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45篇
  166篇
综合类   1178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341篇
园艺   130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The present study modified potato protein and flour with tyrosinase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otato staple fo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yrosinase treatment markedly altere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After tyrosinase treatment, the maximum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potato protein and flour increased from 322.32 to 332.40°C and from 294.24 to 299.61°C, respectively. Tyrosinase treatment remarkably reduced the pasting viscosity of potato flour, that is, the peak viscosity, through reducing viscosity, breakdown, final viscosity, and setback by 32.50, 60.98, 13.04, 68.24, and 74.31%,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yrosinase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shear resistance and hardness of the protein and flour gels; the maximum stress values of the protein and flour gels increased from 1.48 to 10.1% and from 6.87 to 14.8%,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yrosinase treatment promote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potato protein and flour.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potato staple foods.  相似文献   
992.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总DNA的提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建立了一种土壤DNA提取方法。根据DNA产量和纯度2个评价指标,从3种手提土壤DNA方法中优选出方法B为手提DNA方法(Lab method),它包括样品预处理,细胞裂解,粗DNA纯化,其中细胞裂解组合了玻璃珠击打.SDS裂解,溶菌酶裂解。进一步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及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结合DNA产量、纯度、片段大小以及所反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等指标评价了手提方法(Labmethod)得到的总DNA质量,并将这些结果与2种应用较广的商业试剂盒(Mo Bio UhraClean Soil DNA Kit和Bio 101 FastDNA SPIN Kit(For Soil1)所得DNA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手提方法(Labmethod)的粗DNA产量低于Bio 101 Kit的,但高于Mo Bio Kit的。这些方法所得DNA的长度都在21kb左右,Labmethod提取的DNA没有严重被剪切现象,而2种试剂盒提取的DNA都有不同程度的剪切。手提方法得到的DNA经纯化后,应用细菌及真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获得目的片段,表明该方法能从土壤中同时有效提取细菌和真菌总基因组DNA。并且,手提方法所得DNA的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RFLP图谱与两种商业试剂盒的图谱基本相似,但3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细菌16S rDNAV3区和真菌28SrDNA片段的PCR-TGGE图谱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弱势条带的有无或强弱上。这说明手提方法提取的总DNA与2种商业试剂盒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总之,手提DNA方法(Lab method)所用试剂普通,价格便宜,能在4h以内获得够质够量的土壤DNA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较适合于广大普通实验室进行土壤DNA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99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饲用苎麻粉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第3胎的空怀新西兰母兔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日粮不含苎麻粉,试验组分别饲喂含8%、16%和24%饲用苎麻粉的日粮.试验期从空怀母兔配种前3周开始直至仔兔断奶结束.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苎麻粉对母兔空怀和妊娠期采食量影响不...  相似文献   
994.
海南腰果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海南腰果生产现状,探讨其产业化的可能性,并提出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干旱区红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地区,采用随机区组布置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固定时,灌水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灌水量固定时,施肥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水对生育期红枣产量的效应大于肥料,水肥合理时,水肥为协同作用,交互效应使红枣产量明显增加。红枣生育期水肥耦合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572 kg/hm2"。滴灌与水肥耦合节水技术集成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048 kg/hm2"。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微灌灌水技术下成龄核桃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与理论分析,对10年生核桃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技术下成龄核桃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从耗水角度研究发现,微灌条件下成龄核桃全生育期日均耗水量的变化与地面灌的单峰曲线不同,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10日及8月20日左右;微灌各处理的累积耗水量在585.6~840.3 mm间变化,较地面灌处理核桃的累积耗水量993.3 mm减少15.4%~41.0%;微灌各处理核桃产量在4 204.5~5 743.5 kg/hm2间变化,地面灌的产量为5 55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微灌较地面灌高3.5%~28.6%,建议核桃微灌采用环灌和3管布置。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叶渣替代麸皮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兔48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以10%、15%和20%茶叶渣替代等比例麸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茶叶...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采棉头变速箱中间轴在传动过程中失效的问题,在UG NX环境下建立变速箱中间轴的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静态分析方法,建立中间传动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Nastran解算器,分析出中间轴在工况下的应力分析云图和位移云图,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轴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轴的边缘,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可直观地从后处理图中看出.此分析结果对采棉头中间轴的设计和校核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软管灌条件下核桃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果实品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试验为基础,在核桃树硬核及油脂转化期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观测了软管灌和对照地面灌溉条件下核桃树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研究了软管灌对核桃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地面灌溉条件下相比,软管灌条件下核桃树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加,蒸腾速率除了在10:30~12;30时段与地面灌条件下较为接近,其他时段都比地面灌条件下的大.②在软管灌和地面灌条件下核桃的品质及单株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区提高幼龄红枣保花保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花期喷水与微喷灌技术结合对红枣坐果率、产量、品质的影响,将微喷灌条件下不同喷头架设高度(冠层下、中、上部)、不同喷水时长(20,40,60 min)进行组合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冠层中部喷水60 min的相对湿度比对照显著提高,坐果率比冠层上部喷水、对照显著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80%,各种组合品质没有差异.干旱区对夜开型红枣,在微喷灌的基础上花期每天傍晚树冠中部喷水40~60 min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