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观察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胃组织MuC1、COX-1、COX-2、cNOS、iNOS不同病程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组织NO、PGE2、6-ketoPC-F1d、MuCl、COX-1、cOX2、cNOS和iNOs随病程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出现胃黏膜损伤和胃肠功能紊乱,胃组织MUC1、COX2、iNOS发生显著变化.MUC1随病程进展逐渐降低,iNOs和COX-2表现为早期活性降低,晚期活性升高,PGE2、6-keto—PGF1d和NO随病程显著升高,相关分析发现.COX1与cNOS呈显著正相关,与iNOS呈著负相关。补中益气丸能调节MUC1、COX-2、iNOS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阻止胃黏膜损伤。结果表明,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可成功诱导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iNOS与COX2可能为相互协作和相互介导的关系,在糖尿病胃黏膜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补中益气丸通过升高MUC1、降低iNOS和COX-2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阻止胃黏膜损伤和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将含有裂解酶基因重组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电转化至粗糙型布鲁菌M111中,构建重组布鲁菌M111(pBBRlMCS::PR-PL-E)。重组菌株在28℃培养,42℃诱导表达裂解酶E,从而制备布鲁菌菌壳。绘制布鲁菌生长曲线及裂解曲线,计算裂解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布鲁菌菌壳的形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布鲁菌菌壳,温控裂解质粒pBBRIMCS::PR-PL-E对布鲁菌的裂解率为10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菌内容物部分流出,细菌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粗糙型布鲁菌菌壳,初步研究了其基本特性,为下-步开展布鲁菌菌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东北虎出血性腹泻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数量现不足20只.人工繁育对东北虎的研究及种群维持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2月,某野生动物园养殖的东北虎暴发出血性腹泻,表现为食欲下降,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卧地不动,对外界刺激不敏感,腹泻,排血便或焦油样稀便等症状,病程长短不一,预后不良.部分病虎经抗生素静脉注射、口服和灌肠等治疗无效死亡.1只成年雌虎治疗两周后出现后肢抽动的神经症状.病死虎剖检胃内充满血液,有溃疡灶.肠壁增厚,有多量血性黏液,结肠黏膜脱落,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肾呈暗棕色,被膜易剥离,皮质、髓质界限不清.肝脏充血、肿大.其他脏器变化不明显.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分离到两种病原菌,分别为魏氏梭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经鉴定对实验动物均具有致病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多糖抗原编码基因cps2J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利用SYBR GreenⅠ能特异地与双链DNA结合发出荧光的特性,以ABI7000为平台,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参考株和猪链球菌2型国内分离株都呈阳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整个检测过程于2h内完成,检测限度为24CFU,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对5份采集于猪链球菌2型病猪的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肝脏和脾脏最适于检测。  相似文献   
1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86~24为始发菌株,利用自杀性载体pCVD442,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敲除了染色体上的ler基因,构建了O157∶H7 le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始发菌株对HEp-2细胞的平均黏附数量是突变菌株的17倍。试验也证实了ler基因对LEE致病岛毒力基因的正调控作用,这为O157∶H7基因缺失突变弱毒疫苗株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学军 《新农业》2022,(7):24-25
大棚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设置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创造出最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因此大棚的控温技术十分重要.本文对大棚的智能控温系统进行设计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状况及果树生长与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内不同覆盖方式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果树生长及结果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长富2号"苹果为研究对象,设置覆黑膜、覆白膜和生草覆盖3个覆盖处理,以清耕为对照(CK),定点在果树1年内的不同生长期测定土壤0~4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树生长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土壤体积含水率在对照、覆白膜和覆黑膜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先降后升最后趋于稳定,覆黑膜处理的变化相对较小;而生草覆盖处理不同,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在初始养分条件基本相等的情况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生草覆盖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较处理之初依次提高14.6%,13.8%,19.7%,6.32%和14.2%;而覆膜处理能稳定土壤养分含量,其各养分参数在生长期变化不大;清耕处理土壤养分降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依次降低7.92%,1.74%,29.0%,33.8%和29.8%。覆白膜、黑膜和生草覆盖处理的新枝生长量依次比对照提高24.5%,34.2%和20.5%,叶面积依次增加9.58%,11.5%和5.75%,叶绿素含量依次提高6.03%,6.56%和11.5%。3种覆盖方式均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结论】覆盖措施能够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覆黑膜处理时的保水性最稳定,而生草覆盖能够调节土壤水分且显著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覆盖对苹果树生长和苹果产量、品质起到促进作用,覆黑膜有利于苹果产量的提高,而生草覆盖更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和苹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白水县是陕西苹果的最佳优生区,套袋苹果已占苹果生产总量的65.54%,是无公害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套袋技术对苹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对白水县苹果套袋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就生产中三种果袋对苹果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果实黑点病发生情况、效益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仍然是双层双色纸袋和单层双色劣质纸袋,果实套袋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着色度、果实外观鲜艳,降低VC含量,增加黑点病发病率,其中套双层三色优质纸袋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轻,为5.2%,而套单层双色劣质纸袋重,高达47.7%,套袋能显著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DNA疫苗(DNA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 (gene immunication),核酸疫苗(nuclenic acid immunication),是一种将某种保护性抗原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调控序列的质粒中,并制成DNA的重组质粒,直接给动物注射后,质粒  相似文献   
20.
<正> 休眠期此期是备种病菌及害虫越冬休眠期,此时剪除病虫枝,并深埋,用伤口愈合剂封剪口、锯口、人工摘除树上虫卵,树干涂白等措施,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第二年的危害。芽萌动期此期是苹果腐烂病浸染、发病的高峰期,防治方法是刮除腐烂病症和粗皮,然后用爱杀菌或果腐宁、护林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