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 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顺-9,12-十八碳二烯醇(12.35%)、棕榈酸(9.67%)、Z-9,17-十八碳烯醛(8.97%)、亚油酸(7.97%)、油酸乙酯(5.81%)、β-谷甾醇(4.88%)、亚油酸乙酯(4.10%)。在此基础上,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了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0、22和288 μg/mL,由于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它萃取物,因此笔者等先行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白木香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中药沉香的正品来源,也是国产沉香的惟一资源植物。为了解海南岛白木香野生资源及栽培状况,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地调查、走访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白木香形态差异明显,野生资源全岛有分布但破坏严重,亟待保护;栽培品种参差不齐,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栽培技术趋于成熟,结香技术有待推广,为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白木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晏小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383-386
摘 要: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白木香是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名贵天然香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白木香的资源分布情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综述了白木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白木香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并针对白木香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白木香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能源危机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热点问题,能源植物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海南岛主要含油部位含油量≥30%的油脂植物50科116属163种,引种栽培74种,野生资源89种,油脂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热带特征明显,且多为木本.全国有53种木本油料的种子油可作为发展生物柴油最适合原料,其中31种海南有分布.列举了含油量高、适合在海南气候条件下生长、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脂植物18种并对海南岛油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槟榔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Palmae)多年生常绿乔木,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其种子、果皮、花、花苞均可入药,目前已广泛用于制造保健饮料、营养食(药)品,深受人们青睐.此外,槟榔纤维质量优良,经过加工后,可制成优质纤维隔板,塑料填充物,还可用来编织地毯,制刷和制黑色染料.嫩叶可作蔬菜,树干作建筑用材.榔干是我国云南、海南、台湾及湖南部分地区群众咀嚼用嗜好品.  相似文献   
16.
爪耳木Lepisanthes unilocularis Leenhouts隶属无患子科鳞花木属常绿灌木,为海南特有灭绝级(EX)植物,列入国家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中国植物红皮书。在消失近80年后,2013年被再次发现。通过实地踏查及民间访问,对爪耳木居群的土壤类型、伴生植物、生境特征和生存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仅发现乐东县尖峰镇1个居群,共5株爪耳木,由1株母株通过横走侧根长出不定芽而形成。由于人为干扰严重,其分布区十分狭窄,个体数量非常稀少,一直处于极危状态。人类活动影响和自身更新困难是导致爪耳木濒危的主要原因。为科学合理保护和抢救这一灭绝级(EX)植物,对其开展相关研究,经过3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功采种引种23株幼苗到海南热带植物园内保存。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琼海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中,采用实地调查和样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琼海市药用植物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结果表明,琼海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药用维管植物共计151科536属826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7属2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35科518属800种。其中以含1~5种药用植物的科占较大比例,达到76.16%;属以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区系分析表明,琼海市野生植物的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本区植被人为干扰较大,特有种及珍稀濒危植物比例较低,应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Palmae),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槟榔全身都是宝,其果、种子、皮、花均可入药。除药用外,还可用于制作保健饮料、营养食(药)品,果皮可用于提取单宁。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海南被子植物新记录, 2个新记录属和9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是离药金腰箭属(Eleutheranthera Poiteau)和钟萼草属(Lindenbergia Lehm.); 新记录种分别为硬枝酢浆草(Oxalis barrelieri)、 离药金腰箭(Eleutheranthera ruderalis)、 馥芳艾纳香(Blumea aromatica)、 野地钟萼草(Lindenbergia muraria)、 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 chapaensis)、楠树梨果寄生(Scurrul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花苞、花朵和果荚的脂溶性成分,经GC-MS分析,从花苞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88.31%,主要为烷烃和烯烃类(52.00%)、醇类(17.46%)化合物;从花朵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1.38%,主要为烷烃和烯烃类(60.64%)、醇类(17.178%)化合物;从果荚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80.01%,主要为烷烃和烯烃类(32.56%)、苯基及其衍生物类(22.46%)、脂肪酸类(12.54%)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