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将膜联蛋白V(Annexin V)法与碘化丙啶(PI)染色法相结合检测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原生质体的早期凋亡,结果表明:在中性盐胁迫下,能够很好地区分早期凋亡的原生质体和死亡的原生质体。200 mmol.L-1NaCl对烟草原生质体胁迫5 h,凋亡率能达到7.57%;但在200 mmol.L-1NaHCO3碱性盐胁迫下,质膜透性发生了改变,不易区分早期凋亡的原生质体和死亡的原生质体,同时,随着碱性的增加,原生质体破碎率显著升高。碱性的NaHCO3和Na2CO3表现出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文章对近年来五味子木脂素、多糖、挥发油等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做一综述和展望,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应用数码显微技术对市售不同来源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两者的显微结构上,板蓝根中多见网纹导管、单粒淀粉、复粒淀粉、石细胞;南板蓝根中多见孔纹导管、具细小纹孔的薄壁细胞、单粒淀粉、钟乳体,这表明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显微结构特征可用于2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同时也为全面研究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溶剂熔融法,对难溶性药物氟苯尼考的水溶性粉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载体,制备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固体分散体,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电子显微镜扫描法和溶出速率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比较氟苯尼考原粉、氟苯尼考PEG6000固体分散体、氟苯尼考-PEG6000物理混合物的溶出速率,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原粉、固体分散体和混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红外光谱、电镜结果和溶出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氟苯尼考原粉是晶体态的片层结构,固体分散体则为无定形态,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高于氟苯尼考原粉和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达到3.441mg/mL。无溶剂熔融法制备氟苯尼考PEG6000固体分散体可以提高氟苯尼考溶解度,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为采收后的野生长春花中长春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采收在干扰长春花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影响到长春碱的合成与积累。采收后20d与采收前相比,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降低,长春花叶片和茎中的长春碱含量也有所降低。采收后20~40d,长春花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采收后40~60d,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增加相对稳定。采收后40d时,长春花根、叶片和茎中长春碱含量均显著高于采收前;采收后60d时,长春花不同部位长春碱含量略低于采收前。人为采收后长春花单株长春碱总量也有所降低。长春碱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与其对外界干扰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空气以及抗氧化剂储藏条件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POV值)影响,通过测定POV值来提高牡丹籽油的贮藏。[方法]利用过氧化值测定试剂来检测牡丹籽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POV值,并添加不同的抗氧化剂来抑制牡丹籽油氧化。[结果]牡丹籽油在4℃储藏条件下相对于25和45℃的POV值增长较慢,表明在低温时牡丹籽油易于储藏。在密封储藏条件下,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会变慢,牡丹籽油保存的时间更长。在25℃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对牡丹籽油的POV值分别在见光与避光条件下进行试验,8 d之后,牡丹籽油见光条件下的自由基开始快速生长,加速了氧化过程,因此应采取避光措施来储藏及运输牡丹籽油。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选取8种抗氧化剂进行试验,最适宜牡丹籽油贮藏的添加剂是合成抗氧化剂BHA,还有TBHQ,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是竹叶黄酮、V_C。[结论]牡丹籽油要在低温、密封、避光条件下进行储存。且在选择添加剂时,竹叶黄酮作为一种低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考虑作为牡丹籽油的一种新型植物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早熟禾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雅君  祖元刚  刘慧民  张雪岩  高阳 《园艺学报》2008,35(11):1701-1708
 对国内外早熟禾种质资源概况、资源利用与评价、生物学特性、资源遗传改良及生物技术应用进展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提出相应的策略。早熟禾资源在中国蕴藏量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良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应用最多的草坪草,美国等注册的大量改良品种占据着世界种业市场;加拿大早熟禾(P. compressa L.)、糙茎早熟禾(P. trivialis L.)及一年生早熟禾(P. annua L.)可作为固土护坡等生态环保特殊用途的草种。国内对引进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生态适应和观赏性评价上,并编制了新品种培育的国内规范标准。目前对早熟禾资源研究的热点是围绕早熟禾特殊的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进行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改良,认为多倍体无融合品种受多源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通过组培和转基因手段对获得的再生体系进行改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加强转基因植株的应用研究及国有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Plantnumberdynamicdependsonthenumberofbirth,death,emigrantandimmigrant(Pielou1977,Si1vertown1982).TheplantagestructureistheresuItofinteractionbetWeentheplantviabilityandtheenvi-ronmentalfactors(Grawley1991).Studyontheen-dangeredpfantpopuIationagestructureisverysig-nificantforappraisingthepopuIationdynamicandpopuIationdevelopingtendency.ltnotonlyexplainsthepopuIationstatusbutaIsoprovidesthescientificreferenceforconservation.Theworksontheendangeredplantpopulationdynamichavebeenca…  相似文献   
19.
亚洲草地在目前和将来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草地的自然环境亚洲幅员辽阔,具有略呈梯形的大陆躯干,地形中高周低。中部高耸,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低山丘陵和平原。大陆东缘,自北而南具有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地表起伏较大。亚洲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由于海陆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及季节变化或迭加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使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所在群落特征及其种间关系,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进行χ2检验的方法,分别在川西北地区对濒危种裂叶沙参和广布种泡沙参所在群落中23和26个常见植物种分别进行了总体相关性和各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同时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了各种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裂叶沙参与泡沙参所处群落中各种群间在总体上无显著性联结。在裂叶沙参所在群落中23个种群间,仅2%的种对间Jaccard指数大于05;在泡沙参所在群落中26个种群间,仅3%的种对间Jaccard指数大于05。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所处群落中种间关系的不稳定性是由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环境旱化所导致。泡沙参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扩展趋势,而裂叶沙参在相同或较好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衰退趋势,说明裂叶沙参在其内在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方面存在着导致种群衰退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