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针对高温低湿的极端干旱气候易造成南疆枣树盛花期出现“焦花”及坐果率低、光合速率下降等问题,在枣园冠层布设弥雾系统,在枣树盛花期以弥雾时间和弥雾次数为变量设置3个处理(M1为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M2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20min;M3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40min),CK为对照,不弥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枣树落花率、坐果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红枣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弥雾处理能有效增加冠层湿度、降低温度,冠层空气湿度最大可提升158.7%,冠层温度最大可降低38.9%;弥雾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M3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相较于CK,土壤含水率提升8.44%;冠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枣树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CO2固定量,弥雾处理下的枣树叶片CO2固定量均大于对照处理,有利于作物自身发育和促进果实生长;在弥雾期间M1、M2处理的落花率分别比CK低18.39%、15.09%。弥雾处理能调控冠层微环境,可有效提升枣树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坐果,提升红枣品质,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是获得红枣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幼龄红枣节水灌溉方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塔里木盆地具有发展红枣种植的独特优势,也是对红枣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大的地区.采用干旱区最常用的滴灌、低压软管灌、微喷灌、沟灌4种灌水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红枣的叶温、地温、坐果率、产量、品质、气候特点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在叶温、品质、适应气候、田间管理等主要的方面最优,微灌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最优;干旱区幼龄红枣最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滴灌+花期微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适宜的生物质炭添加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漫灌、滴灌、微喷灌、喷灌)与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0、10 t/hm~2和20 t/hm~2)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氮肥表观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漫灌处理相比,滴灌、喷灌和微喷灌处理在节水约50%的条件下,其籽粒产量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滴灌降低了秸秆产量,并增加了小麦收获指数。喷灌降低了每穗的实粒数,提高了空瘪率。生物质炭添加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节水灌溉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效率较漫灌处理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漫灌处理相比,滴灌、喷灌、微喷灌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p0.05),增幅分别为42.79%、39.09%和47.71%,且滴灌、喷灌和微喷灌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漫灌条件下的生物质炭处理(p0.05)。【结论】滴灌、喷灌和微喷灌在不明显降低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可节水约50%。生物质炭添加量对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作物生长、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等因素,初步认为滴灌为华北地区冬小麦较为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
调亏灌溉对枣树生长与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开花坐果期调亏灌溉对南疆绿洲区灰枣树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大田生长7年的成龄灰枣树为试验试材,在开花坐果期进行轻度调亏处理T1(80%ET0,其中ET0为阶段水面蒸发量)、中度调亏处理T2(60%ET0)、重度调亏处理T3(40%ET0)、对照处理CK(100%ET0),探究开花坐果期调亏灌溉对灰枣树枣吊生长、果实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等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调亏对枣吊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对枣吊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调亏灌溉对提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影响显著,其中,中度处理T2灰枣最终产量提高了9.6%,经济效益增加33.92%.因此,开花坐果期中度调亏有利于提高灰枣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能使葡萄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佳的微喷+滴灌模式。【方法】以吐哈盆地无核白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弥雾微喷的喷水时长、喷水周期和微喷布设方式,调控葡萄棚架下微气候环境研究了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结果】当弥雾微喷置于棚架上方时(即WP1处理),弥雾阻碍棚架下的空气与外界交换,使得棚架下的温度增加、湿度降低,其产量较仅滴灌处理的对照(CK)降低11 681.1 kg/hm2,但品质较CK有所提高;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在葡萄需水关键期(浆果生长期)每天弥雾喷灌1 h,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产量达到51 490.95 kg/hm2,且品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其他位置或其他弥雾微喷处理,与CK相比,产量有增有减,但葡萄品质普遍优于CK。【结论】将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并持续每天弥雾微喷1 h能显著提高本地区无核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喷灌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对水量截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玉米各生育期在喷灌条件下的水量分布进行了试验和测定,计算了玉米各生育期的冠层截留量。试验结果表明:喷灌初始阶段,玉米冠层截留量随喷灌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此后逐渐减缓直至达到最大冠层截留量。种植密度不同,玉米冠层截留量也不同。正常种植密度条件下,从拔节期到灌浆成熟期,冠层截留量随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玉米拔节期到灌浆期冠层截留量在0.8~2.9mm之间变化。喷灌强度对冠层截留量的大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红枣坐果率、果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甘肃省民勤县当地7a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在砂管灌条件下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2 700、3 375和4 050 m3/hm2)和一个地表滴灌(4 050 m3/hm2)对照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4 050 m3/hm2灌水量的坐果率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3%和12 589.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纵、横径存在两个明显的膨大高峰期,且第1个膨大高峰期枣果的膨大速率远高于第2个;坐果率、果实膨大速率和产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砂管灌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地表滴灌。结合当地环境状况,4 050 m3/hm2的灌水量适宜当地骏枣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电动甩绳式疏花机在翠冠梨园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自主研制的电动甩绳式疏花机,分别在小冠疏层形和"Y"字棚架形翠冠梨园中进行疏花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台架试验,建立了疏花轴转速与疏花绳击打力的函数关系模型,确定了翠冠梨树最小疏花转速为436.9 r/min。其次在田间试验中,以50%花蕾保留率为疏花目标,研究疏花机疏花与人工定果联合作业方式相比于单一的人工疏果作业方式,对花蕾保留率、坐果率、作业效率及成本、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梨树花蕾保留率在49.46%~52.52%的范围内浮动,花蕾保留率变异系数在3.66%~8.65%的范围内浮动,疏花机作业质量好;疏花机可显著降低梨树的绝对坐果率,以减少果树营养浪费,虽然对梨树坐果有少量的影响,但不影响最终果实的产量及品质;疏花机可分别缩短小冠疏层形梨园30.71%、"Y"字棚架形梨园48.68%的人工疏果时间,小冠疏层形和"Y"字棚架形梨园的机具盈利面积分别为769.23 m~2/台和833.33 m~2/台;2种树形中,试验梨树留果率与单树果实总产量、单树优质果产量成正相关,与优质果单果质量、糖度呈负相关。电动甩绳式疏花机的研发有助于提高果园疏花疏果环节作业效率,该试验研究可为翠冠梨园的机械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调亏灌溉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节水优产,以加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调亏灌溉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采摘期调亏灌溉处理的最大产量所对应的灌水量分别为610.07、502.12、492.14和494.86 mm。果实膨大期重度调亏处理的产量下降最为显著,比对照降低了13%。各生育时期重度调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充分灌水和中度调亏。开花坐果期是调亏灌溉处理的适宜时期,该时期重度调亏的WUE达40.59 kg/m3,比对照提高了30%左右。番茄红素量与灌水量线性关系不明显,而番茄果实中可性固形物、Vc量与灌水量显著负相关。从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在酿酒葡萄开花坐果期内中度调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对南疆沙区漫灌改滴灌成龄红枣株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南疆沙区成龄红枣漫灌改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第一师的沙区骏枣为试验材料,考虑滴灌方式和灌水量两个因素,设置6个不同的灌水处理和一个漫灌对照处理进行大田试验。改滴灌后根部点源灌水、均匀面源灌水红枣全观测期耗水量均呈单峰曲线趋势变化,耗水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均匀面源灌水比根部点源灌水的耗水量低。根部点源灌水方式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匀面源灌水方式下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小幅度减小。在合理灌水量范围内,根区点源灌溉方式相比均匀面源灌溉方式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