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利用陇东塬区1981—2013连续33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气候因子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多项式函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33年来,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为0.75℃/10 a;有效积温上升,气候倾向率为45.79℃/10 a;降水总量下降,气候倾向率为-29.17 mm/10 a;日照时数增加,气候倾向率为25.75 h/10 a。气候变化引起陇东塬区冬小麦播种期和越冬开始期推迟,返青、拔节、抽穗、成熟期提前,冬小麦全生育期显著缩短,倾向率为-6.69 d/10 a;植株生长高度下降;植株密度,三叶期增加,其余发育期减少;分蘖数和大蘖数减少;越冬死亡率下降;不孕小穗率减少,籽粒数、千粒重、亩成穗率增加。1981—2013年陇东塬区冬小麦气候产量呈上升趋势,气候产量与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水资源短缺是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制约因素,温度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72.
南方红壤区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坡面次降雨土壤入渗及产流产沙特征,对于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及水土资源管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野外径流场2014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入渗及产流产沙特征.次降雨入渗量与地表植被盖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 <0.05,R=0.95).入渗量随降雨强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存在入渗量达最大值的临界降雨强度;人工林及灌草地临界降雨强度为19.9 ~ 27.8 mm/h,均高于自然撂荒地.次降雨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与地表植被盖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超过0.9.土壤侵蚀率随径流系数呈幂函数增加趋势,径流中泥沙浓度随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呈对数函数增加趋势,土壤流失量随降雨侵蚀力及次降雨径流深均呈线性递增趋势.次降雨径流深20 mm为土壤流失量变化拐点,径流深超过20 mm后,土壤流失量随径流深递增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73.
山杏高接换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4.
175.
2004年在我市的桑蚕主产区宜州市和环江县发生了多起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出现大蚕普遍暴发蚕病的罕见现象,农户养蚕几乎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经过调查诊断为家蚕中肠型脓病,本分析了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大蚕发生中肠型脓病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6.
目的研究两种2n雌配子来源的青杨杂种三倍体与亲本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从蛋白水平探讨异源三倍体杨树在生长、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分子基础,为杨树多倍体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青杨三倍体与其亲本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所提取的杨树蛋白质样品经FASP酶解、iTRAQ试剂标记、高pH-RPLC分离、RPLC-MS分离分析,获取的串联质谱数据通过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 1.3搜库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蛋白质相对定量的比较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再对差异蛋白质进行GO、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1 472个蛋白质,差异蛋白202个。FDR和SDR青杨杂种三倍体与母本‘哲引3号杨’、父本‘北京杨’的差异蛋白比率在2.0%~10.1%之间。两种不同2n配子来源三倍体中FDR与亲本差异蛋白比率最高,且两种三倍体与父本的差异蛋白比率均比母本高。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显著富集于代谢相关、核糖体组装、光合作用和胁迫响应等通路。结论杂交和加倍后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的增强,并提高了多倍体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这些变化促进了杨树异源多倍体营养生长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7.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酸性红壤地区.铝胁迫作为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对油茶生长发育影响巨大.文章总结了铝胁迫对油茶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相关研究,综述了油茶铝胁迫响应机制和油茶耐铝性分子基础的最新报道,归纳了磷元素缓解油茶铝胁迫的多种生理途径,并对未来油茶铝胁迫和耐铝性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8.
研究清徐县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为今后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选取清徐县1960—2019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和粮食产量资料并进行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计算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突变等分析。结果表明:清徐县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27℃/10 a;冷暖期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线;年代际变化趋势为“显著上升—不变—显著上升—平缓上升”;存在明显的突变点,时间为1991年。四季平均气温也基本呈现出上升趋势,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增温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均存在明显的突变点,时间分别为1996、1994、198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和秋粮年产量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夏粮年产量与年平均气温不相关,并据此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考察菌体生长情况并测定不同生长阶段平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滤纸酶、淀粉酶活性,分析硒元素对平菇生长及胞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硒对平菇4种胞外酶均有显著影响,300 mg/kg硒有效促进了平菇胞外酶的分泌,在一定硒浓度范围内,硒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0.
探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林分结构和植物多样性,旨在为其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森林经营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高,天然更新能力强。乔木树种和林下植物的单种科组成都在50%及以上,幼苗种类和数量较多,林分天然更新能力较强,幼树相对较少。2)林分郁闭度、株数密度、胸径差异大,林木空间布局有待调整。标准地郁闭度为0.64~0.90,株数密度为675~1 975株/hm2,胸径在5.0~44.5cm之间,林分空间分布多为团状分布,林木竞争处于中庸状态。3)乔木层植物多样性丰富,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受林分因子的影响。不同林层中,乔木层的4个指数相对较大;灌木层植物受郁闭度、平均胸径等林分因子的影响,草本层基本不受影响,幼树幼苗层受郁闭度的影响。因此,可进行森林抚育间伐,适度调整林分密度和空间分布,提高幼树幼苗的数量和质量,丰富林下灌木种类,提高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确保森林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