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制备成粗酶液。在不同条件下处理粗酶液,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糖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所产纤维素酶酶活最佳温度是50℃,最佳pH值是4.8;在30~50℃,pH4~6范围内有较高的稳定性;Ca2+、Mg2+离子对酶活有激活作用,Mn2+、Zn2+、Pb2+离子对酶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代表成分之一,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羰-氨交联反应,生成老年色素荧光物质。本文探讨儿茶素单体成分对MDA应激引起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体系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能显著抑制MDA诱导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物质生成,且酯型儿茶素活性较强,抑制作用除与直接清除MDA外,还与其结构的亲核性有关。本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儿茶素抑制羰-氨交联反应是其预防和治疗羰基应激相关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黑茶不同样品氨基酸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HPLC对近100个黑茶样品中包括茶氨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黑茶原料越嫩氨基酸含量越高,茶氨酸含量相应也较高;黑茶样品的类别不同与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年代越老的样品其氨基酸含量越低;各系列黑茶样品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4.
茯砖茶及其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G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mL/L的20%医用脂肪乳剂处理L-02肝细胞48h复制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及配方分别处理24h和48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探讨茯砖茶提取物和两个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G的影响。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和配方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的水平(P<0.05),而与血脂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出茯砖茶和配方1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适用于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改良的Tris-HCl抽提法,以及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3种植物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改良的Tris-HCl抽提法较适合于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该改良方法制备的茶树蛋白质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可获得1117±9.89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蛋白质的等电点集中在pI5~7之间,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5.00~95.00kD之间,背景清晰且蛋白质得率较高,能满足茶树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用单孢子接种,分别通过固体平板培养与液体培养,测定氟对分离自黑茶的6株冠突散囊菌和1株黑曲霉生长的抑制率、菌体生长速率和菌丝生物量,研究氟对各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株冠突散囊菌在含氟2 000 mg/L、黑曲霉在含氟1 800 mg/L的固体培养基中能生长。100 mg/L剂量的氟对冠突散囊菌生长的抑制率为0.76%~10.24%,对黑曲霉的抑制率达35.71%。随氟浓度的增加,生长速率变小,抑制率增大。液体培养中,100 mg/L的氟对冠突散囊菌与黑曲霉菌丝生物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4.47%、80.59%。冠突散囊菌的子囊孢子与黑曲霉的分生孢子对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两种培养方式表明冠突散囊菌比黑曲霉更耐氟。  相似文献   
37.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茶叶中单糖和双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茶叶中单糖和双糖的检测方法。采用Shodex NH2P-50-4E(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14 min,85%乙腈;14~16 min,85%~70%乙腈;16~28 min,70%乙腈;28~32 min,70%~85%乙腈,流速:1.0 mL/min,柱温:20℃,雾化管温度为30℃,漂移管温度为70℃,氮气压力为310.275 Pa。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在3.202~184.828 μg范围内程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糖的加标回收率在90.97%~105.07%之间,最低检测限(S/N=3)范围在6.976~1376.297 n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添加剂对红茶发酵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几种添加剂调节红茶发酵进程的酶活性水平,对增进红茶品质有着良好的效果。以硫酸铜(CuSO_4)和柠檬酸(LM)溶液作为添加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发酵进程PPO活性,发酵结束时与对照相比活性高75%左右。但对POD活性,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认为PH对发酵进程影响很大。添加胰蛋白酶(TP)和亚油酸(LA),能使PPO活性比对照高一倍和50%以上,因而在发酵叶中有足够高的PPO活性催化多酚类的氧化聚合,对增进红茶品质起积极的作用。四种添加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红茶中与品质水平呈高度正相关的(茶黄素)TF、(茶红素)TR含量,而降低不利于品质的(茶褐素)TB含量。其效果为TP>LA>CuSO_4≈LM。所以均可望作为较理想的增质添加剂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9.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0.1μm微波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适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2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速溶绿茶品质,改善产品的溶解性能,研究了不同浸提次数对速溶绿茶主要滋味成分含量、茶汤色差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次浸提固形物的得率是第二次浸提的4—5倍,第一次浸提产品的茶汤色泽、感官品质,特别是溶解性方面均明显优于第二次浸提的.采用一次浸提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优质速溶绿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