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主要淀粉特性差异及不同环境对淀粉特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于四川双流、什邡2个试验基地的包含110个株系的‘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进行膨胀势和糊化特性测定。【结果】‘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在两年三点的膨胀势、糊化特性及α-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很大变异,分布大致呈正态分布;膨胀势集中于9. 00~11. 00,峰值时间集中于5. 00~6. 00 min,峰值温度集中于85. 0~89. 0℃,峰值粘度集中于900~1100 BU,最低粘度集中于600~800 BU,最终粘度集中于1000~1200 BU,崩解值集中于200~400BU,回升值集中于400~500 BU;不同种植试验点对膨胀势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均大于年份的影响,种植于双流试验点的材料的膨胀势显著高于什邡试验点,α-淀粉酶活性显著小于什邡试验点。【结论】可根据育种需要选择具有适宜淀粉特性指标的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现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情况,并对培养定位、能力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的思路应是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建设和促进课程优化,力促形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要求良性互动的循环改进体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发育的内在机理、政策演化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俏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96-199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对传统家庭经营形式的继承与转化,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适应与调整,更在内容上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需求,是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国内有关这一经营形式的相关政策在历经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后开始逐渐明晰,但当前家庭农场在融资、保险、竞争、政策、培训等领域还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育的具体策略,包括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  相似文献   
4.
甲胺磷溶液浸种防鼠害的效果Efectsofsedsoakingwithmethamidophssolutiononpreventingdamagefrommice鼠害,一直困惑着杂交水稻制种的播种工作,特别是长生育期父本,受害更严重。为探索解决父本播...  相似文献   
5.
薯蓣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中国南方地区搜集的20份山药和19份大薯种质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鉴定与染色体计数。结果显示,山药和大薯形态特征丰富,染色体数目为40条或60条,且形态特征与染色体数目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为例,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及实际运作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在实际发展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干预过度、支农政策不平衡等一系列困境。从准入认定、扶持管理、合作与激励、社会化服务、职业农民培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构建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俏  王建华 《农业考古》2012,(6):209-213
中国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主要是指西北五省,即包括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省区,土地总面积为30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2%,2005年总人口为946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4%。历史上西北地区曾因气候温暖、森林草原密布、土质疏松易于耕种而使该地区较早进入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的外植体诱导相关技术。[方法]筛选最佳采集季节、最优取材部位、最佳消毒时间和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浓度,提高尾巨桉无性系外植体的萌芽率。[结果]3个无性系最佳诱导季节为春秋两季;外植体诱导取材的最佳部位是半木质化的枝条;DH32-26、DH32-28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DH32-29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适宜外植体诱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1.0 mg/L+NAA 0.4 mg/L,此时诱导萌芽率高。[结论]要提高外植体诱导的成功率,需从采集季节、取材部位、消毒时间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方面综合考虑,该研究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1D-SDS-PAGE分离了261份青藏高原农家青稞的淀粉颗粒结合蛋白,旨在为青藏高原青稞淀粉品质改良和淀粉颗粒结合蛋白机制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信息。在分子量45~100 kD区域共有20种多态性蛋白条带和78种组合带型,其中2、3、5、10、11为新条带。利用PCR技术克隆了236份农家青稞GBSSI基因5′前导序列,出现1 000 bp和800 bp的多态性片段,且以前者为主,其频率为80.1%。在8份农家青稞及4份引进的低直链淀粉材料的GBSSI基因5′前导序列中共检测到32个多态性位点,包括9个InDel和23个SNP。GBSSI基因5′前导序列中出现了特有的序列差异,如未出现600 bp类型(约400 bp的特异缺失),而该缺失被认为是低直连淀粉大麦形成的原因;材料yf127、yf70、011Z1396和09Z586出现了特异点突变。因此认为,青藏高原农家青稞品种的淀粉颗粒结合蛋白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独特性,可能存在新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俏  王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191-194
基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以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参照依据,从角色功能、资金投入、农技推广、服务内容与方式以及农业教育等5个方面,比较了其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以农民需求为服务的根本出发点;重视开发科研教育单位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综合性农业服务;鼓励发展农民自办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政府与其他供给主体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