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索 cpxR 对鼠伤寒沙门菌的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 pmrB 和 phoQ 的调控作用,用overlapping PCR扩增得到 cpxR 、 pmrB 和 cpxR 、 phoQ 共表达基因 cpxR - pmrB 、 cpxR - phoQ ,用2倍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构建的 pmrB 、 phoQ 单基因过表达菌株JSΔ acrB Δ cpxR :: kan /p pmrB (JSΔΔ/p B )、JSΔ acrB Δ cpxR :: kan /p phoQ (JSΔΔ/p Q )和 cpxR - pmrB 、 cpxR - phoQ 共表达菌株JSΔ acrB Δ cpxR :: kan /p cpxR - pmrB (JSΔΔ/p RB )、JSΔ acrB Δ cpxR :: kan /p cpxR - phoQ (JSΔΔ/p RQ )进行黏菌素最小抑菌浓度(MICs)的测定,同时以各菌株在LB中的OD 600 nm 值绘制生长曲线,以各菌株在不同浓度的黏菌素中的存活率绘制杀菌曲线。结果:成功构建的鼠伤寒沙门菌 pmrB 、 phoQ 的单基因过表达菌株JSΔΔ/p B 、JSΔΔ/p Q 和 cpxR - pmrB 、 cpxR - phoQ 共表达菌株JSΔΔ/p RB 、JSΔΔ/p RQ 的MIC结果显示,JSΔ acrB Δ cpxR :: kan /p cpxR (JSΔΔ/p R )的MIC值较JS下降93.75%,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一致。JSΔΔ/p B 、JSΔΔ/p Q 的MIC值较JS均上升3倍,而JSΔΔ/p RB 、JSΔΔ/p RQ 的MIC值较JS分别降低50%和75%。生长曲线结果显示JSΔΔ/p R 的生长活性最低,JSΔΔ/p B 、JSΔΔ/p Q 、JSΔΔ/p RB 和JSΔΔ/p RQ 的生长活性均低于JSΔ acrB Δ cpxR :: kan /pHisA(JSΔΔ/pHisA)。黏菌素的杀菌曲线结果显示JSΔΔ/p B 和JSΔΔ/p Q 在不同浓度的黏菌素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黏菌素较敏感的JSΔΔ/p RB 和JSΔΔ/p RQ 。上述结果表明:CpxR能够通过PmrB和PhoQ调控鼠伤寒沙门菌对黏菌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2.
通过测定所选8种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来筛选对ESBLs大肠杆菌有抑菌活性的中药。结果表明所选中药对产ESBLs大肠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以连翘和白芍的抑菌活性较高。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选择连翘、白芍作为控制产ESBLs鸡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为了对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本试验采集了病猪肠道中的样品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基本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在98%以上,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ZB17;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猪源奇异变形杆菌(HQ259935.1和KR133627.1)的同源性最高,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复达欣、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敏感;但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先锋霉素IV、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VI、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本试验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病雏鸡肠管样品,用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并进行病原回归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分离菌对1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PCR成功扩出invA基因,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该细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用分离细菌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本养鸡场雏鸡发病的主要病原;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阿米卡星、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对复达欣、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将敏感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参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66.
探索Lep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褐牛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寻找与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新疆褐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E2FB位点有CT和TT2种基因型,处于低度多态,均为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极显著(r=0.435),与胱氨酸含量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r=0.410),与蛋氨酸含量呈弱负相关趋势(r=-0.308)。E2FB位点与硬脂酸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425)。结果提示E2JW位点有可能成为影响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67.
吴华  冯建坤  贺志沛  刘保光  胡功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28-13829,1383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在临床菌株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22株鸭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等9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果]22株鸭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四环素全部耐药,耐药率达100%,呈现多重耐药性特点;其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90.9%,与耐药表型基本一致。[结论]氟苯尼考在我国部分地区呈现高耐药性,对其耐药基因的监测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对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51株鸡源大肠杆菌中86.3%(44/51)检出Ⅰ类整合子,3.9%(2/51)检出Ⅱ类整合子,未检出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共检出5种类型的基因盒,分剐是sat基因盒(100%),dfrAl+aadAl基因盒(45.4%,20/44),dfrAl7+aadA5基因盒(22.5%,9/44),dfrAl+sat+aadA2基因盒(6.8%,3/44)和4800bp未知基因盒(27.3%,12/44),其中4800bp未知基因盒的下游携带有ESBLCTX-M基因,Ⅱ类整合子的基因盒携带dfrAl+sat+aadAl3种基因。  相似文献   
69.
外排泵抑制剂小肽1号对抗菌药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外排泵抑制剂小肽1号对抗菌药抗菌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了6类8种抗菌药单用和与小肽1号联用对12株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MIC值。结果表明,12株鸡大肠杆菌中有9株为产超广谱酶的多重耐药菌株,小肽1号(1∶2)使恩诺沙星等8种药物的抗菌活性多数增强2倍,使氟苯尼考对A8、A15的抗菌活性增强了4倍,小肽1号(1∶2或1∶4)使恩诺沙星、甲替沙星、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增强2倍,使左旋氧氟沙星对A13的抗菌活性增强4倍。以上结果表明,细菌外排泵抑制剂-小肽1号对大多数药物的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产酶多重耐药的鸡大肠杆菌至少同时存在产ESBLs、外排泵两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70.
鸡志贺氏菌病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鸡群中发生了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幼龄雏鸡,主要特征为脓血痢疾和明显的肠道出血.发病率100%,死亡率3.84%~33.3%.各种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病由鲍氏志贺氏杆菌所引起.动物攻毒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表现相同,攻毒后7 d致死率分别达50%~100%.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类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均敏感,但对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等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