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231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215篇
  349篇
综合类   815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制种因简化制种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已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手段。研究棉花花粉育性及“三系”组合F1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可以达到强化“三系”制种,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用联苯胺-甲萘酚法测定12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杂交所得的48个F1的花粉育性,统计了可育花粉率并分析了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保存条件下,花粉育性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51 h内其花粉育性依然保持88%以上,51 h内花粉育性无显著性影响。F1的可育花粉率均低于其恢复系及常规杂交种,大部分组合降低水平在20百分点以内。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有明显差异, 其中H46恢复力较强。F1的可育花粉率与单株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离体花粉的育性变化规律及“三系”杂交组合后代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可应用于异地授粉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三系”杂交种选育,为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大中小型拖拉机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农业机械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产量的影响规律,对改善作物生产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区组试验原理,选择大、中、小3种型号拖拉机进行6种压实处理,同型拖拉机相同压实次数试验重复3次,采用PV6.08型贯穿阻力仪测量压实轮辙截面土壤坚实度。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递增,3种拖拉机压实测试截面浅层均出现明显压实核,且压实核内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CASE-210型拖拉机压实对表层土壤坚实度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压实12次时压实核处土壤坚实度达4.0 MPa,JD-280型拖拉机对深层土壤压实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在65~80 cm的土壤深层坚实度的峰值达3.2 MPa;拖拉机压实均导致大豆产量降低,CASE-210、JD-904和JD-280拖拉机压实12次时大豆产量分别降低了21.24%、18.15%和12.38%。  相似文献   
2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于疫病检测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结合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而建立的。与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等标记免疫技术相比,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药物分析以及微生物检测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CLI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正向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和自动化检测的方向发展,这为今后CLIA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现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情况,并对培养定位、能力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的思路应是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建设和促进课程优化,力促形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要求良性互动的循环改进体系。  相似文献   
25.
26.
我国甘蔗产业化现状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甘蔗自然属性、种植地域分布、品种、种植模式等农艺角度,以及甘蔗机械收获方式和甘蔗收获机械等农机角度,对我国甘蔗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指出甘蔗产业在我国糖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且甘蔗收获机械化是甘蔗机械化生产中最薄弱环节。针对我国目前甘蔗收获现状,对制约甘蔗机械收获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从农艺因素、农机因素、加工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归类提炼,对甘蔗收获机械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28.
利用超声波对化肥控失材料(LCM)进行修饰改性,结果表明对硫酸铵的控失效果随处理时间呈现先升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峰值出现在5min.本文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nutrient additions (NPKμ, 10 g·m- 2) and disturbances 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functional traits, soil properties, and community assembly mechanisms of the herbaceous community in the Urat desert steppe were examined. A mixed linear mod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null model methods were utilized and both disturbance and interaction treatments we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species richness and β diversity. Short-term nutrient addi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pH but increased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ix functional traits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i.e. Stipa glareosa, Peganum harmala, Salsola collina, Corispermum mongolicum) and six community-weighted mean significant changes under the disturbance and nutrient addition treatments were identified. The disturbance and nutrient addition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 from conservative strategies to acquisitive strategie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null models revealed that community assembly under the control tended to be a stochastic process, while the disturbance and interaction treatments tended to be deterministic processes, and that of the nutrient addition treatments tended to be weaker deterministic processes.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desert steppe responded and adapted to the nutrient additions and disturbances through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ir crucial functional traits. © 2023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小杂粮谷子、糜子、荞麦、莜麦、绿豆传统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现状.结果表明,5种小杂粮的常见病害共23种,其中6种病害的化学防治中使用了绿色食品禁用药品,且大多数病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提出加强农业防治,优先物理防治,提倡生物防治,巧用化学防治,使其生产过程真正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并建议根据绿色食品病害防治要求,更新相关教材、专著病害防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