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5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954篇
林业   665篇
农学   917篇
基础科学   456篇
  1068篇
综合类   2585篇
农作物   475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1234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48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本文概述了荷兰农药登记的基本情况,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荷兰政府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具体措施等.荷兰的农药登记与管理由CTB负责,农药登记和应用均以保护环境为根本目的,荷兰政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农药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表观代谢能水平对1~14日龄三穗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估测三穗鸭的表观代谢能需要量.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36只健康1日龄雄性三穗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表观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2、11.38、11.80、12.26、12.68、1...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寻李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为关中地区以及其他果区的李树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方法 】文章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6种地物样地的感兴趣区数据,采用反射光谱及其差分序列对比与分析、光谱距离法、图像增强处理与分析法、图像差值与比值法、光谱指数法、光谱指数变化分析法和辨识方法优化组合7类方法,探究李树遥感识别并对辨识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 】(1)李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为盛花期;(2) R660/R555阈值法对盛花期的李树具有较强的辨识效能;(3)两指数(NDVI3-19与R485+R555)阈值联用法可以较高精度将盛花期的李树与同时期的梨树、冬小麦、冬油菜、撂荒地予以区分,但是该方法难以将李树与其他10种果树精确区分;(4)三指数(R660/R555、NDVI3-19与R485+R555)阈值联用法可将盛花期的李树与同时期除撂荒地以外的其他地物予以精确区分,但是该方法对李树与撂荒地的区分精度依然不够理想;(5) NDVI10-19阈值法可将10月中旬的李树与撂荒地精确区分;(6)四指数(R660/R555、NDVI10-19、R485+R555与NDVI3-1...  相似文献   
994.
提高干燥均匀性是微波技术在食品、农产品热加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分析微波功率输入模式对浆状食品物料的温度及水分均匀性影响,以浆果果浆为高水分、高黏度、富含热敏性成分代表性物料,引入温度离散值(VT)、水分离散值(VM)、热区分布值(HTD)、温度对比值(CON)指标表征加热均匀性,解析连续和间歇变功率输入模式对浆果微波加热均匀性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微波输入功率为800 W的微波加热过程中,果浆中依次出现缓慢升温(I)、温度稳定(II)和快速升温(III)3个阶段,其中温度离散值与热区分布值在升温区增加、在温度稳定区降低;水分离散值持续上升,温度对比值增大至温度稳定区、在快速升温区减小;在浆果微波干燥后期,果浆料层内冷、热点间温度差引起不均匀性减弱。微波在浆果物料边角产生过热效应是引起加热不均匀性主要原因。间歇变功率微波加热工艺可以改善均匀性,随功率转换点的减小,果浆温度离散值、水分离散值、和热区分布值的均匀度改善率增大;微波功率比的减小可提高加热均匀度,但当微波功率比低于0.5时会导致加热效率低;间歇时间的增大可以进一步提高果浆均匀度改善率,但间歇时间超过8 min后对果浆均匀度的改善程度减缓;选用微波功率转换点为第Ⅱ、Ⅲ阶段交界、微波功率比0.5、间歇时间8 min更利于提高加热均匀性与加热效率。研究结果为浆果类物料微波加热均匀性的评价提供数学模型,优化得到的变功率输入参数为提高浆果果浆的微波干燥均匀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三环唑与二氯喹啉酸对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2021年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布设田间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推荐施用量(低剂量)和2倍推荐施用量(高剂量)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或低剂量的三环唑与二氯喹啉酸对细菌α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P<0.05),且高剂量施用的影响大于低剂量;门水平注释结果显示,丰度前5的菌门为Proteobacteria(丰度占比为33.54%)、Chloroflexi(20.75%)、Acidobacteria(13.81%)、Bacteroidetes(9.86%)、Actinobacteria(8.48%),高剂量施用对菌门相对丰度的影响大于低剂量;对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分析发现,施用不同剂量的三环唑和二氯喹啉酸均造成稀有类群减少,条件稀有类群增加;特化种分析结构显示,不同处理对共有特化种所属菌门丰度均造成影响,普遍规律为高剂量施用的影响大于低剂量施用,与二氯喹啉酸相比,三环唑的施用产生了更多的特化种,且其所属菌门分布更广泛,其中高剂量施用三环唑处理产生的特化种...  相似文献   
996.
连葱4号是以连引洋葱1号为母本、富永中生为父本配组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平均每667 m2产量5000~6 500kg,适于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7.
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对河西内陆灌区棕漠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棕漠土保水肥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棕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棕漠土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配比为:有机生态肥∶保水剂∶制种玉米专用肥∶聚乙烯醇为0.978 3∶0.000 9∶0.019 6∶0.001 2。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68.75t/hm~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为6.64t/hm~2。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棕漠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22.75%,22.76%,22.74%,9.50%,22.75%,22.76%和22.74%;有机质、CEC、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5.01%,21.64%,0.63%,2.26%和2.09%;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93.97%,35.35%,20.78%;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增加61.82%,44.64%,40.00%和64.29%;制种玉米增产值和施肥利润增加39.23%和31.82%。[结论]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棕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制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渭洛河夹槽地带沙荒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该区沙荒地整治及其综合效益提升提供决策支撑。[方法]以渭洛河夹槽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当地沙荒地整治的必要性,沙地整治现状及预期目标,从研究区沙地治理的优势出发,对以生态安全为核心的沙荒地整治模式的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建立基于熵权物元法的沙荒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据此获得了符合研究区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研究区沙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为优良等级,整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结论]提出了新形势下沙地整治及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从而促进研究区沙地资源的良性利用。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输入输出调控对稻田污染防治和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稻草移除、截断大气沉降、清洁水灌溉等调控措施对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Cd和Pb的累积与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移除、截断大气沉降和清洁水灌溉均能明显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和水稻中重金属的累积量。与稻草还田对照处理相比,除种植早稻后的土壤有效态Pb含量外,稻草移除处理下土壤中有效态Cd、Pb含量均略有降低,且在该处理下,早稻糙米中Pb含量与晚稻糙米中Cd、Pb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6%、10.4%和32.4%;稻草移除+截断大气沉降处理下,土壤中有效态Cd、Pb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种植晚稻后的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显著降低,除早稻的根和糙米中Cd含量外,其余早晚稻水稻各部位Cd、Pb含量均显著降低,水稻根和茎叶Cd、Pb含量平均降幅分别为32.8%、36.8%和32.2%、24.8%,晚稻糙米Cd、Pb累积量分别显著降低66.3%和22.2%;稻草移除+清洁水灌溉处理下,种植早晚稻后的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11.7%和15.9%,早晚稻各部位Cd、Pb含量降低幅度较大,早晚稻根和茎叶Cd、Pb含量平均降幅分别为38.34%、30.35%和43.4%、13.2%,晚稻糙米中Cd、Pb累积量降幅分别为39.4%、67.2%。分析水稻地上部的Cd、Pb富集与转运系数表明,稻草移除结合截断大气沉降或清洁水灌溉等控源措施可显著降低Cd、Pb在水稻地上部位的富集系数,减少地上部位重金属的累积量。上述结果表明,采用稻草移除结合截断大气沉降或清洁水灌溉措施可进一步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Pb含量和水稻中Cd、Pb富集。因此,控制区域大气污染,净化农田灌溉水等控源措施,同时施行稻草移除等输出污染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等策略,可有效实现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和水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影像的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作物类型准确分类是大田作业和管理的基础。该文通过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利用色彩空间转换和纹理滤波构建了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27项纹理和低通滤波特征;然后采用Relief F-Pearson特征降维方法,剔除分类能力弱且相关性高的冗余特征;最后,基于优选特征训练分类模型,并结合人工分类结果对各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特征选择得到的H-CLP、H-Ent、I-Cor、I-CLP、I-Ent、S-CLP和I-Var是利用可见光影像进行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的最佳特征,可在充分表征影像特征的同时降低数据冗余。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精度最高,整体分类准确率达83.77%,ANN和KNN分类精度次之。通过在验证区进行像素级别作物分类,发现SVM分类方法效果最好,棉花、玉米、苜蓿和西葫芦作物分类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该研究可为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