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74篇
  免费   2015篇
  国内免费   2547篇
林业   1893篇
农学   1465篇
基础科学   1366篇
  2708篇
综合类   14425篇
农作物   2050篇
水产渔业   1176篇
畜牧兽医   4571篇
园艺   2070篇
植物保护   1212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1248篇
  2021年   1297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056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1343篇
  2016年   904篇
  2015年   1379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1842篇
  2012年   2558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396篇
  2009年   2018篇
  2008年   2177篇
  2007年   1967篇
  2006年   1611篇
  2005年   1345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关中黑猪是陕西省培育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繁殖力高、耐粗饲和肉质好等特点。由于国外瘦肉型猪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关中黑猪的市场环境日益下降,使得许多优良性状发生分离变化。本研究选取5种常用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剂,对关中黑猪精液保存最适宜温度及抗生素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黑猪种公猪鲜精活力为0.85,畸形率16%,pH7.3,精子密度2.36亿/mL,平均采精量250mL,色泽为乳白色。在不同的稀释剂中,保存效果最好的是Ⅲ号稀释剂,可保存5d,活力为0.5,Ⅰ号稀释剂效果次之,Ⅱ号稀释液略好于Ⅳ、Ⅴ号稀释液。在短时间内(≦2d),Ⅰ号稀释剂与Ⅲ号稀释剂保存效果无明显差异,而Ⅰ号稀释剂成本更低,更适用于生产实践中关中黑猪精液短期保存。此外,添加青霉素、庆大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的混合液后保存效果没有差异。因此,关中黑猪精常温保存的最佳温度是15~20℃,本研究为关中黑猪人工授精技术及提高育种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2.
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TT法结合细胞病变方法测定黄芩苷、穿心莲内酯、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苦马豆素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进一步检测黄芩苷对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苷对TGEV的生物合成、吸附保护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58.23%、88.12%和100.00%;Real-time PCR检测黄芩苷3种给药方式均能在转录水平显著降低TGEV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黄芩苷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53.
野生狐和貉狂犬病流行于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是当地牛、羊和骆驼等家畜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尚无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前提下,对家畜进行狂犬病灭活疫苗接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利用国产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对牛进行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价。以不同剂量疫苗肌内注射免疫成年牛350头,通过比较免疫后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和持续期,确定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在牛的最佳免疫剂量为1次性注射2剂量疫苗,免疫持续期为1年。结果表明,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免疫牛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适用于牛等大型动物的狂犬病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95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 kg左右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基础饲粮(每千克含黄霉素5 mg),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和20%的无抗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食糜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肠道每克黏膜的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空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95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攻毒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现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疫苗毒株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以RTPCR进行PEDV CV777疫苗株、JS12流行株S基因克隆测序,进行PEDV S基因核酸序列分析与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别以转瓶工艺与细胞悬浮培养工艺培养Vero E6细胞,制备PEDV CV777株转瓶灭活苗与悬浮灭活苗。分别以PEDV转瓶灭活苗、悬浮灭活苗、PEDV流行株组织灭活苗(JS12株)产前30d免疫经产母猪;母猪产仔后14d进行仔猪攻毒保护试验。核酸序列分析显示,PEDV CV777株S基因与流行毒株的相似性在96.4%~99.7%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6.7%~99.5%之间。转瓶工艺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7.0 TCID50/mL,悬浮培养制备PEDV抗原效价为108.5 TCID50/mL。攻毒保护试验显示,悬浮灭活苗免疫母猪后,仔猪有2/10发病,保护率为8/10,转瓶灭活苗组发病率为8/10,保护率仅为2/10;组织灭活苗组9/10发病;对照组10头全部发病。该试验证明,提高PEDV CV777株的抗原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疫苗对PEDV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56.
兽医服务体系对畜牧业持续建康发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发展要求,从兽医服务体系改革思路、构建新型体制机制、提升兽医专业技能水平、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财政保障运行机制、推广普及和新技术应用、完善兽医法律体系建设和兽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人类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由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AIV抗原所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MDCK细胞,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WD98和HN04种毒,收获抗原液,以2种抗原液分别制备2个毒株的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均按照0.3、0.2、0.1、0.05mL/只(107.5 EID50/只~105.52 EID50/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V的HI抗体,采血后分别用与制苗株同源的H9亚型AIV种毒静脉注射攻毒,测定疫苗保护率。2种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后21d的AIV HI抗体水平达到3.8log2~5.6log2,对照组鸡AIV HI抗体均为0log2。攻毒试验证实,以105.52 EID50/只~107.5 EID50/只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鸡只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按照兽药典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保护率90%为合格的标准,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最小免疫接种剂量为106.82 EID50/只。  相似文献   
958.
为观察马尾藻多糖(SP)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无菌分离鸡脾脏淋巴细胞,采用终浓度为12.5、25、50、100、200μg/mL的马尾藻多糖分别刺激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4、8、12、24h,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SP与鸡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4、8、12h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细胞内GSH水平,降低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SG水平,升高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GSSG比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SP可以通过调节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和GSSG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59.
拟建立施马伦贝格病毒(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和确诊。通过对公开发表的SBVS基因序列与布尼病毒科其他11种病毒S基因进行比对,找出不同病毒变异区域集中且变异区域两侧保守的序列片段,基因合成,体外转录,作为基因扩增模板。在特异性变异序列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扩增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保守区域设计双向测序引物,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焦磷酸测序。通过比对测序结果,确定是否为SBV核酸序列;优化条件,确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66bp;敏感性为可检测到104个拷贝;每一条测序引物可准确测出50bp左右核酸序列,双向测序可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特异性,完全满足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确诊要求;重复测序3次,均能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本研究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检测和确诊,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960.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是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现状,分析退化原因,提出优化改造模式,为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从而发挥可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目前呈严重衰败状态,尤其在个人管护的区域,残缺断代现象严重,部分地方甚至基本消失;2)病虫危害,耗水、胁地严重而被砍伐,耕地次生盐渍化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枯死,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农田防护林衰败的主要原因;3)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廊坊(P.langfangg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鸣山大枣(Jujube minshan)等树种为该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适宜树种,可采用农田防护林杨树优势树种轮换、针叶常绿树种优化改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营造等模式对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进行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的改造,将对完善防护林体系,保障景泰绿洲的安全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