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61.
固始鸡核型、G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固始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始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78,染色体基本臂数为NF=88,No.1、Z和W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No.2、No.4、No.7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No.3、No.6、No.8、No.9、No.10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G带研究表明:前10对大染色体(包括Z、W染色体)共可分为34个区,138条深带核和带。  相似文献   
62.
新型兽用纳米乳载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氟苯尼考纳米乳(FFNE)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本试验以氟苯尼考溶液(FFSol)为参比制剂,以30 mg/kg剂量给大鼠灌胃和肌内注射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8、12、24、36、48、72 h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含量,利用DAS 2.0软件计算房室模型与非房室模型条件下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两种给药方式下,FFNE与FFSol在大鼠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灌胃给药后,FFNE与FFSol在房室模型条件下AUC(0-∞)分别为1 085.047和2 176.490 mg/L·h,半衰期分别为10.566和13.687 h,FF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7.4%。肌内注射给药后,FFNE与FFSol在房室模型条件下AUC(0-∞)分别为1 530.55和3 243.338 mg/L·h,半衰期分别为7.533和13.335 h,FF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1.9%。结果表明,FFNE通过灌胃和肌内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较广,灌胃相对肌内注射吸收差,消除快。将氟苯尼考制成纳米乳剂后促进了氟苯尼考的吸收,氟苯尼考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3.
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5周龄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用杏鲍菇菌糠代替日粮中0, 50%, 100%的菊叶粉,预试期7 d,正饲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8%和12.1%,腹泻率有升高趋势. 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粗纤维、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同时提高了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了血清丙二醛质量分数(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血糖质量分数(p0.05),其他血清指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3.5%和5.4%(p0.05),每千克增质量的成本比对照组节约了17.3%和11.1%.由此可见,杏鲍菇菌糠可以提高幼兔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提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且有降低饲喂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鸽副黏病毒ND167在SPF鸡胚传代中毒力和F基因序列变化,运用有限稀释法将ND167连续传代扩繁,每代次均选择病毒稀释度最高且血凝价最高的尿囊液进行传代,共传10代次,测定第1、5和10代次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F基因序列。结果表明,ND167在鸡胚传代过程中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虽未突变,但是毒力却在逐渐增强,从中等毒力株演变为强毒力株。说明对于PPMV毒力判定需要根据动物实验进行,需警惕PPMV在鸡群中反复传代引起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65.
为评价猪发酵床废弃垫料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及潜力,测定4种使用了3~4年的猪发酵床废弃垫料的基本理化性质、盐分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垫料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营养物质,有机质含量在37.11%~50.73%之间,全氮含量为13.62~18.99 mg/g,全磷(P_2O_5)含量为23.04~55.32 mg/g,全钾(K_2O)含量为40.37~51.74 mg/g,且部分垫料之间差异显著。总腐殖酸含量较高,在35.36~43.60 g/kg之间。废弃垫料pH值在6.72~7.58之间,电导率为1.06~2.60 mS/cm,可溶性总盐含量为1.28%~3.77%,电导率、可溶性总盐含量及Na~+、NO_3~+-N含量不同垫料间差异显著,电导率与无机氮含量、可溶性总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H值与NO_3~+-N含量、可溶性总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垫料Cr、Cd、Pb含量均低于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的要求;菌糠垫料As元素含量高于有机肥农业行业标准(As含量≤15 mg/kg)。Cu、Zn含量超过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控制范围。总之,使用了3~4年的废弃垫料有机质、氮、磷、钾、腐殖酸含量丰富,盐含量相对较高,超标的重金属以Cu、Zn、As为主。  相似文献   
66.
[目的]筛选中草药叶下珠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为开发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新药提供条件。[方法]分别用75%乙醇(E)和纯净水(PF)煎煮叶下珠全草,再分别以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正丁醇(BU)萃取其活性成分。将萃取物分别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观察其对NDV病变的抑制作用;分别接种鸡胚,观察其对NDV血凝效价的影响;分别接种鸡,统计鸡群的死亡率,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E-PE、E-BU组萃取物均能明显抑制NDV在CEF细胞上的病变和显著抑制NDV在鸡胚内的增殖(P〈0.05),以E-BU较好;E-PE、E-BU组的鸡只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以E-PE组保护率较高。[结论]叶下珠水提取物效果较差;醇提取物E-PE组和E-BU组能有效抑制NDV病毒病变及其在鸡胚内增殖,对NDV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
三七总皂苷的乙醇超声法提取工艺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优化三七总皂苷的乙醇超声法提取工艺。[方法]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三七总皂苷的乙醇超声法提取工艺,并研究提取产品的急性毒性。[结果]各因素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液的50%乙醇浸泡三七粉末12h后,40℃下超声提取50min后过滤,滤渣再次提取,合并滤液;滤液经减压干燥、除杂、浓缩后得精制三七总皂苷粉末,其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0g/kg体重,属无毒级。[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乙醇超声波法提取三七总皂苷节省溶剂,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所得产品为无毒产品。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评估了水花生植物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的可行性并评价了其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体外抗病毒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能谱扫描仪分析等多种方法交互验证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形成,并采用MTT比色法在预防、阻断、直接灭活三种药物作用方式下对其体外抗PRRSV的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颗粒在反应液中呈胶体状态,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60 nm处;晶体颗粒呈六棱柱形,其粒径为34.8~314.2 nm,平均尺寸为43.8 nm。纳米氧化锌药物细胞安全质量浓度为0.125 mg/mL。纳米氧化锌针对PRRSV在预防、阻断以及直接杀灭三种作用方式下对细胞的最高平均保护率分别为35.1%、63.7%、73.9%。结果提示,纳米氧化锌在开发作为抗PRRSV的消毒剂以及阻断剂方面很有应用前景。该研究说明利用水花生植物提取液可以合成纳米氧化锌颗粒,而且显示了良好的体外抗病毒效果,这也为今后新兽药研发以及入侵植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对由地锦草、石榴皮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感染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大肠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试验选取5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莫西林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DSH)和低剂量组(DSL)。给药组在3日龄开始给药,连续给药至试验结束,共10 d。除空白对照组外,在雏鸭6日龄时用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进行攻毒,0.5 mL/只。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对病死鸭和各组存活鸭进行解剖,观察肝脏和小肠的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各项指标,评价中药复方对感染大肠杆菌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DSH、DSL和阿莫西林均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阿莫西林和DSH、DSL组均可减少肝脏、小肠等器官的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UREA)极显著升高(P<0.01),且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指标变化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ALP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中WBC、RBC、HGB、PLT等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给药组机体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以上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可以减轻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机体损伤,且作用效果与阿莫西林相近。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不同LED光色影响母兔繁殖效率的分子机制,将单笼饲养的300只后备母兔随机分成5组进行不同LED光色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在4个不同LED光色处理组兔笼上方60 cm处向下分别投射LED红光(660 nm)、LED绿光(540 nm)、LED蓝光(480 nm)和LED白光(400~760 nm),对照组投射白炽灯光(400~1 050 nm)。母兔每周接受3次补光(LED光处理),即每周的周五至周日下午18∶00至次日上午6∶00,时长为12 h,预试验7 d,正试期90 d。LED灯及白炽灯的光照度均设置为100 lx。结果显示:LED红光组母兔同期发情率与白炽灯光对照组及LED白光组相比,分别提高20.89个百分点和10.5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与绿光组及蓝光组相比,分别提高4.66个百分点和7.33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LED红光组母兔卵巢红色大卵泡数量有增加趋势,但各试验组间卵巢红色大卵泡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白炽灯光、LED白光、绿光、蓝光相比,LED红光能促进母兔垂体GnRHR mRNA表达,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LED白光、绿光、蓝光相比,LED红光显著提高了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mRNA的表达(P0.05);与白炽灯光对照相比,LED红光有提高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原始卵泡(PrF)阶段与初级卵泡(PF)阶段,不同LED光色处理的卵泡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原始卵泡(PrF)及初级卵泡(PF)相比,由于卵泡逐级闭锁,次级卵泡(SF)数量显著降低,不同组间开始出现差异,与LED绿光组及LED蓝光组相比,LED红光组、LED白光组及白炽灯光对照组次级卵泡(SF)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于卵泡进一步闭锁,与原始卵泡(PrF)、初级卵泡(PF)以及次级卵泡(SF)相比,三级卵泡(TF)数量显著减少,不同组间三级卵泡(TF)数量也呈现不同差异,与LED绿光组、LED蓝光组及白炽灯光对照组相比,LED红光组三级卵泡(TF)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与LED白光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LED绿光相比,LED红光及白炽灯光能显著抑制母兔卵巢FoxO1 mRNA表达(P0.05);与LED白光及LED蓝光相比,LED红光及白炽灯光有抑制母兔卵巢FoxO1 mRNA表达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Bcl-2/Bax mRNA两个凋亡相关基因在兔卵巢中均有表达,但两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差异(P0.05),Bax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cl-2 mRNA表达量;不同LED光色对兔卵巢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与LED绿光、蓝光及白炽灯光相比,LED红光显著提高Bcl-2 mRNA的表达量(P0.05),但与LED白光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Bcl-2基因表达量受到不同光色的影响呈现红光白光白炽灯光绿光蓝光;不同LED光色对Bax mRNA表达的影响呈现绿光蓝光白光白炽灯光红光,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规模兔场短日照季节周期化繁殖生产中,每周连续3 d于晚间18∶00至次日凌晨6∶00之间,采用100 lx的LED红光进行补光,可提高母兔同期发情率;HPG轴上繁殖调控关键受体基因转录水平、卵巢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数量以及与卵泡闭锁和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受到LED不同光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