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菌的多重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其耐药机制、耐药基因的传播与转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近来研究表明,细菌中存在一种能捕获和表达基因的遗传单位———整合子在细菌获得耐药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整合子编码一个整合酶负责基因盒在重组位点attⅠ和attC上的插入及切除,同时整合子也提供一个启动子(Pant)负责基因盒耐药基因的表达。整合子携带着重组的基因盒插入到转座子或接合质粒中,在不同的细菌间运动而传播耐药性,同时一个整合子可以捕获多个基因盒,对细菌多重耐药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现就整合子的结构、类型、基因盒的种类与表达及其与细菌多重耐药性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转移因子与重组转移因子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是来自于免疫淋巴细胞的一类可透析小分子多肽,它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转移因子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其免疫活性,并可诱导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重组转移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转移因子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制备而成,试验表明其具有增强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转移因子和重组转移因子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药品,在临床上用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猪α干扰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组克隆质粒pGEM-T-IFN-αZ为模板,PCR扩增杂种猪α干扰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c( )中,构建了猪α干扰素原核表达载体pET-IFN-α,实现了猪α干扰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检测均出现了特异性的条带.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经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9.8%.  相似文献   
54.
一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7年9月,郑州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将分离毒株接种20日龄肉鸡,于接种后第4 d出现精神不振、拉稀,第6 d出现死亡。分离病毒可致死部分鸡胚及产生卷曲胚,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经1 %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55.
为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N99株对新城疫病毒(NDV)增殖的干扰作用,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BV标准株M41和地方株HN99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按不同接种顺序同胚增殖,利用病毒血凝试验(HA)测定NDV的效价,观察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从而为检测IBV地方株HN99提供方法,也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株HN99对NDV的干扰作用与其浓度和接种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56.
利用PCR方法,对河南郑州、南阳、焦作等地采集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经处理后,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中盲传6代,克隆11株PCV2全基因组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1株PCV2中有10株基因组全长为1 767bp,基因组分型为PCV2b,1株为1 768bp,说明PCV2b是河南省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生的主要因素;11个毒株的同源性位于94.9%~100%,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为94.7%~100%;10株基因组为1 767bp的毒株处于一大分支上,遗传进化比较稳定;本试验为PCV2在河南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4种中药多糖对免疫雏鸡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4种多糖增强雏鸡黏膜免疫的作用和机理.将450羽罗曼公鸡随机分成9组,14日龄用新支二联弱毒苗点眼滴鼻,同时,8个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高、低剂量的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牛膝多糖(AIRPS)和山药多糖(CYPS)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 d,1次/d.于免疫后第10 d、20 d、30 d、40 d、50 d和60 d每组随机抽取5羽迫杀,刮取空肠黏液,用ELISA方法测定SIgA的含量;采盲肠扁桃体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盲肠扁桃体和肠绒毛SIgA细胞阳性面积.实验结果表明:4种多糖均能显著提高空肠黏液中SIgA的含量和盲肠扁桃体、小肠绒毛的SIgA阳性细胞数,低剂量的APS、IRPS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的ARPS、CYPS.提示4种多糖均可以有效地增强黏膜的屏障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猪细小病毒(PP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PPV V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并将其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入pGEM-T Easy 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对扩增程序中的荧光染料浓度、引物浓度和Mg2+浓度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和标准曲线。以阳性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应用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临床60份疑似PPV病料进行检测,同时与血凝试验(HA)和常规PCR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5 μL扩增体系中,Mg2+终浓度为4.5 mol/L、SYBR Green染料浓度为20 μmol/L、引物浓度为25 μmol/L时,本底反应最小、循环阈值最低、扩增效率最高。所建立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特异、定量地检测猪细小病毒,灵敏度达20 TCID50/mL;在临床样品检测中,其检出率比常规PCR方法高13.3%。【结论】 成功建立了PP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临床猪细小病毒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病毒的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根据猫α-干扰素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PCR扩增狸猫α-干扰素全基因,并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及在线分析方法对克隆的IFN-α基因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与人和其他种动物的IFN-α基因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狸猫α-干扰素全基因序列,其大小为631 bp,编码194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氨基酸序列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IFN-α基因存在种属的差异性,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狸猫IFN-α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猫IFN-α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用 15 0只 2 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鸡 ,在 2 0~ 4 0周龄期间饲粮非植酸磷水平设为 0 .2 0 % ,0 .2 5 % ,0 .30 %和0 .4 0 % ,研究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灰分钙、磷、锰、锌含量和血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 0 .2 0 %时 ,血浆磷含量低于其它水平组(P <0 .0 5 ) ;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杰分钙、磷、锰、锌含量高于其它水平组 (P <0 .0 5 ) ;而对产蛋性能、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重、蛋壳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得出 ,2 0~ 4 0周龄商品代北京红鸡饲粮适宜非植酸磷水平为 0 .2 0 % (实测值 :0 .2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