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验选择24头体况相近的6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现场饲养试验。该试验研究了不同单宁水平日粮对雄性梅花鹿仔鹿的生长发育各项体尺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2%单宁日粮的试验组梅花鹿体重以及体高平均日增长较快,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该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单宁可以促进育成前期的雄性梅花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2.
试验旨在克隆北极狐及乌苏里貉抑制素α(inhibin α,INHα)亚基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犬科INHα预测mRNA序列(登录号:XM_545660.5)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技术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卵巢组织中扩增出INHα亚基基因,同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中,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表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CDS序列全长为1 107 bp,编码369个氨基酸。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与犬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与97.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与犬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也说明INHα亚基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对INHα亚基蛋白的高级结构预测发现,由于半胱氨酸间形成的二硫键导致其采用"蝴蝶形"或"开放手"构型,其中α-螺旋形成分子的"手腕"结构,β-折叠形成分子的"手指"结构。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同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今后研究抑制素在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同步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小秦艽花中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10个药材样品中的含量。[方法]分别以龙胆苦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的方法。[结果]10批小秦艽花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为67.95~155.16 mg/g;总酚酸含量为9.54~17.04 mg/g。[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小秦艽花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高压脉冲电场快速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芪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考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提取方法,氧化酶反应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电场强度、料液比、脉冲数。此法提取黄芪中多糖达0.623%,得膏率达24.36%。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单宁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梅花鹿生长发育、角基萌发和初角茸生长的影响。选用24头体况相近的育成期雄性梅花鹿,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单宁的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4%单宁。预试期4d,正试期140d。结果表明,Ⅱ组梅花鹿体重、体高的平均日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体长、管围的平均日增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梅花鹿角基萌发时间早;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长均高于对照组和Ⅱ、Ⅲ组,其中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右支茸长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Ⅱ、Ⅲ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单宁能促进梅花鹿的生长发育,提前角基萌发时间,同时提高初角茸的产量;育成期雄性梅花鹿日粮中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代替10%卵黄对梅花鹿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为梅花鹿人工授精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电刺激法采集梅花鹿精液,以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1%、2%、3%、4%和5%大豆卵磷脂代替10%卵黄作为试验组,添加20%卵黄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各组精液冷冻保存。5 d后,进行精液解冻,检测解冻后各组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存活时间,筛选合适浓度的大豆卵磷脂。选取4~5岁健康雌性梅花鹿,肌肉注射30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0.4 mg氯前列醇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后第20 h用20%卵黄组与筛选出的大豆卵磷脂组冻精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30 d使用B超检测仪检测妊娠情况,统计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大豆卵磷脂组冻融后的精子活力、向前活动力、快速前进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及线粒体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稀释液中大豆卵磷脂浓度的增加,其冻融后精子活力、向前活动力、快速前进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以及线粒体活性呈下降趋势,精子存活时间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大豆卵磷脂组冻融精子人工授精梅花鹿的妊娠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2%和3%大豆卵磷脂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梅花鹿精子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大豆卵磷脂替代10%卵黄,能有效提高梅花鹿冻融精子的质量,为进一步筛选新型梅花鹿精液冷冻稀释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马鹿茸性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马鹿茸是否有性激素样作用。方法以大、小白鼠用药前、后前列腺精囊重量法探讨马鹿茸雄激素样作用;用小白鼠阴道涂片法和蟾蜍排精及雌家兔妊娠试验,探讨马鹿茸雌激素样作用。结果雄性大白鼠和小白鼠用马鹿茸细粉灌胃,其前列腺和精囊腺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小白鼠用马鹿茸粉灌胃后,其阴道涂片角化细胞和上皮细胞显著增多,表现出明显的性周期;蟾蜍胸淋巴囊注射马鹿茸提取物后排精明显增加,灌胃马鹿茸细粉的雌家兔卵巢明显肥厚,且卵巢出现血斑数随马鹿茸剂量增加而增多。结论本试验表明马鹿茸有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38.
尿素用量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13C 核磁共振分析和热机械性能分析为手段,研究了一定范围内尿素用量变化对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制胶合板,进一步评估了该影响。13C 核磁共振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变尿素用量对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构成无显著影响。热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甲醛/苯酚摩尔比条件下,适量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相同甲醛/(苯酚+尿素)摩尔比条件下,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呈逐渐提前的趋势,但速度呈下降趋势。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用量不超过苯酚质量25%左右时,PUF树脂性能优于酚醛(PF)树脂,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胶合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超出该范围后,PUF树脂性能随尿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9.
当前,真空绝热板主要采用成本较高的气相二氧化硅或不可再生的玻璃纤维作为芯材,为减少真空绝热板的成本,提高木材锯末粉的高值化利用,以木材锯末粉为原料、环氧树脂为胶黏剂制备真空绝热板,研究了木材锯末粉粒度(30~60,≥60~100和≥100~300目)和不同芯材密度(0.2,0.3,0.4和0.5 g/cm3)对真空绝热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为0.3 g/cm3时,随着锯末粉目数的增加,芯材静曲强度仅增加5%,因此,锯末粉目数对芯材静曲强度影响不明显。当锯末粉粒度为≥100~300目时,随着芯材密度的增加,芯材静曲强度增幅可达132%,因此,芯材密度对静曲强度影响明显。在满足自身成型的基础上,密度为0.2 g/cm3的芯材静曲强度可满足欧洲建筑保温材料的要求。当木材锯末粉目数小于300目且密度为0.3 g/cm3时,随着木材锯末粉目数的增加,芯材的平均孔径减小,芯材孔隙率增加,导热系数减小;当木材锯末粉粒度为≥100~300目时,随着芯材密度的增加,芯材的平均孔径减小,芯材孔隙率减小,导热系数增大;当木材锯末粉粒度为≥100~300目、芯材密度为0.2 g/cm3时,木材锯末粉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最低,仅为0.010 5 W/(m·K)。  相似文献   
40.
2004年9月15日(第0天)给45只成年雌性东北梅花鹿阴道放置"阴道内孕酮释放装置"(CIDR),到第12天取出CIDR,同时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1只母鹿注射200 IU(1组),24只母鹿注射150 IU(2组)。CIDR取出后24~72 h,用带试情布的成年公鹿对处理母鹿进行持续试情。结果第1组和第2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6%(18/21)和92%(22/24)(P>0.05),取出CIDR至发情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7.54±9.33)h和(49.74±6.69)h(P>0.05)。第2组1只母鹿表现出孕期发情现象。对发情母鹿进行腹腔镜人工输精,输精时间为取出CIDR后的48~78 h。输精后第5天到11月15日,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进行试情,检查人工输精母鹿返情情况,结果第1组和第2组人工输精母鹿未返情率分别为89%(16/18)和76%(16/21)。两组母鹿产仔率分别为50%(9/18)和38%(8/21)(P>0.05)。这对同期发情梅花鹿的定时输精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