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75篇
  免费   20412篇
  国内免费   28795篇
林业   11534篇
农学   11646篇
基础科学   10353篇
  36854篇
综合类   38501篇
农作物   7749篇
水产渔业   7013篇
畜牧兽医   11926篇
园艺   3324篇
植物保护   7982篇
  2024年   700篇
  2023年   1302篇
  2022年   1964篇
  2021年   2331篇
  2020年   3763篇
  2019年   6963篇
  2018年   6534篇
  2017年   7606篇
  2016年   8247篇
  2015年   8588篇
  2014年   7694篇
  2013年   8340篇
  2012年   8591篇
  2011年   7609篇
  2010年   6517篇
  2009年   5967篇
  2008年   4914篇
  2007年   5168篇
  2006年   4648篇
  2005年   4165篇
  2004年   3242篇
  2003年   2874篇
  2002年   2492篇
  2001年   2203篇
  2000年   2094篇
  1999年   2282篇
  1998年   2044篇
  1997年   1942篇
  1996年   1775篇
  1995年   1796篇
  1994年   1714篇
  1993年   1407篇
  1992年   1355篇
  1991年   1117篇
  1990年   870篇
  1989年   860篇
  1988年   718篇
  1987年   494篇
  1986年   449篇
  1985年   241篇
  1984年   215篇
  1983年   218篇
  1982年   209篇
  1981年   249篇
  1980年   203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130篇
  1975年   114篇
  1965年   138篇
  1964年   1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辽科38具有熟期适中、高产、容重高、抗性突出等特点,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70017)。对品种特征特性、制种基地选择与隔离、播种、田间管理、花期管理以及收获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品种推广和加快产业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
牛瑜琦 《中国种业》2020,(8):101-102
太7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针对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生态环境,以丰产、耐旱为目标,通过常规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90014)。该品种属强冬性品种,抗寒性好、综合性状优、适应性广,且具有丰产、稳产等特点,在山西晚熟冬麦区生产种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3.
PHD(Plant Homeodomain Finger)基因家族编码一类锌指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过程。通过全基因组鉴定获得了95个大豆PHD家族蛋白。通过共线性分析、进化树构建、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构域鉴定、GO注释分析、不同组织间和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等,获得了大豆PHD家族基因复制、家族进化、保守结构域及基因表达等信息。结果表明,大豆PHD基因在家族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上存在较大变异,可能参与Zn 2+结合、DNA结合及表观遗传调控等分子过程,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豆PHD家族在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4.
李美琪  贾小卫  郭蕊  吴丹  刘浩 《绿色科技》2020,(6):34-37,42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9年7月22~23日京津冀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动热力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500hPa两槽一脊、副热带高压北抬、低空急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和黄渤海的补充水汽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在河北中部的水汽辐合抬升则为暴雨提供了抬升条件。此次暴雨的产生受中尺度对流云团的连续生成合并影响,降水效率高。在暴雨中心整层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速度中心明显,使得高层的抽吸作用更强,更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与发展,为降水强度增大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高空弱冷空气的入侵对能量锋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起到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45.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46.
l-proline (Pro) is a precursor of ornithine, which is converted into polyamines via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 Polyamine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o on polyamine metabolism and cell proliferation on porcine enterocytes in vivo and in vitro. Twenty-four Huanjiang mini-pi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1 of 3 groups and fed a basal diet that contained 0.77% alanine (Ala, iso-nitrogenous control), 1% Pro or 1% Pro + 0.0167% α-difluoromethylornithine (DFMO) from d 15 to 70 of gestation. The fetal body weight and number of fetuses per litter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s were obtained on d 70 ± 1.78 of gestation. The in vitro study was performed in 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IPEC-J2) cells cultured in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high glucose (DMEM-H) containing 0 μmol/L Pro, 400 μmol/L Pro, or 400 μmol/L Pro + 10 mmol/L DFMO for 4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ternal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1% Pro increased fetal weight; the protein and DNA concentrations of the fetal small intestine; and mRNA levels for 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haker-related subfamily, member 1 (Kv1.1) in the fetal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s (P < 0.05). Supplementing Pro to either gilts or IPEC-J2 cells increased ODC protein abundances and polyamine concentrations in the fetal intestines and IPEC-J2 cells (P < 0.05).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 group, the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Pro and DFMO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ODC protein and spermine concentration in the fetal intestine, as well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utrescine, spermidine and spermine in IPEC-J2 cells (P < 0.05). Mean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the S-phase and the mRNA levels of proto-oncogenes c-fos and c-myc were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Pro supplementation, whereas depletion of cellular polyamines with DFMO increased tumor protein p53 (p53) mRNA levels (P < 0.05). Taken together,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Pro improved fetal pig growth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via enhancing polyamin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47.
有机肥对土壤特性及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施用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对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越来越广泛施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有机肥基本概况,重点综述了有机肥对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养分利用以及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当前有机肥施用对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风险、施肥效率低、以及有机肥品种研发不足、相关质量标准滞后等问题,并对当前有机肥推广应用的形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处理后苹果灰霉病发生情况及与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明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为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150mg/L水杨酸(SA)浸泡苹果果实20min,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20℃下放置2d后接种灰霉病菌灰葡萄孢,接种后1~9d,调查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及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后SA处理可有效降低接种后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率,尤其在接种前期(1~3d)效果显著(P0.05),并可显著抑制病斑直径扩展。同时,SA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果肉组织中防御酶POD、PPO、PAL及抗病相关蛋白CHI和GLU活性,诱导抗病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与积累,减少MDA的生成,从而有效抑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发生。【结论】SA通过促进防御酶活性、抗病相关蛋白活性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抗病物质含量,从而增强苹果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9.
为了建立青蒿的SRAP最佳扩增体系,并筛选出SRAP多态性引物,本研究以青蒿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dNTP Mix、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对青蒿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蒿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μmol/L、Mg^2+2.0 mmol/L、模板DNA 5.1 ng、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 0.25 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均有不同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dNTPs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不同种质资源的青蒿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在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一结论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青蒿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养分管理对安溪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扬  孙丽莉  廖红 《土壤学报》2020,57(4):917-927
安溪是铁观音的主产区,茶园养分管理滞后已成为该地区茶叶生产的瓶颈,本研究旨在为该地区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15年在安溪县采集了50个茶园的茶青与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5项主要肥力指标和茶青中9种主要次生代谢物含量;并根据茶农氮肥用量调研数据,初步将茶园养分管理划分为:少量、中量和过度型等三种方式。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发现,此分类方式可解释34.4%(P0.001)茶园土壤肥力参数的总体差异,说明此分类方式能反映出不同茶园养分管理的总体水平;并且,养分管理对表层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养分管理对茶青综合品质的影响可解释品质总差异的7.48%(P0.001);大部分茶青次生代谢物在中量型管理下含量最高。说明养分管理影响安溪茶园土壤的肥力状况,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生产,该地区的建议施氮量约为200~400 kg·h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