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旱区提高幼龄红枣保花保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花期喷水与微喷灌技术结合对红枣坐果率、产量、品质的影响,将微喷灌条件下不同喷头架设高度(冠层下、中、上部)、不同喷水时长(20,40,60 min)进行组合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冠层中部喷水60 min的相对湿度比对照显著提高,坐果率比冠层上部喷水、对照显著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80%,各种组合品质没有差异.干旱区对夜开型红枣,在微喷灌的基础上花期每天傍晚树冠中部喷水40~60 min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冠层辐射截获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最终产量都取决于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能力以及辐射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的大小。目前主要的作物生长模型都是利用作物冠层PAR截获率与RUE的关系来模拟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过程。为了探讨不同生育期受旱对冬小麦冠层PAR截获率和RUE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2个生长季(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的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设置返青+拔节受旱(Early stress,ES),抽穗+灌浆受旱(Later stress,LS)以及全生育期不灌水(Whole stress,WS)3个不同处理,另外设置充分灌水处理作为对照(CK),灌水定额为80 mm。冠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过每个小区中心处安装的PAR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测得。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率能够有效反映冬小麦在不同受旱处理下的缺水状态。在受旱条件下,ES、LS和WS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比CK处理低31%、15%和58%。受叶面积指数影响,CK、ES、LS和WS处理的最大冠层PAR截获率分别为90%、88%、79%和42%,WS处理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冠层PAR截获率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冠层消光系数,其中ES处理的消光系数低于LS处理。CK、ES、LS和WS处理2年的平均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为1 532、1 410、1 403、537 g/m~2。冬小麦的作物生长速率(Crop growth rate,CGR)呈现出和地上部生物量相似的规律,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冠层辐射截获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决定了冬小麦的RUE,本研究中CK处理的RUE为3.55 g/MJ,ES和LS处理的RUE要比CK处理低22%和5%,而WS处理仅比CK处理低22%。冬小麦的RUE在整个生育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营养阶段受旱引起的冬小麦RUE降低幅度更大,全生育期受旱下冬小麦RUE呈现不同的干旱响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认为将消光系数和RUE作为生育期或者积温的函数来对待而非单一常数,可以帮助改善作物模型中干物质的估算精度,降低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大田观测试验,测定了不同覆盖措施(地膜覆盖(B)、石子覆盖(S)、秸秆覆盖(M)和对照(CK))对土壤含水率、地温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特征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的地温高于覆盖处理,覆盖措施能有效降低地温的变化率;在春小麦生长初期,S处理保水效果较好;成熟期,M处理保水效果优于其他措施,整个生育期B处理的土壤含水率最高,是最佳的保水措施;春小麦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大小依次为地膜覆盖(B)石子覆盖(S)CK秸秆覆盖(M),籽粒产量大小依次为地膜覆盖(B)石子覆盖(S)CK秸秆覆盖(M),秸秆覆盖不利于春小麦光合作用,减产达9.4%。地膜覆盖增产10.9%,是适宜该地区的最佳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疆地区农田灌溉洗盐和种稻改良致使排水过多,排水下泄对塔里木河以及地下水环境造成危害。故尝试利用农田排水在缺水时期作为补充水源对枣树进行灌溉,一方面可以提供作物所需水分,另一方面减少排水下泄。【目的】分析农田排水—淡水交替灌溉下枣树的生理特性和品质。【方法】采用农田排水(Farmland Drainage,FD)与淡水(Fresh Water,FW)交替灌溉(Alternative Irrigation,AI)的试验方法,设计了AI1(FD-FD-FW-FD)、AI2(FD-FDFW-FW)和AI3(FD-FW-FW-FD)3种交替灌溉次序,测定了不同时期农田排水与淡水交替灌溉后连续4 d的枣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并分析了枣树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1)连续2次用FD灌溉会显著降低枣树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随后交替灌溉1次或2次FW的枣树叶片气孔导度没有显著提升;(2)FD灌溉后连续2次用FW灌溉,枣树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提高,再次FD,枣树气孔导度降低不明显;(3)不同交替灌溉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是CKAI3处理AI2处理AI1处理;(4)不同处理通过极值标准化法的红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值的大小顺序是AI2处理CKAI3处理AI1处理。【结论】在利用FD进行枣树交替灌溉时,应减少连续的FD灌溉次数,使之间隔灌溉,在间隔期连续多于2次的FW灌溉的枣树生理特性较CK略有降低,但品质综合评价较CK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棉花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亚琴  杨鹏年 《节水灌溉》2015,(2):21-23,30
采用CB-1102型光合仪对棉花在不同缺水情况下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监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4种不同土壤含水率下的光合有效辐射受天空云层覆盖程度影响而与土壤含水率无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会出现双峰值情况,并且其峰值因土壤含水率高而偏高;胞间CO2浓度呈左倾"V"状且与含水率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土壤含水情况下的棉花冠层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可以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对极度缺水的新疆南疆地区的棉花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水前后冬小麦光合生理特征对保水剂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干旱胁迫复水前后作物水分消耗过程中冬小麦生理特征对保水剂用量的响应及作用机理,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测定了保水剂不同用量(无保水剂、27 mg/kg、54 mg/kg、81 mg/kg)条件下,复水前后的土壤含水率及光合参数的持续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时,保水剂降低了小麦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复水后,对照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仍较高,保水剂处理依次为:54 mg/kg、81 mg/kg、27 mg/kg.而当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量的55%左右时,各处理光合参数依次为:27 mg/kg、CK、54 mg/kg、81 mg/kg;水分利用效率依次为:81 mg/kg、27 mg/kg、CK、54 mg/kg.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小麦生物量增加,但81 mg/kg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同时,保水剂会影响叶片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小麦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相关性以54 mg/kg处理最紧密,依次为81 mg/kg处理、对照,27 mg/kg处理最差.而气孔导度与土壤含水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强弱从大到小的处理依次为:81 mg/kg、54 mg/kg、CK、27 mg/kg.说明小麦叶片光合参数对保水剂的响应以54 mg/kg与81 mg/kg处理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下限对枣树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滴灌条件下适合沙漠绿洲区枣树生长发育的灌水下限。【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种不同灌水下限T1、T2、T3和T4(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40%、55%、70%和85%),分析其对枣树不同生育阶段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灌水下限的降低使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但是会提高枣树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总体来说,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值最高,且T2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枣树各生育阶段均较高。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提高了果实的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等品质指标;当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55%时,枣树的单果质量和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43 g和6 832.9 kg/hm2。【结论】综合考虑枣树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建议灌水下限设置为田间持水率的55%,枣树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获得较好的红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滴灌施肥对红枣土壤水盐动态及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新疆地区滴灌红枣土壤盐渍化的水肥高效利用,以当地8 a成龄枣树为供试材料,结合田间试验,研究水肥管理对滴灌红枣土壤水盐动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水平对萌芽新梢期、花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0~40 cm);水肥耦合效应对全生育期红枣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0~40 cm和40~100 cm土层);0~40 cm土层,灌水和水肥耦合效应对全生育期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施肥对红枣萌芽新梢期的土壤含盐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40~100cm土层,水肥耦合效应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灌溉量(1 020 mm)对表层(0~10 cm)土壤保水性和盐分淋洗具有良好效果;增加施肥量会引起表层盐分升高;不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生育期末与试验前相比,均处于脱盐状态;灌水水平和水肥耦合效应对红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n和Tr均在W2F1处理(820 mm,200-100-150 kg/hm2)下达到较高水平,WUE在W3F3处理(1 020 mm,600-300-450 kg/hm2)较优,但与W2F1处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滴灌带铺设模式对成龄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长期漫灌改滴灌后适宜的滴灌带铺设模式对成龄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疆长期漫灌红枣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滴灌带铺设模式,分别为枣树二侧50 cm(T1)、35 cm(T2)和20 cm(T3)处铺设滴灌带,以漫灌为对照(CK),研究漫灌改滴灌对土壤水分分布、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漫灌改滴灌后,土壤湿润区显著收缩,水分集中在根系聚集区;随着滴灌带铺设距离的增大,土壤湿润区由窄深型演变为宽浅型,有利于红枣根系生长。长期漫灌条件下成龄枣树根系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经过连续2 a的滴灌调控,T1、T2、T3处理0~60 cm土层平均根长密度分别比CK增加了32.7%、31.6%和21.4%;水平方向上,T1处理和T2处理距离树干0~75 cm根长密度较CK提高了20.1%和24.5%,T3处理0~50 cm根长密度较CK提高了25.8%,但50~100 cm下降了15.2%;漫灌改滴灌还可显著提高红枣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滴灌第2年,T1处理和T2处理红枣产量分别达到了9 135 kg/hm~2和9 107 kg/hm~2,分别比CK提高了12.9%和12.5%。【结论】针对新疆长期漫灌红枣改滴灌初期,35 cm或50 cm的滴灌带铺设模式,有利于提高枣树根系的调控和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耕作层含氧量对黄瓜叶片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土壤耕作层不同深度含氧量对黄瓜各生育期叶片生长特性的影响,在大棚里进行盆栽试验,采用不同增氧灌溉方式(A2处理:每2 h加氧灌溉,A4处理:每4 h加氧灌溉,A8处理:每8 h加氧灌溉,CK:不加氧处理)对黄瓜各生育期进行增氧处理。测定土壤耕作层不同深度的含氧量和黄瓜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通量,蒸腾速率)。在黄瓜幼苗期,叶片叶绿素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光合指标表现为A4处理A2处理A8处理CK,而初花期和结瓜期,表现为A2处理A4处理A8处理CK。在幼苗期时,土壤耕作层含氧量并不是越高越好,适量的氧气可以有效地促进叶片生长;在初花期与结瓜期,土壤耕作层含氧量越高越利于促进叶片生长。土壤耕作层含氧量与叶绿素量、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以及光合速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水土保持耕作下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下的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结荚期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其中振动深松+行间覆膜+垄向区田和免耕秸秆覆盖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常规耕作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是常规耕作的1.63和1.36倍;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在花期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9.56 mmol/(m2.s),振动深松+行间覆膜+垄向区田叶片比常规耕作的叶片蒸腾速率高1.15倍。从苗期到花期,由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以相近的速度增长,因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对柱状苹果树的生长生理及蒸散特征的综合影响,探寻适合苹果树生长且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灌水量和保水措施。通过遮雨棚下可称量式蒸渗桶试验,设置4个灌水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和120%ETC(W4);地表覆膜处理分别为有覆盖(M)和无覆盖(NM),分析柱状苹果树的干物质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阶段耗水情况对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且M处理可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均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开花座果期、叶变期。相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处理条件下,不同时刻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13:00、08:00,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3:00、10:00、08:00,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08:00、13:00。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W2处理10:00(4.52μmol/mmol)和W4处理13:00(2.62μmol/mmol);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NM处理较M处理增加11.02%~16.35%。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叶变期的耗水强度分别为3.29~4.36 mm/d、2.40~4.85 mm/d、0.83~1.79 mm/d和0.77~1.53 mm/d,耗水模数分别为19.34%~27.40%、55.99%~61.41%、8.62%~12.63%和5.85%~7.24%。最终得出120%ETC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有利于改善柱状苹果树的生长和生理状况,但80%ETC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地表覆膜不仅促进苹果树生长而且降低了土壤蒸发量,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因此,MW2处理为相对节水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选用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对厚度分别为0.008mm和0.013mm的普通地膜进行田间残膜回收试验,测定残膜捡拾率及缠绕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不同厚度对残膜回收的影响程度。同时,进行了地膜田间监测,测定残膜自然风化率,了解不同时间段内0.008mm、0.013mm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可降解程度,分析得到3种厚度地膜降解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通过田间试验,检验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1FMJ-1000型耙齿式田间残膜捡拾机、横向搂齿式农田残膜回收机及指盘式农田残膜搂集机的田间残膜回收能力,并对比分析4种机型残膜回收效率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5 YPJ-10型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装置采用了新型剥皮块铁辊,改进铁辊双轴承座与胶辊单轴承座布局,增加新型安全保护装置等新型机构部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具不仅提高了玉米剥净率,降低了破籽率,同时还解决了玉米苞叶积压、机器故障率、安全性能等诸多问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为玉米收获剥皮提供了理想安全的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设施栽培葡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永登县设施葡萄试验基地开展了葡萄滴灌不同生育期水分调控田间灌溉试验,在葡萄新梢生长、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期分别以55%田间持水率(θ_f)为灌水下限的干旱胁迫处理,依次为新梢生长期干旱胁迫(PS)、开花期干旱胁迫(FS)、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ES)、着色成熟期干旱胁迫(CS),其他生育期灌水下限均为75%θ_f;全生育期以75%θ_f为灌水下限的处理为(CK)充分供水,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葡萄粒径膨大速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新梢生长期干旱胁迫处理能抑制葡萄粒径膨大,但不会影响其生长的"双S"变化规律,且复水后粒径恢复生长并出现复水补偿效应;横、纵径在膨大期后14 d左右和52 d左右时达到膨大高峰,且第1次膨大高峰时的膨大速率远大于第2次的;新梢期和着色成熟期干旱胁迫较对照依次增产44.6%、42.5%,WUE依次提高71%、57%,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较CK可减产9.7%,WUE降低1.2%;新梢生长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单穂质量、单粒质量均显著(P<0.05)高于CK,开花期干旱胁迫花青素量显著(P<0.05)高于CK,着色成熟期干旱胁迫果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固形物量显著(P<0.05)高于CK,并可抑制葡萄果实可滴定酸的积累;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着色成熟期干旱胁迫葡萄产量和品质最优。【结论】着色成熟期干旱胁迫为当地设施栽培葡萄最佳的水分调控处理,可达到节水和提高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生产效果,其水分调控模式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55%~80%,灌水定额为270 m~3/hm~2。  相似文献   

16.
柴国强 《湖南农机》2007,(5):101-102
本文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利率的宏观因素,揭示了商业银行面对的利率风险正在逐步加大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桃树需水信号及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和2011年桃树连续生长季,在移动式遮雨棚下进行4 a生桃树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桃树需水信号(液流速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及产量和果实品质对不同灌水量(I1:100%ETc、I2:75%ETc、I3:50%ETc、I4:25%ETc,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响应规律。2 a试验结果表明:与I1相比,I2不会明显降低桃树液流速率、Pn和产量并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2 a分别平均提高6.2%、7.7%,而I3和I4虽然有较低的Tr和较高的WUE,但其Pn和产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9.2%、21.4%和16.9%、42.5%。不同灌水量对口感风味、维生素C、糖酸比、单果质量和产量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I2较I12 a分别提高了2.2%、4.5%、24.4%、28.8%、-2.3%和5.9%、3.2%、26.5%、9.3%、0.4%。不同灌水量对果实个数、着色度、硬度和可滴定酸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I2较I12 a分别提高了-24.1%、85.7%、22.1%、12.1%和-8.1%、40%、28.8%、-2.7%。不同灌水量对果实含水率影响不大,亏缺灌溉(I2、I3、I4)均提高了果实品质。由此可见,75%ETc亏缺灌溉是桃树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上最好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18.
植保无人机作业航线规划中,应尽量降低无人机能耗、减少药液的浪费。为此,提出了一种航线规划算法,在保证无漏喷的前提下,基于贯穿线理论分析可知,以待作业区域边界为起始边进行作业航线规划时可获得较少转弯次数和冗余覆盖率;利用转弯区域的平行四边形理论,求解可完全覆盖作业区域的最小平行四边形,获得最小的冗余覆盖率;构建作业航线覆盖区域边界,精确计算重喷率和误喷率。基于该算法开发航迹规划软件,可自动推荐最优作业航线,也可由使用者手动选择;提出最优航线选择时应对各个目标参数加权评优,从而选择最优作业航线。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待作业区域为面积983.125m2的不规则凸五边形时,将漏喷率降低至0,作业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最多减少作业过程中航线总长度39.41m,即减少15.49%作业航线总长度,获得了12.24%的最小冗余覆盖率。经过加权评分之后推荐的最优作业航线的起始作业方向为A4A3,转弯次数为6次,作业航线总长度为240.51m,冗余覆盖率为13.47%,重喷率为5.94%,误喷率为7.53%,综合评分为4.39。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的显著性因素,试验方法依据 NY/T 648-2002《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通过对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发现,影响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的显著性因素有挖掘深度、马铃薯品种、茎秧状况、土壤含水率和种植模式,而马铃薯成熟度只对马铃薯收获机的伤薯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动态产量模型──Feddes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论述了Feddes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该模型中两个主要参数—潜在干物质增长率和最大用水效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