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橄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橄榄果实品质主要包括多酚、总糖等鲜食品质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固形物、膳食纤维、矿质元素、蛋白质、VC、有机酸等贮藏品质。橄榄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呼吸作用以及膜透性(电导率)、内源抗氧化物质及采后主要酶类的变化。对近年来橄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加以展望,以期为橄榄果实鲜食品质及采后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将3种成熟度的‘富有’甜柿果实贮藏于4℃的冰箱中,定期测定细胞壁成分和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细胞壁代谢与果实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细胞壁组分中的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与硬度呈显著相关,可溶性果胶含量则相反;纤维素酶活性在果实初期软化中起作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对果实的软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测定了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两种效应物对菜粉蝶多酚氧化酶(po lypheno lox idase,简称PPO,EC.1.14.18.1)催化L-多巴(L-DOPA)氧化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效应物对该酶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2.71和5.66 mm o l/L,抑制常数分别为2.82和3.35 mm o l/L;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的;这两种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机理完全不同,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对酶的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而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对酶的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研究结果为设计以该酶为靶标的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EM是一类有益微生物群,是一种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具有不同功能的80余种微生物,用特殊技术复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制剂。EM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土壤改良剂投放市场[1],已经在日本、美国、巴西、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推广和应用。目前,EM  相似文献   
65.
以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设施大棚开窗对葡萄植株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模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自制拉杆在温度高于35 ℃的天气开窗,9:00-15:00开窗效果最佳,显著降低棚内温度6.1 ℃;同时设施大棚通风情况改善明显,棚内风速显著提高。开窗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与CK无显著影响(P>0.05),但开窗处理的PSⅡ实际光合效率 Y(Ⅱ) 在 9:00和13:00均显著高于CK;13:00与CK相比提高12.4%,可能是开窗后棚内温度降低,减轻了PSⅡ系统胁迫。CK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持续增至13:00后下降,开窗处理在9:00显著高于CK,光合活性较好。在果实品质指标上,开窗处理的单粒质量比对照显著提高9.9%、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显著提高,开窗后果实风味更佳。开窗处理病害等级为5级的最多,其次是4级,叶片受轻微日灼的数量较少,其中1级病害数量显著低于CK,开窗处理植株抗病性较强。开窗能有效改善设施环境小气候,对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植株叶片光合作用,进而改善果实品质,日灼病害减轻。在生产中可参照此方法开窗降温,可有效解决连栋设施大棚夏季热害问题,对简易连栋大棚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对龙眼实生苗茎干中段分别进行 - 5℃模拟冻害、液氮速冻处理 ,以 95℃蒸汽烫伤作对照 .试验发现前 2种冻伤处理均阻断茎干的水分输导 ,而蒸汽烫伤处理的茎干仍保持水分输导功能 .据此认为 ,龙眼冻后修剪宜待春季萌芽后进行 ,以避免因误剪再度伤害树体 .  相似文献   
67.
食用蕉若干品种类型叶片组织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8.
植物生殖发育及环境胁迫相关特异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综述了特异蛋白质在性别分化、育性、成花、胚胎发育及环境胁迫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电导法测定龙眼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摘福眼、乌龙岭、油潭本和普明庵等品种的枝梢、叶片,置于不同低温下处理后,用DDS-11型电导仪测定其电导率。结果表明油潭本、普明庵较福眼、乌龙岭耐寒。低温处理后的枝梢插于定量水中,水变黄褐色,其色泽梯度与低温程度呈极显著相关,可通过测定消光度来鉴别其耐寒性。龙眼不同枝梢因成熟度不同,其耐寒性亦有差异。电渗率冬梢>秋梢>夏梢。但夏秋梢因均已成熟,差异不显著。随着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龙眼枝梢电渗率增高。龙眼枝梢与叶片的耐寒性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福眼为0.9589~0.9903,乌龙岭0.8784~0.9634,油潭本0.8650~0.9755,普明庵0.8009~0.9691。故可用叶片来测定龙眼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70.
KClO_3诱导龙眼成花及其叶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KClO3诱导龙眼树在4-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在诱导成花过程中测定了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树用KClO3进行成花诱导处理,60d左右开花,添加CTK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KClO3处理后结果母枝叶片淀粉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在形态分化开始时,淀粉的含量达到了最低值;总糖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果糖含量的变化更明显,在生理分化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蔗糖的含量在处理后先升后降.对照树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不明显.KClO3诱导处理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迅速增加,形态分化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