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9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671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223篇
  630篇
综合类   2661篇
农作物   374篇
水产渔业   360篇
畜牧兽医   1115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29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钾肥施用对棉花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施用N、P的基础上,选用等钾量的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在荆门市沙洋县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处理的棉花产量分别比不施钾增产10.2%、12.7%、8.4%,在纤维品质上,硫酸钾镁、硫酸钾处理优于氯化钾处理。钾肥促进棉花对N、P、K的吸收,硫酸钾、硫酸钾镁、氯化钾对养分的吸收增加幅度分别是N23.6%~26.9%,P12.0%~13.3%,K27.1%~29.7%,即对K的吸收影响最大,N素次之,P最低。由于硫酸钾镁的价格比硫酸钾高,故从整体肥效和经济方面考虑,硫酸钾更利于棉花的增产优质。  相似文献   
952.
哺乳动物被毛形态特征的显微结构研究可以为动物种属鉴定及识别提供依据。试验对加利福尼亚兔(Lepus californicus)、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及草兔(Lepus capensis)的毛纤维横切图和它们不同部位的直针毛髓质指数的研究表明,草兔毛纤维横切图异常特殊,可将其与加利福尼亚兔及家兔进行区分,加利福尼亚兔与家兔的毛纤维横切图相似,不能进行二者的区别鉴定;但加利福尼亚兔与家兔在髓质指数区间上的分布有所区别,依次为47.5%~71.7%和72.8%~91.1%,此指标可以将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53.
954.
绿僵菌致病力的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绿僵菌生长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因子,为绿僵菌的制剂化应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杀虫剂等对绿僵菌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绿僵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且在pH值为6.2~6.6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其在30 W的紫外灯下20 cm处,被照射15 min后失去活力,杀虫剂敌百虫对绿僵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但辛硫磷严重抑制绿僵菌的生长,要避免同时使用。[结论]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常用杀虫剂对绿僵菌生长过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55.
对三点金(Desmodium tiflourum)在整个生育期内开花结实过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三点金为一年多季开花植物,具有2个明显的开花期,第1、第2开花期分别为4-6月(75~80 d)和9-10月(62~65 d);三点金第1、2开花期花粉失活率分别为72.34%和87.23%,第1开花期小花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第2开花期花粉活力,三点金花粉可育率在第1、2开花期分别为92.60%和93.72%,2个花期柱头散落花粉数分别为5.86和5.77粒,二者无显著差异;三点金单荚成熟天数为28~31 d,三点金在5-11月均有结实现象发生,但结实高峰期为10月中旬-11月初(20~22 d),不同土壤基质的三点金以100%砖红壤的结实率及结实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956.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b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的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D调制并获取6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以镝灯为对照,在AGRI-LED植物培养系统内培育番茄幼苗,其它环境因子保持一致。在幼苗期测定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糖氮物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特性。【结果】蓝光、红蓝光组合及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植株矮壮、比叶面积小,根冠比及壮苗指数高,红光处理与之相反。复合光谱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建成;单一红光、黄光或绿光处理引起幼苗徒长,添加蓝光能够抑制这种效应。蓝光处理的幼苗总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总淀粉含量最高;红蓝光组合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且有利于糖氮物质在叶、茎、根中的均衡分布。蓝光、红蓝光组合、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叶片的气孔密度较高,气孔面积及单位叶面积气孔面积较大;黄光处理的幼苗总的蔗糖含量虽然较高,但其它各项指标都较小,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结论】蓝光、红蓝组合光及红蓝绿组合光有利于樱桃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并能降低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957.
采用鸡杆菌自然病例分离纯化的鸡杆菌人工感染开产前(105日龄)和开产后(163日龄)的SPF蛋鸡,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对鸡杆菌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进行比较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均可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推迟,产蛋量下降,且多产畸形蛋;病变主要在呼吸道和生殖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生殖道黏膜层严重充血、水肿、浆液性及炎性渗出等反应。但是试验病例未出现自然病例中常见的腹膜炎和输卵管炎症状。输卵管的病变主要在膨大部和子宫部,这种特征性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这表明鸡杆菌单因子感染可引起SPF开产蛋鸡生产性能明显降低以及呼吸道和生殖道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58.
微波消解ICP-AES快速分析林蛙样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辅助消解林蛙肝脏、骨粉、内皮和外皮组织样品,30 min完成称样,消解到定容全部前处理过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1 min检测1个样品中22种元素,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于常规的湿法消化和低温干灰化法制备样品的方法,实验时选择微波消解时间15 min,功率360 W,混合酸体系为HNO3-HCl-H2O2-H2O,混酸配比为8: 2: 2: 3.微波消解林蛙皮肤样品大大缩短分析流程,采用标准溶液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检测林蛙组织中常量和微量元素.该方法经国家猪肝标准物质GBW08551验证,测得方法相对误差在0.17%~6.67%,相对标准偏差在0.47%~4.94%,各项检测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达到满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59.
在垄作覆盖条件下,研究了夏玉米生长季中常规灌溉(沟沟灌溉)和隔沟交替灌溉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阶段变化规律及不同水分胁迫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拔节期土壤呼吸速率最小,抽雄期最大,之后缓慢回落;昼夜动态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高峰、低谷分别在14:00和6:00左右;在同一水分条件下,交替灌溉方式土壤呼吸速率高于常规灌溉,处理间最大差异平均可达3.46 μmol·m-2·s-1,交替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幅度小于常规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出轻度亏缺处理>中度亏缺处理>重度亏缺处理;玉米生长期较高土壤含水量促使土壤呼吸增强,尤其在玉米生长中期土壤呼吸速率与耕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60.
牛瘤胃中米曲霉的分离鉴定及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从牛瘤胃内容物中筛选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并研究该菌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经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固体发酵培养复筛,筛选出1株纤维素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No.3),经形态特征观察和26S rDNA ITS区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对其酶学特性及发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5.5~6.0,最适温度为50 ℃.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滤纸糖酶活性分别达到6.01,1.15 U·g-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23.53%,48.98%(P<0.05);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5.01%,45.99%(P<0.05).说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