安全耐受限度。2)秸秆还田后,SN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土壤硝态氮含量较还田前增加240%;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SN2处理组容重最低。3)N1和SN2处理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其中SN2处理组酶活性最高。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 SN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 N1处理前期表现出较高酶活性,后期开始降低。综上,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15在稻虾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8.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的种植。本文将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S基因变异情况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对采自不同牛场的新生犊牛腹泻(CD)和成年牛冬痢(WD)腹泻样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扩增S全基因和S1基因。将S1基因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CD与WD分离株S基因核苷酸为98.4%,CD和W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BCoV-ENT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4%和98.5%,C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SUN5株的同源性最低,为97.5%,WD分离株与FRA/EPI/Caen/2003/13同源性最低,为97.3%。通过比对可知,分离株与已知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疫苗候选毒株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同时构建了pET-32a-S1表达载体,在0.2mmol/L IPTG诱导5h时,重组菌能在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产生大量的S1融合蛋白,获得约58ku表达产物。本试验成功表达了S1蛋白,并对BCoV进行了核苷酸进化分析,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鉴定和体外增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离鉴定猪圆环病毒2型(PCV2)毒株并研究其体外增殖特性,本研究采用PCR法分别对从山东、山西、北京和河北收集的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病猪的病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PCV2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PCV阴性的PK15A细胞连续传代进行病毒分离,观察每代细胞是否有病变,采用PCR、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第3代培养物进行鉴定,对各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将PCV2各分离株连续传20代,对其体外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到5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别命名为DBN-SD02、DBN-SX07 DBN-BJ08、DBN-HB12和DBN-HB13株,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660967、FJ660968、FJ660969、FJ660970和FJ660971。各分离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 bp,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DBN BJ-08属于PCV2a基因型外,其余均属于PCV2b基因型,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9.7%,体外增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感染滴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