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加大了人工饵料的需求量,大量残饵、渔用肥料、养殖动物粪便等排泄物和生物残骸等所含的营养物质氮、磷以及悬浮物和耗氧有机物等直接进入水体,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污染源。研究表明,人工配合饵料每生产1kg鱼约有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为富营养化提供了便利。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因此减少水体中磷含量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生物修复技术以其低投资、高效益、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微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其对环境中污染物的代谢作用是生物修复的技术基础。本文以微生物修复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聚磷菌群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磷污染的效果,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花卉植物,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花卉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3种花卉中送春花(Godetia amoena)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勿忘我(Limonium sinuatum),马络葵(Malope trifida)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在Pb浓度为1 000 mg/kg时,3种花卉耐性均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43.
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3种菊科观赏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3种花卉中观赏向日葵地上部和根部吸收富集铅的含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百日草,勋章菊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在Pb浓度为1000 mg · kg -1时,观赏向日葵和百日草耐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44.
刘艺 《农村新技术》2005,(12):50-51
编者按:方兴未艾的特种养殖业,风险与利润同在,骗术与成功并存。初涉此道的养殖户,不妨细读此文,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擦亮眼睛,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在体外诱导猫肾细胞(CrFK)凋亡情况,用AMDV-G株感染CrFK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CrFK细胞感染后的细胞存活率,用AO/EB染色法检测CrFK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导致CrFK细胞增殖率下降,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引起CrFK细胞凋亡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同时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AMDV-G株在体外能够诱导CrFK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AMDV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吉林省猪伪狂犬病毒(PR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将采集自吉林省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临床样品,通过细胞传代、PCR检测和测序分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TCID50法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通过家兔感染试验测定分离毒株对家兔的致病性。对TK、gB、gC、gDgE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PK15细胞传代后,有3份样品出现细胞病变,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分离获得3株PRV,分别命名为PRV JL03、JL12和JL15株。通过PK15细胞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6.5、106.5和107.5TCID50/mL。6只家兔分别接种3株分离毒株(103.5TCID50/只)后均表现为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和四肢麻痹等症状,且于病毒接种后3~4 d全部死亡。3株分离病毒TK、gB、gC、gDgE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TK基因未发生氨基酸变异;gB、gC、gDgE基因部分位点发生氨基酸缺失、插入或突变,其中gE基因在第48和496位分别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与国内报道的流行毒株变异特征一致。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株TK、gB、gC、gDgE基因与国内2012年以后分离的参考毒株JS-2012和ZJ01等的上述基因均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说明毒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一分支;与国外分离毒株NIA3和Becker等亲缘关系较远,位于不同的分支;而与国内早期流行的毒株SC和Ea等亲缘关系介于二者之间。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3株PRV变异株,分离毒株对家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该结果为吉林省PR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并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匍匐翦股颖的成坪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匍匐翦股颖A1+A4的混播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播种量、修剪频率和留茬高度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匍匐翦股颖果岭成坪时间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修剪频率和留茬高度对匍匐翦股颖果岭的成坪时间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播种量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修剪频率。播种量为10 g/m2时,成坪时间最短,效果最好;修剪频率为1次/d时,效果最好;留茬高度为5 mm时,效果最好。[结论]在不考虑3个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匍匐翦股颖的播种量为10g/m2、修剪频率为1次/d、留茬高度为5 mm时,其果岭的成坪时间最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胡萝卜甜脆味美,营养丰富且用途广泛,不仅可以家常食用、加工,还是畜牧业重要的根菜类多汁饲料,拥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胡萝卜还是以传统的露地春秋两季种植为主,露地种植早春胡萝卜一般在7、8月份才能收获。结合近年来静海区设施冷棚不断发展,通过高效精细化生产可以降低春季种植胡萝卜的生产成本,提前30 d上市,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刘艺  杨远庆  胡晓谅  严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75-4876,4898
[目的]测定西鹃、小蜡、南洋杉3种植物的半致死温度,为各地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通过DPS9.5统计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半致死温度;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小蜡、西鹃、南洋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12、-8.61、-6.03℃。[结论]自然生长的成年小蜡、西鹃、南洋杉在不同休眠时期耐寒能力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0.
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在建设的各个时期为农业科研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