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8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不同用氮量水平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37.5kg.hm-2(120%OptN)用氮量水平以下,茶叶芽头密度、鲜叶产量、枯枝落叶量、修剪枝叶量和生物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多的趋势,即施纯氮337.5kg.hm-2(120%OptN处理)>281.25kg.hm-2(100%OptN处理)>168.75kg.hm-2(60%OptN处理)>70.35kg.hm-2(25%OptN处理)>CK(不施肥),但施氮量进一步提高到421.95kg.hm-2(150%OptN处理)后,则不升反降。茶叶感官品质表现为25%OptN>60%OptN>100%OptN>120%OptN>CK>150%OptN,但处理间的差异不大,总体品质有随着用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谈福建茶园生态建设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今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茶树栽培上所存在的诸如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境恶化,物种减少,灾害频繁,农残超标;成本加大,效益降低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根寻源,它是人们忽视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肆意破坏,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所致。因而,开展生态茶园的研究与实践,以加快发展生态茶园,保证茶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我国生态茶园方面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有关报道不少。本文试图在这一基础上,结合福建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33.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施肥条件下黄棪品种茶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栽培茶园不施肥是不适宜的,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2)施肥有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功效,并以营养全面的适量配施的最佳;(3)氮、磷、钾、菜饼四种肥料配施,对土壤肥力的贡献,以氮和菜饼为大,磷、钾其次;(4)施肥对茶园土壤肥力的贡献大于土壤基础养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灰色关联分析在茶树品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计算机数理统计模型库管理系统(TSM)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茶树品种的产量性状与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新梢着叶数〉叶片锯齿数〉新梢长度〉叶柄长〉最长节间〉叶长〉叶脉数〉新梢粗度〉叶面积〉叶宽〉R值;生态适应性综合表现为:扬树林783〉扬树林781〉福云595〉白云1号〉桂红4号〉宜红早〉福云7号〉黄叶水仙〉桂红3号。其结果为茶树高产育种、早期鉴定、引种  相似文献   
35.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茶树品种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全国(首批)茶树品种区试福建点10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福云7号、白云1号、宜红早等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较好;该方法能综合地反映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茶园土壤(黄壤和红壤) 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氮水平处理,N0、N1、N2、N3,含氮量分别为0、100、200、400 mg·kg^-1.结果表明,培养结束后2种土壤在N0处理下的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别为586.58mg·kg^-1和298.84mg·kg^-1,黄壤有机碳矿化量显著高于红壤,但有机碳矿化比率和矿化常数犽值则显著低于红壤.2种土壤在氮输入后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都显著高于N0处理,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大,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20.90%~91.88%和48.52%~113.88%,氮输入对低肥力的红壤促进作用更明显.-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2种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施氮显著增加了易矿化有机碳量(犆1),其中矿化常数犽值和初始潜在矿化速率(犆狅犽)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半衰期(犜1/2)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说明短期氮肥施用能加速有机碳周转,有利于土壤碳氮转化和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37.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作者针对现行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大都由于缺乏资金来源或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而迟迟不能上马的现状,从七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8.
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鉴定评价了200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寒性等。筛选出品质超过国家品种的优异资源6份、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4份、咖啡碱含量>5.2%的资源6份、咖啡碱含量<1.0%的资源2份。对资源扦插后代的DNA多态性、同工酶酶谱特征以及花粉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无性后代的遗传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9.
1995-2002年在霞浦,柘荣,福安不同区域的生态与生产条件下对新品种早春毫的产量,品质,开采期,抗性与适应性等经济性状进行区试鉴定与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开采期特早,比早生种福大(ck)早21-35d,比特早生种福云6号早10-19d。(2)产量高。比福大平均增产2成以上,成年期增产潜力大。(3)品质优异,成茶色翠绿,比福大条索壮实,毫多,香气高,“栗香”显,滋味浓厚回甘,香味品质与福大相当,明显优于福云6号。(4)抗性与适应性强。种植成活率达90%以上。未遭受严重的寒害,早害与病虫害。适宜在上述区试。示范点气候条件相类似。中低海拔的福建茶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以及省外茶区引种示范。  相似文献   
40.
我所茶树土壤肥料研究起始于1936年,迄今70年了.70年来,我所土肥科技工作者本着科研面向生产,面向社会的方针,立足基层,辛勤耕耘,先后取得了30多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茶区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乃至全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