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71.
为明确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关系,选用高产氮高效型(HYHNE)、高产氮中效型(HYMNE)和低产氮低效型(LYLNE)杂交籼稻品种,在相应最适氮肥水平下,研究3种类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特性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和不同粒位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米粒重(W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均表现为HYHNE>HYMNE>LYLNE,起始生长势(R0)、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均表现为HYHNELYLNE>HYMNE, R0、D和T99均表现为HYHNE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总结出了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田块选择、品种选用、育秧、大田栽前处理、栽植方式和密度、移栽方法、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3.
农家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肥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2006年用氮肥模拟农家肥(牛粪)在稻田中的氮素释放,结果表明:1)以设计农家肥在前期释放30%~50%的处理水稻产量为10.751~10.763 t/hm2,高于以农家肥在前期释放70%的处理(10.083 t/hm2),说明,农家肥在前期释放氮素较少,而进入孕穗期后释放较多.2)以用农家肥与无机化学氮,水稻产量为最高,达到11.283 t/hm2,而用农家肥产量为6.757 t/hm2.说明,用农家肥与无机化学氮混合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研究表明:农家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后,在孕穗期后氮的吸收利用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74.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奶牛要经历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一系列变化,因此,采食量下降,机体处于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负平衡状态,易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和酮病等。烟酸和胆碱能够调控脂肪代谢,提高产后泌乳性能,改善奶牛健康。本文总结了烟酸和胆碱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对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烟酸、胆碱在奶牛围产期合理应用及保障围产期奶牛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品种黔优18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在水稻生长的前后期(基蘖肥与穗肥,穗肥分别在水稻倒5叶叶龄期与倒3叶叶龄期施用)不同比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吸收利用、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均与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呈抛物线关系,基蘖肥与穗肥所占总氮比例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最高产量、氮素利用率、最优群体结构;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6:4获得高产,产量分别迭836.36kg/667m^2、813.87kg/667m^2;成穗率高,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氮素的农业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比例,计算出当地百公斤稻谷吸氮量1.85kg。  相似文献   
76.
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而成,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t/hm^2;2002-2004年,在贵阳进行3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85t/hm^2。2003-2004年实现12.0t/hm^2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威芋3号、大西洋、中薯3号、黔芋1号为试验材料,贮藏4个月,每个月测定其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使用化学试剂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较慢,干物质损失不大,Vc、还原糖、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较小。[结论]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后由于马铃薯未出芽,其品质变化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对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大西洋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冬作的密度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大西洋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密度6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产量最高,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和商品率呈负相关,但不影响商品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密度和较低施肥处理下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相同密度下,肥料投入与纯收入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9.
运用品种平均数为参照数的分析方法对2004年度贵州省马铃薯区试9个参试点、7个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YN03-1、合作23、克选10号为高产、稳定品种,906为高产、不稳定品种,米拉(CK)为低产、稳定品种,水城乌、99-2-2为低产、不稳定品种。  相似文献   
80.
应用改进的DAS-ELISA法快速检测马铃薯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别用改进DAS-ELISA法和常规DAS-ELISA法对马铃薯4种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且灵敏度也基本相同。改进法比常规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表明改进DAS-ELISA法是一种直观、实用、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适合种薯生产中大量样品的多种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