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5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林业   900篇
农学   664篇
基础科学   748篇
  1207篇
综合类   6227篇
农作物   884篇
水产渔业   473篇
畜牧兽医   1935篇
园艺   930篇
植物保护   53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111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945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双二倍体(PHW-SA)合成过程中遗传变异情况。【方法】用195对引物对PHW-SA及其亲本普通小麦(J-11)和华山新麦草进行AFLP标记分析。【结果】J-11、华山新麦草和PHW-SA分别扩增出标记5 136、3 953和5 637条,分别占总标记(17 726条)的29.0%、22.3%和31.8%。81.8%的J-11标记和49.6%的华山新麦草标记存在于PHW-SA中。其中J-11与PHW-SA特有相同标记2 484条,分别占各自标记的48.4%和44.1%;华山新麦草与PHW-SA特有相同标记246条,分别占各自标记的6.2%和4.4%;PHW-SA特有标记232条,缺失双亲共有标记66条,分别占PHW-SA总标记的4.1%和1.2%;3种材料共有相同标记1 715条,分别占J-11、华山新麦草和PHW-SA总标记的33.4%、43.4%和30.4%。【结论】PHW-SA在合成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此研究结果为PHW-SA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旨在寻找引起鼋(Pelochelys bibroni)体表溃烂的致病因子。从北京地区自然患病的鼋体表分离到致病菌株YB0428,采用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同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菌株YB0428与Morganella morganii HX081027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4%;结合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该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V-P试验反应阴性;柠檬酸盐试验阴性;吲哚阳性;脲酶阳性;鸟氨酸脱羧;不产生赖氨酸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在37种抗菌类药物对该菌的抑菌试验中,奈替米星、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等10种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确定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为进一步防治鼋细菌性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菜用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1]。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鲜食大豆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已具规模,其已成为当前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2]。鲜食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是在豆荚鼓粒饱满及荚色、籽粒呈翠绿色时采青剥仁食用[3]。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  相似文献   
994.
于2010年对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58S/9311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察其在海口的生育特性,并对父母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父本的播始历期在93—113d之间,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母本的播始历期在85—98d之间;父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表现为相关不显著,而母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皮肤总核糖核酸(RNA)反转录第1链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galectin-3基因片段并通过TA克隆将其插入到pGM-T载体,通过DNA测序确定该基因片段序列,然后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ORF finder查找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筛选到9个编码galectin-3的cDNA序列,其中2个序列编码N-端截短型galectin-3(galectin-3C)。Clustal X2.0多序列比对和DnaSP 4.0分析cDNA序列的多样性。结果发现:中华大蟾蜍galectin-3C区域具有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频率为每20 bp为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这9个基因在N端和糖识别结构域(CRD)有较高同源性,包括磷酸化位点、糖基结合位点和相关基序,而在串联重复区则存在较大差异。galectin-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多样性很可能赋予中华大蟾蜍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图3表1参24  相似文献   
996.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苗  严立冬  邓远建  袁浩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89-1792
【目的】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渠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4个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受访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对象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受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和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度与支付意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年龄因素对补偿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党员进行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相对较高。【建议】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初期,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坚持以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补偿标准,逐步铺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单面针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并利用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学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单面针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香兰醛(vanillin,2)、表芝麻脂素(episesamin,3)、柄果脂素Ⅱ[(-)plu-viatilol-γ,γ-dimethyallyl ether,4]、辛夷脂素(fargesin,5)、[(-)eudesmin 6]。结论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单面针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桑天牛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群,获取桑天牛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信息。从桑天牛成虫肠道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27F/1495R和27F/519r+GC进行V3可变区PCR扩增,将长约500 bp的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后,进行优势条带分析、DNA回收、克隆、测序等,初步得到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菌属(Cit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柠檬酸菌属(Shigella)、泛菌属(Pantoea)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8个细菌菌株,其中优势细菌为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其次是沙雷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将获取的细菌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相似度在97%以上的有6个菌株,其中有5个菌株与传统方法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可用于桑天牛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9.
贵州具有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气候资源决定了加快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必然趋势.近10 a多的发展证明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健康、快速、高效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不同硒浓度、温度、pH值和栽培方式下豆瓣菜对硒富集能力的影响,采用原子荧光法对硒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增加,豆瓣菜对硒的富集量增加;温度升高时,中等浓度硒添加量的豆瓣菜富硒能力更强,当添加浓度继续升高时,则低温度下豆瓣菜富硒能力比高温的强;pH值由6增加至7时,豆瓣菜的富硒能力减弱;不同栽培方式对豆瓣菜的富集能力影响较大,在添加相同浓度的硒溶液时,水培豆瓣菜的富硒量远超土培的豆瓣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