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为了获得重组的银狐生长激素,本试验用Trizol的方法从银狐脑垂体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生长激素成熟cDNA片段并克隆到载体质粒pMD18-T中;通过含有BamHⅠ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从pMD18-T-fGH中亚克隆出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pPROEXTMHta质粒中,构建了银狐生长激素原核表达质粒pPROEXTMHta-fGH。将pPROEXTMHta-fGH原核表达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用终浓度1 mmol/L IPTG进行诱导,通过SDS PAGE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检测到分子量为26 kD的fGH蛋白的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5%,并且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2.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Ⅱ)——影响因素及培养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桦(Betulaplatyphylasuks)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Ⅰ)”的基础上,以展叶顶芽、休眠腋芽和种子为最初外植体,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如:茎节、嫩枝、愈伤组织等,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无性系、外植体类型、蔗糖浓度对诱导及生根的影响,提出白桦组培的最佳条件及程序。最佳无性系的一个外植体,经三次继代培养增殖达3000株,最佳培养基上的生根率达95%以上,Ⅰ、Ⅱ级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23.
盐胁迫下树木的K+和Na+含量变化特点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几种主要造林树种在盐胁迫下体内Na+和K+含量变化的分析,对树木耐盐性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Na+和K+含量及在盐胁迫下的变化动态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其耐盐机制不同,树木的Na+和K+的质量比值,随NaCl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上升幅度在耐盐性强的白榆中较小;在盐胁迫下,适当地增加Ca2+,可维持树木体内较低的Na+和K+的质量比,从而提高树木耐盐性.  相似文献   
24.
标记引物数量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5个种源的白桦种源试验林30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数量的SRAP引物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标记引物确定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SRAP引物数量不影响白桦各种源间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但随着引物数量的增加,区分不同种源间遗传差异的能力随之提高,当SRAP引物数量为15对时,可探测到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8.5%以上。  相似文献   
25.
HAL1基因转化烟草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含HAL1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栽体pAHF转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用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盘法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进行遗传转化。在含卡那霉素的MS分叱培养基上选择转化体和植株再生,转化植株可在含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经PCR检测发现,在8个转化子中有6个转化子获得特异性扩增条带。耐盐试验表明,在被检测的900株转化子中有481株可在含0.80%~1.50%NaCI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为53.45%,对照烟草植株只在低于0.80%NaC1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为73.75%。由此证明HAL1基因的转入提高了烟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6.
紫杆柽柳cDNA文库构建与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aHCO3胁迫的紫杆柽柳(Tamarixandrossowii)为材料建立了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的初始滴度为5.7×105pfu,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的长度在0.3~3.0kb之间,平均长度为1.2kb,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4.0×109pfu/ml。对文库克隆进行随机测序,获得了紫杆柽柳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获得的硫氧还蛋白基因全长683bp,其中5'非翻译区长56bp,3'非翻译区长204bp,开放读码框长423bp,编码140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为15.1kD,理论等电点为5.59,其氨基酸序列中具有硫氧还蛋白的保守活性位点“WCGPC”序列,Clustal分析表明该硫氧还蛋白与蓖麻(Ricinuscommunis)的硫氧还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5%。本研究构建的cDNA文库为柽柳基因克隆和系统研究柽柳抗逆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7个白桦半同胞家系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13 3种配方的氮磷钾混合营养液定期进行叶面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3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高径比、茎根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各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为:家系1、家系3、家系4和家系5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2,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13.43%~35.74%;家系6和家系7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3,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24.93%和26.46%;家系2的最佳施肥配方是T1.3种施肥配方均能改善白桦苗期的生长,对7个家系总体而言,T2为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28.
大青杨航天诱变植株早期抗氧化酶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特殊的空间条件如宇宙辐射、高真空、重粒子、微重力和交变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及衰老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植物种子经过空间飞行后返地发芽,可产生大量的生理性变异或遗传性变异(蒋兴村,1996;邓立平等,1996).自1987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搭载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棉花(Gossypium spp.)、大豆(Glycine,max)、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重要农作物种子,并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系(蒋兴村,1996),为空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但目前在林木方面鲜有报道.将太空诱变育种技术引入到林业研究中,对选育林木新品种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帽儿山地区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种源区。  相似文献   
30.
从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cDNA文库中分离出一个新的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LbTPx)全长cDNA序列.基因全长1016 bp,其中:5'非翻译区146 bp,3'非翻译区69 bp,开放读码框(ORF)801 bp,共编 码26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7.99× 1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