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番茄叶霉病菌异菌脲抗药性突变体的诱导与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敏感-乙霉威抗性(BenS-DieR)、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敏感(BenR-DieS)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抗性(BenR-DieR)3种类型的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菌株对不同类型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蕃茄叶霉病菌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与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及乙霉威的敏感性无关。根据药剂对3类菌株EC50值的平均值, 16种杀菌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腐霉利>乙烯菌核利>异菌脲>戊唑醇>百菌清>嘧霉胺>醚菌酯>代森锰锌>8-羟基喹啉铜>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灭锈胺>烯酰吗啉>烟酰胺>三唑酮;抑制孢子萌发的活性依次为醚菌酯>腐霉利>百菌清>乙烯菌核利>灭锈胺>8-羟基喹啉铜>异菌脲>代森锰锌>嘧菌酯>烟酰胺>嘧霉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酰吗啉。通过紫外诱变共获得17株抗异菌脲突变体,突变频率为4.5×10-7。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 17.65%、70.59%和11.75%。这些突变体对腐霉利和乙烯菌核利表现交互抗性,对苯并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DMIs)、QoIs等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亲本菌株在生长、产孢、致病能力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但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亲本。  相似文献   
102.
进行了室外大田残留试验,监测了稻田水体中丙炔 口 恶 草酮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丙炔 口 恶 草酮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2 d。通过室内水解试验及模拟自然光降解试验,研究了丙炔 口 恶 草 酮在稻田水与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及光降解规律。在室内25℃避光的田水与pH 5.0 和7.1的缓冲液中,丙炔 口 恶 草酮的降解半衰期均大于90 d,而在pH 9.6的缓冲溶液中的半衰期为3.7 d。在室内25℃及在 4 000±500 lx氙灯光照下,其在田水和pH 7.1、9.6的缓冲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8、13.2和9.8 h。光对水解的显著影响可通过半衰期的长短变化来揭示,表明光照是该药剂在室外田水中迅速降解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3.
对绍兴地区2012-2013年各果品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随机抽样,共抽检水果样本722批次,检出样本302批次,超标率03%,合格率997%,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个别农药如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百菌清和腐霉利农药检出率较高,少数农药残留超标,并检出部分禁用农药,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4.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能同时识别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宽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同时测定这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比较了间接竞争(ic-CLEIA)和直接竞争(dc-CLEIA)2种反应模式,优化了相关理化参数,确立了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间接竞争CLEIA法检测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5.57、2.30和2.62 μg/kg,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39~100、0.39~25和0.39~25 μg/kg;直接竞争CLEIA法检测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5.43、1.34和1.24 μg/kg,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39~100、0.10~25和0.10~25 μg/kg。所建立的CLEIA方法基本能满足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在谷物和果蔬中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为研制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试剂盒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促进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简称甲维盐) 微囊悬浮剂的工业化生产,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1%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对溶剂、乳化剂及其用量、搅拌速率、酸化时间、固化温度、预聚体溶液甲醛-尿素比例 [n (甲醛) : n (尿素)] 及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m (环己酮) : m (200# 溶剂油)=1 : 2] 的复配溶剂,在复配乳化剂  [m (农乳603# ) : m (农乳500# )=5 : 1] 质量分数为2.4%,搅拌速率300 r/min,调酸时间120 min,固化温度70 ℃,预聚体溶液n (甲醛) : n (尿素) 为3 : 1、质量分数20%条件下,可制得外观形态良好的甲维盐微囊,其包封率达83.8%,平均粒径为2.3 μm。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证明其缓释性能良好,在测试条件下可持续释放17 d。同时,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物测定试验表明,该微囊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杀虫活性,与对照药剂甲维盐微乳剂相比具有更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06.
毒死蜱在4种作物中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建立了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分析萝卜、甘蓝、青菜和稻米中毒死蜱残留量。以乙腈为提取剂,提取液经浓缩净化后,用GC-FPD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萝卜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 mg·kg^-1;甘蓝和青菜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6 mg·kg^-1;水稻糙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 mg·kg^-1。空白样品的添加回收率结果显示,在0.01~1.0 mg·kg^-1添加浓度范围内,在萝卜、甘蓝、青菜和稻米中的回收率分别大于92.96%、84.90%、86.20%和83.97%,变异系数均小于5.97%。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明机械能与界面张力在农药水乳剂制备中的作用机理,配制了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30%毒死蜱水乳剂、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测定、对比了同一配方用不同加工设备得到的乳状液的析水率、乳滴粒径分布以及同一种农药用不同乳化剂组合加工得到的乳状液的析水率、乳液稳定性和界面张力等数据。结果表明: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具有嵌段聚醚型结构的非离子型乳化剂和磷酸酯类的阴离子型乳化剂配制,同时用提供机械能较高的高剪切乳化机加工能得到稳定的乳状液。据此得出结论:在水乳剂的配制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减小界面张力,同时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来增加乳液体系的机械能则能快速筛选出优良的水乳剂配方。  相似文献   
108.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和其活性鉴定,以及PBAN在害虫的预 测预报,指导大田防治的应用,并对影响性信息素诱捕作用的各种因素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9.
首次研究分析了灰葡萄孢霉菌群体中旁路氧化与菌丝生长对嘧菌酯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旁路氧化酶的专化性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50 μg /mL SHAM对采自浙江、江苏、山东三地的142株灰葡萄孢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29.03% ~48.33%之间,平均为10.49%。SHAM处理对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表现出明 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无SHAM时,嘧菌酯对上述群体菌丝生长的EC50(EC50Q)值在0.20~51.48 μg /mL 之间,平均为6.56 μg /mL;当SHAM浓度为50 μg /mL时,EC50 值在0.04~5.25 μg /mL 之间,平均为2.21 μg /mL。旁路氧化的相对贡献值F 最低为0.17,最高为24.40,平均为3.19。另外,少数在没有SHAM存在时对嘧菌酯表现"耐药性"的菌株在SHAM存在下对嘧菌酯也很敏感。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杭州地区2004-2005年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阐述了整个杭州地区包括杭州市区和各个县市的基地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并对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采取的一些监控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基地蔬菜的生产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